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佳
摘 要: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借助媒体,激发兴趣;动情渲染,拨动心弦;激励评价,增强信心,就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实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45-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创设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一、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设计最佳的多媒体演示时机,让多媒体发挥最佳效果。(1)激趣导入,做好铺垫。“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激趣导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我展示这样的课件:老夫子拿着一个小的钝角三角形,大番薯拿着一个大的锐角三角形,正在进行激烈争吵的画面。而我在一旁质疑:他们在争论什么?哪些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又是什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你的观点是什么?这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课题的时候,采用激趣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2)中间出现,启发思维。思维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当学生思考问题有困难的时候,如果借助实际操作或者直观形象就会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的时候,为了引发学生思考,我这样进行设计:小蚂蚁是怎么样搬家的?它们走的方格数一样吗?为什么?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两只小蚂蚁搬家的全部过程。学生被这精彩的画面所吸引,他们思索的闸门被打开,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兴奋地嚷道:我懂了。那两只小蚂蚁一只先走,一只后面再走,结果它们经过的方格数同样多。这样,通过引入多媒体,让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动情渲染,拨动心弦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知识。假如教师带着麻木的表情上课,其语言无趣,枯燥无味,或者声嘶力竭,一喊到底,这样的课堂不但缺少感染力,而且让学生厌恶、反感,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上好每一节课,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去创新。如“整千数的认识”这么一节普普通通的随堂课中,教师为了解决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个重点,设置了这么一个教学情境:“老师上课前准备借10颗珠子,但没有全部借到,只借到7颗。我们现在就用这7颗珠子摆10个一千,要怎么办?”这样的语言不仅有趣,更激发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又如,在练习读数写数时,当学生读到“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星星大约有3000颗”,老师接着说:“茫茫宇宙中只有3000颗吗?比3000颗多一些还是多得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上网查资料。”这样的教学语言,有利于促使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未知世界。学到“南极洲的最厚冰层达四千米以上”时,老师马上提问:这个厚度是以前测量的,现在测量的话,厚度比四千米大还是小?经过老师这样一点拨,学生马上想到了全球变暖问题,从而又谈到要树立環境保护意识。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引出了这么深刻的含义,有效地完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情感目标。
三、激励评价,增强信心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内驱力”。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评判是最有权威性的。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性的评价以后,他们的内驱力就会成倍地增加,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学生对学习就会有兴趣,对教学有一种期待。因此,要多采用多元化、激励性的评价,教师热情的激励性评价,无疑将成为学生乐于提问的助动力。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一名学生的提问,得到了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当两条边重合时,又是什么角?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不失时机给他高度评价:你也能发现如此有价值的问题,真能干呀。这样,学生充分感到成功的愉悦和自豪,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为学生插上乐问的翅膀,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和体验提问的乐趣与价值。
四、结束语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乐问的“心理安全”绿色通行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借助媒体,激发兴趣;动情渲染,拨动心弦;激励评价,增强信心,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精彩,激发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翔,童莉.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08(01).
[2]陈冬.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3]李中华,孔凡哲.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4]金莉,朱冬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讨论方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