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五个途径

2015-03-24 23:47刘海龙
甘肃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提升教学效率

刘海龙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70—0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其原因在于:一是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单纯的理论课。教师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提纯”,然后向学生进行宣讲,内容枯燥无味。二是教师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整顿课”,学生有了问题,教师就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集中说教,这种教学也没有得到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呢?

一、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是来自于外界的,这种指导作用的效果要么不明显,要么效果持续的时间不长。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将这种指导“内化”,让学生成为主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我的理想”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畅想自己的理想,无论学生的理想是否切合实际,都要让学生说完,然后教师再针对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理想或者过大过空的理想进行修正,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得到了扩展,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但是,这节课并不到此结束,而是要回到现实,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来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内容都只是停留于表面,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去实践,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评定,这样的教学才真正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指导作用。以后再遇到类似的课程,就不需要教师再花过多的功夫去教学了,因为学生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却已经获得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是要将学习的内容转化成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问题的一种能力或者方法。例如,在教学“公民的义务”时,教师就得让学生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还要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来说一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进而再评论一些社会上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但受到了教育,也开阔了眼界。

三、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教学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首先得保证学生能听懂自己所讲的内容,也就是学生要能理解教师所讲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理解教师的表达,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论,最好是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理解。

四、重视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思想品德课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反,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在讲“公民的义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音乐《生死不离》,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感受中国人民的血脉深情。在正式上课以前,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学生也愿意继续去学习。再如,对于课本的学习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从而达到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重视课外资源的利用

教材虽然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却并不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全部,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不是课本的重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教材为“用”教材的课程理念,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揭示隐含于教材中的精彩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不但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文本资源: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甚至学生、家长、教师、邻居、其他社会人士以及社区等,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教育,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提升教学效率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