【摘 要】 党务工作者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责,因此,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党务工作者要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优良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党组织在高职院校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价值观;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素质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4-2015年度科研规划项目“在新疆高职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32Y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俊英,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分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 D2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55-02
一、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本次调查我们通过设计问卷、走访企事业单位、学生座谈、主题班会调研活动等多种形式,了解北京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对象:高职2011届在职实习生360人和2013届在校学生890人,其中文科生280人、理工科生320人、财贸商科650人;共计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问卷1200,问卷有效率96%。本次调查针对在校学生、顶岗实习生和用人单位设计问卷,了解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厘清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关系
1. 网络时代对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人文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80%的学生选择 的是“非常重要”,18%的学生是“一般”,2%的学生是“不重要”,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认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知识的主要途径,17%的学生选择的是“高素质的教师授课”,34%的学生是“系统全面的人文类课程”,41%的学生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8%的学生认为是“参加学校的人文知识竞赛和人文讲座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人文知识的渠道,55%的学生选择的是“阅读各类人文书籍和刊物”,43%的学生是“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2%的学生是“其他”。由于当前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高效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转移了高职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经典的文本阅读被淡化,电子媒介具有获取信息迅速性、丰富性和高效性的特点,成为受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大量信息传递的加速度带来阅读内容的肤浅化、碎片化、快感化,结果是图片遮蔽了文字,悦目取代了阅读,娱乐替换了思考,对于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2. 高职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趋于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价值观选择余地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学生是“认同与否定并存”的态度,折射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半信半疑,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伪信仰”。而对于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50%的学生选择“可以接受”,17%学生表示“不认同”,33%的学生认为“与己无关,不关注”,有些学生对于金钱、权力、明星等各种虚幻的或者物质的信仰和崇拜,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反映了高职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多元化趋势。
3. 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企事业单位问卷统计数据来看,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评价考核主要指标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企业文化认同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均为70%以上;其次是对学生的所学专业、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党员干部、面试表现等满意度为86%以上。企事业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职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较强,而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敬业精神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就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职业院校长期重视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形成的,高职毕业生所学的仅仅是一技之长,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较差,在很多方面的表现相当贫乏,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工作两三年后就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否有质量的就业,取决于毕业生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人文素质缺失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
二、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路径培育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理想状态是认知、认同和践行三者的有机统一,大学生必须首先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去检验这些知识,在实践中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使人文素养教育的知识层、素养层、价值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有机统一。
其一,知识层。当前,高职院校要转变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领域实用技能工作者的观念,对学生进行哲理启迪和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审美观有多种形式,如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广泛涉猎,尤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赏析,国学经典的诵读,辅以教师的释义、讲解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围绕经典阅读问题多开展实践活动,把从理论中领悟到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外化为真实的实践行为,增加阅读形式的丰富性和娱乐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摒弃“实用主义”的阅读方式。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二,价值层。高职院校不仅要让高职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使其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今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内容的价值成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人文知识背景材料为依托,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思想文化资源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念和方法,用时代的精神、世界的眼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抓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三,素养层。人文素养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应重点关注,人文素养教育要通过“板块”或“专题”的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以提升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是知识性课程以“板块”的形式来设计,设有“审美艺术类课程板块”“文史哲课程板块”“专业类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板块”,并以必修和选修的方式规定学分,在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层面要跟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以必修和选修的方式规定学分。二是开设体验与实训课程,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包含体验性课程性质,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多种模式,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与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爱心公益等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通过体验性的实践感知教育,使理论知识“内化”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三、营造和谐的校企文化,国家、集体、个人形成合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之路
高职院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与校企文化有机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涵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改革创新意识、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企业文化包涵了爱岗敬业、危机意识、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精神。将创新与激励机制等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使校风、校级、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应对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加以深入研究和解读,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知识,了解其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人才要求的价值规范融合到课堂传授中。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形成自己的特色,推进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卞丽,齐爱学,张循利.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途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2,(23).
[2] 林海龙.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路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教探索,2009,(5).
责任编辑:乔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