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2015-03-20 06:40张阳笑和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硕士生高教教育学

张阳笑和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张阳笑和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已有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不断遭遇生源素质不高、培养质量下降、就业前景堪忧的困境。文章基于此提出严把“入口”和“出口”关;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术型和应用型兼顾等三大对策。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源;培养质量;就业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素质下降

一是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少了一座压力的“大山”,这就吸引了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考教育学。较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如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课程与教育学论而言,高等教育学报考人数相对少,竞争力较小,那么录取率相对而言就高。因此有考生对高等教育学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也从来不关心,只想能被录取毕业后有硕士文凭可拿就皆大欢喜,真正对高等教育学专业感兴趣的研究生是屈指可数。

二是大多数学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考研初试采取专业课统考的选拔形式。专业课统考都有统一的“考试大纲”,考生们只要照着大纲复习备考,甚至连教育学从来都没有学过的考生,短时间内只要对大纲死记硬背,都可以取得高分。专业课统考不适合研究生,尤其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选拔,因为“统一往往隐含简单化与唯一化,使人才的选拔与鉴别倾向于单一化,无法有效的选拔多样化的人才”。[1]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首先,师资力量与招生人数不匹配,出现一个导师带几个或十几个研究生的现象。导师根本无法因材施教,专业课只能采取大班课的上课形式。甚至有的导师带两个或多个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根本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其次,某些高校的高教研究生点的课程设置也出现问题,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生要和其他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如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一起上课,所学课程内容与高等教育学根本不相关,这种课程设置严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再次,某些设有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点的综合性大学,甚至是师范类学校的图书馆里很难找到与高教专业有关的期刊和书籍,造成高教专业研究生学习资源匮乏,获得的高教相关信息自然缺失。久而久之,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下降,严重影响到学术能力。最后,校与校之间,各高教研究生点之间不进行往来互动,研究生三年期间一场学术沙龙也没举办过,使得高教信息闭塞,过于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联系不上。以上种种现象都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相违背,其培养质量也就日渐下滑。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乐观

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开设看似是给高校培养和输送高校科研和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各大高校招聘教师的用人门槛都限制在博士学位以上,这种“博士化”趋势使得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无法到高校任职,无法和博士竞争。因此,绝大多数的高教硕士生毕业后选择了“改行”。很多高教硕士生毕业后选择考公务员、事业编制、中小学教师。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高教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到中小学当教师,似乎不合情理,很多高教硕士生是凭着本科的学科背景竞聘小学或中学的各学科老师。使得研究生期间所学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白白浪费。

造成高教硕士生就业难是生源质量差,培养质量下降的必然结果。高教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轨,既不注重理论也不看重实践,很多高教专业硕士生读完三年毕业后唯一的收获就是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而已。学校开设高等教育学专业对研究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也有一定偏差,没有分清“学术型”和“应用型”,导致研究生毕业后既不是“学术性人才”也不算“应用型性人才”,处于一种模糊地带。“高不成,低不就”也是现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现状。

二、对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要严把“入口”和“出口”关

专业课统一考试这种形式是杜绝不良风气的好办法,但是不适合教育学类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是指高等教育学及其主要分支内容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结构的构建等,是研究和回答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功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学问,它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最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课程中,[2]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研究生招生初试应该针对高等教育学专业单独且具有针对性的出试卷。不能让考前死记硬背而取得高分的考生“蒙混过关”。到了复试环节各高等教育学硕士招生点的主考导师要严格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考生是否对高等教育学有所了解和见地,是否读过有关文献和著作。各院校导师一定要严把复试关,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拔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的有力凭证。近几年来,国家严把硕士生学位论文关,这是对“滥竽充数”的研究生淘汰的有效方法。学位论文是一个研究生读研期间学术上的一些见解,检验一名研究生是否合格的标杆。导师要严格审查,实行校内和校外专家一起评审的方式来决定硕士生学位论文是否合格,检测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否达标。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拓学术交流平台

完善课程设置是提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适当减少政治课和公共外语的课时,增加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与专业课有关的文献和书籍。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必修课中增加高等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课程,以拓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知识层面。丰富选修课,适当增加一些跨学科的课程,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生知识更广博,能够文理兼顾。实践课是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实践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硕士生培养中重点强调高等教育研究与务实间的对话。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的设置。[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传道,授业,解惑”是导师的使命,一名硕士生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高校的高等教育学学位点一定要严格审查导师的资格,保证每任导师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时可以培养有高教方面学术造诣的年轻教师,引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精神,使整个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更需要聘请一些国内外高教专业的优秀人才,吸收新鲜血液,让新鲜的学术气息进入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

开拓学术交流平台是提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建立校内和校外的学术研讨会,强化学校间的学术交流。各高等教育学学位点之间可以互相走访,导师之间,学生之间交流高教方面的热点话题,让研究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也有机会了解其他研究生的学术认识。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善于探讨的风气、和谐的学术环境,是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关键之处。

(三)“花开两朵,齐头并进”——学术型和应用型要统一

当前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种: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对于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培养出来的学术型硕士生的未来就业方向大致是科研人员和教师,以及为高等教育学博士提供生源。而应用型的硕士生的未来从业趋向是高校或国家、地方高等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人员。面对两种类型的硕士生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要求有所不同和侧重。既不能忽视学术型,也不能轻视应用型。需要两种类型的培养齐头并进,同时发展。这样的“花开两朵”,一方面能保证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提高各高校、国家及地方高等教育行政机关管理人才的素养。同时可以使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学以致用,避免就业难的矛盾。

[1]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两难问题[J].高教探索,2008(2):88.

[2]陈艳权.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会议论文].2008.

[3]孙冬梅,孙蕊林.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1).

责任编辑:魏明程

G643

:A

:167-6531(2015)22-0087-02

张阳笑和/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辽宁大连116029)。

猜你喜欢
硕士生高教教育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