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2016-11-10 01:23吴晗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工业革命母爱

摘 要:作品《儿子与情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其作者戴维·赫伯特·劳伦斯通过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描写了19世纪末叶英国工业社会和城市化过程中,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条件下的各种矛盾关系及冲突,揭示了一个扭曲、畸形的社会现状。以莫瑞尔一家的婚姻、母子及恋爱悲剧为视角,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下对人际关系造成的环环相扣的影响。

关键词:工业革命;莫瑞尔太太;母爱;人际关系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他深刻观察到英国矿业对自然及环境的恶劣破坏,憎恨产业主义,尽管一次又一次的背井离乡,但在其文学作品中还不止一次地描写生养他的地方。他的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正因如此,他的父母关系非常恶劣,因此《儿子与情人》经常被看作是其自传性质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深刻分析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矿产地区莫瑞尔一家异化了的婚姻、母子,及恋爱关系以及大工业条件下的人民的痛苦。小说表达了劳伦斯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失衡的意识,蕴含着深谋远虑的哲学思想。《儿子和情人》故事素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是劳伦斯的早年生活,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故事。他的父母在圣诞联欢会上一见钟情,婚后却只享受了短暂的幸福,接踵而至的是无休止的家庭战争,这都源自于其家庭背景、性格和精神追求的不同。

一、英国加速工业化对自然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巅峰,海外殖民地的疯狂增长及本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生产关系被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所取代,同时人类社会也取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者在小说第一章曾描述:

在矿区里,毛驴绕着一个支架步履沉重的转圈圈,把煤炭从井下拉上来。乡下这样的煤窑满世界都是,有些早在查理二世时代就投入使用。几条矿工和几条毛驴凑成一帮,似蚂蚁挖穴打洞,在麦田间和草地上堆起一座座怪模怪样的土丘,留下小片小片的黑色地面。小说描写的贝斯伍德村原为自然风光的村落,但由于人类疯狂开采其矿产资源对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这场以人类为中心的工业革命以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了巨大利润的行为深刻地反映了劳伦斯对产业主义的憎恨。而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圈地运动将农民的土地归大农场主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到工厂谋生,夜以继日的工作让他们无法要求自由,日益增长的物质及金钱欲造成了人类联系越来越少,人际之间缺乏关心交流。人性因此异化为不同的形式,人类道德感的缺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作品《儿子与情人》在劳伦斯的笔下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激化下社会矛盾的缩影。小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愈发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大背景下的奴隶,无权决定自身的权利及生存现状。人类生活在压抑、强迫、令人窒息的工作环境中,任由逐渐恶劣的环境所支配,而这种环境造成了他们内在的痛苦,改变了人的本性,演化成不和谐、异化了的人际关系。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社会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从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继承皇位到她辞世,英国的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都经历了空前的繁盛,思想和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劳伦斯见证了它最后30年的发展和发展之后遗留下的种种历史痕迹。正是在新与旧的激烈交锋中,劳伦斯冷眼观察周遭的种种变化,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思考。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它在帮助人们把生活变得更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人们受到令人窒息的束缚。人造之物没有人的情感,冰冷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霸占了人类千百年来维护的生活空间,吞噬了人类淳朴的心灵世界,动摇了人类长久坚持的信仰。传统受到质疑,原有的禁忌被打破,新兴的生活方式冲出重围,放纵地叫嚣着解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两性之间关系受到资本主义力量的摧残、人的本性挣扎着做困兽之斗,这些都构成了当时有别于传统的环境。

二、异化的婚姻关系

小说中莫瑞尔太太讲着一口标准英语,来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优雅且有教养,而她的丈夫莫瑞尔先生则为一名矿工,在他们相遇相爱时莫瑞尔先生英俊潇洒,幽默风趣。社会背景、阶级地位的不同在起初就对这场灾难般的婚姻埋下了伏笔,莫瑞尔太太对于富裕奢侈生活的幻想在结婚之后一点点破灭,莫瑞尔先生长时间在井下工作,他一天唯一可以看见阳光的时候就是在早上他从井下出来的那一刻。在莫瑞尔太太的眼中,她的丈夫是一个庸俗不堪、肮脏、行为粗鄙的男人,而在莫瑞尔先生的眼中,他的妻子只把他当作赚钱的机器,他也不能想象出他妻子所幻想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当他汗流浃背从井下回来的时候,妻子正铺好台布,在桌旁品茶。劳累压抑的工作、频繁的工伤事故加上他妻子对他的谴责让莫瑞尔先生颜面尽失,他开始酗酒,殴打妻子,无所事事,没有理想与目标。因此莫瑞尔太太像恪守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女人们一样,常用丈夫的例子来激励儿子们打破工人阶级的枷锁。莫瑞尔先生一直与妻子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但妻子的厌恶、挑唆与鄙视,使孩子们也嘲笑父亲的工作,鄙视其粗鄙的行为,莫瑞尔先生从来没有被当作丈夫和父亲,最终生活的重负让他不治身亡。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条件下,工人们居住在肮脏拥挤的地方,四处是矿井和破旧的厂房,完全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丧失了理想,这种状态把莫瑞尔先生从一个精神抖擞的快乐的人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酗酒阴郁的活死人。加速的工业革命与破败不堪的环境则是莫瑞尔先生贫困,酗酒,暴力的根源,莫瑞尔夫妇的婚姻则是这一场重利轻义,肆意破坏的大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恶果。

