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2015-04-20 21:45刘晓燕王磊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人际关系

刘晓燕?王磊

摘 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尤其现在的教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偏执性认知障碍,疲劳综合症,多重角色转换的心理困难,人格缺陷,人际关系障碍等,究其原因有社会、家庭、教师本人等方面。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改变认知,积极调整情绪,不断自我增值,提升自信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本身要有意识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竞争,提高心理素质,更好的完成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任务与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教师的心理健康;角色转换;人际关系

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给现代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也正在经受着冲击,教师的心理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而是一种现象,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在雕塑下一代灵魂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自我塑造。不久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证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不容乐观。下面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的压力与物质需要的欠丰富导致教师心理失衡。我国正处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时期,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尾淘汰、按绩取酬等改革,“铁饭碗”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教师繁重的工作和超负荷的付出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长期处于这些压力下的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容易产生焦虑,感到心力交瘁。

其次,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有时却难以适应,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服从管理出现“顶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学生对教师的感情日渐淡薄,造成教师的情感失落,引起了教师内心的冲突。

再次,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心理障碍。教师的人际交往不和谐引起了许多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又不愿同别人交流,日久天长,导致孤僻焦虑;为得到领导、他人的关注,整日都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心情压抑,遇到不愉快就与他人争吵,要么迁怒于学生,要么郁积于心,还有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引起的敌对性心理。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些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以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轻则见到学生不大理睬,重则厌倦甚至体罚、心罚学生,把对工作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常常看不到成绩,感到前途暗淡,甚至产生厌教情绪。

2.偏执性认知障碍。有些教师的认知结构僵化,知识面窄,尽管他们教学勤恳,但内心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实际教学效果也明显比别人差,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对新理念极端抵制,不反省自己,一味怪罪、怨恨自己的学生“今不如昔”,把责任全推给学生。

3.多重角色转换的心理困难,人际关系的障碍。在学校教育中,师道尊严和狭隘的理解,阻碍了教师从传授知识、课堂纪律管理者的角色向学生的朋友、知识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同时,教师的职业习惯,使有的教师回到家中难以转换角色,在家中不能与亲人友好相处,加重了心理负担。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的科研、教学、社交能力的不足而陷入自闭的漩涡。

4.人格缺陷。有些教师抛弃为师的人格尊严,打起学生的主意或直接暗示学生及家长要进行“感情投资”。同时,我们也在报纸上、媒体上看到某学生因为担心教师的惩罚而逃学、出走,因为不堪忍受教师的辱骂而自杀的报道……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把生活、工作中的厌烦、愤怒转嫁到学生头上,这些无不反映了极少数教师灵魂的缺损,人格的缺失。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措施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一直以来都把教育这一职业列为心理健康高危职业,而据我国的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也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去解决呢?

1.改变认知,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人群依然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其中有不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教师,他们认为“心理问题”是难以启齿的“丑事”,不愿意承认也不会主动去面对与解决,从而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与发展,所以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树立健康的观念,不逃避心理问题的存在,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调整情绪,提高耐挫力。愉快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积极主动学习一些心灵成长和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教师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交往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在满足了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境开朗、舒缓压力。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教师在工作中要树立合理的同事观、师生观,在生活中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与发展,除了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教师本身更要有意识地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竞争,努力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更好的完成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等·教师心理学—怎样成为一个好教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

[2]庞丽娟等·教师心理健康 关注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5).

[3]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4]柳友荣·教师心理保健·合肥:安徽任命出版社.2000.

[5]王云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教育报·2002.07.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人际关系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市场转型与营销人员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