三、异化的母子关系

莫瑞尔太太把对丈夫的失望全部转换成了对儿子们的希望,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失败的婚姻最终造成了她对儿子威廉和保罗变态的,令人窒息的,控制的爱。在起初,她的爱都集中在大儿子威廉的身上,威廉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让她的母亲开心,对待母亲就像对待女朋友那样,彼此不分开。威廉应母亲的教诲,夜以继日地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威廉找到了女友莉莉,可是在他心里,任何女人都比不上母亲的优雅和教养,而母亲却对莉莉的拜访充满敌意。威廉对爱情的失望让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后来,繁重的工作与内心的煎熬让威廉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威廉成了扭曲的母爱和名利的诱惑下的工业文明的牺牲品。大儿子死后,莫瑞尔太太并未反省,又将沉重的母爱集中在了儿子保罗的身上,保罗生性柔弱,无主见又极其敏感,母亲畸形的爱让他感到窒息,长大之后他的内心精神失去平衡,无法去爱另一个女人,他最大的愿望是在父亲死后,与母亲在一个小木屋里永远地生活下去。在保罗找到工作之后,他和母亲一起共度了一个亲昵的甜蜜的下午。在母亲死后,保罗仍希望和母亲的灵魂在一起。莫瑞尔夫人对儿子们的控制、对婚姻的失望和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折射出了工业文明下人类的需求与欲望。这种欲望造成了悲剧的婚姻、威廉为名利奔波短暂的生命和保罗丧失的自我。

四、异化的爱情关系

在劳伦斯笔下,母亲一直是一种强烈支配的力量,这种极端的、掺杂着情爱的母爱让保罗生活在母亲情感的阴影之下,对儿子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沉重的伤害。这使得保罗无法享受完整的爱情。在和米丽安的交往中,保罗仍然深受母亲影响,担心母亲的感受,在乎母亲对米丽安的想法,也不敢与米丽安外出太久。米丽安是一个腼腆、清高而又浪漫的女孩,尽管对保罗有炽热的情感,却不能忍受任何肉体的接触。她认为感情是纯精神式的,彼此之间尽管互相关照,可保罗却不能忍受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在和另一个与米丽安相反的女人克拉拉身上,保罗感受到了激情,在纯粹肉体的狂喜里,他感到自在和安慰,克拉拉有夫之妇的身份也不必让母亲有威胁感,但是他却厌恶克拉拉的无知和低劣,她的身体逐渐变成了保罗的痛苦和折磨。保罗在米丽安和克拉拉两个女人中,都无法感受到完整的爱情。保罗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是困在自我矛盾自我分裂的状态中。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造成了他性格的缺陷,米丽安则是严格宗教的牺牲品,克拉拉则在工业革命下任由支配。小说中的人物个个伤痕累累,各自都在资本主义文明下呈现出精神错位的现象。

五、结语

莫瑞尔太太和儿子保罗之间的畸形关系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密不可分的。劳伦斯认为:英国工业文明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严重破环了人与人之间本该和谐的关系,严重压抑了人的本性,使人身心受到摧残。小说不仅仅写出了保罗和母亲的悲剧,更是折射出了当时西方文明的负面影响,它反映出了当时英国成百上千青年男女的悲剧,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当时英国加速的工业化进程下,自然的失衡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失衡,各种异化了的关系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接踵而来:工业文明破坏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失衡的社会与自然造成了婚姻悲剧,婚姻悲剧造成了不恰当的母子关系,父爱的缺失使后代丧失了爱的能力。在劳伦斯看来,工业革命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也破坏了两性之间的关系,被统治和占有所取代,明确把矛头指向人类中心主义,呼吁树立良好的生态行为。

参考文献:

[1]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杜瑞清,芳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宪之.饭田五郎.劳伦斯研究[M].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4]张林.关注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

吴晗,东北农业大学2013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工业革命母爱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母爱大于天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工业革命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