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摘 要】“变”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由于课堂是动态的,因而会有一定的变化,不会按照预设一直进行。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大脑闪现的问题多。为此,如何将这些生成性问题转变为有效教学资源成为关注热点,本文将深入分析生成性问题转变为有效教学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成性问题;有效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会不时涌现出一些生成性问题。以往大多教师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置之不理”,因为教师为了“挽回面子”(由于没有充分预设);或是简单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如此,大好的教育资源白白浪费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下降。为了,探讨生成性问题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走向高效的必要。
一、巧用追问,引领学生思维深入发展
利用追问能有效应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课前,一般教师都会预设各种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很活跃,经常会迸发出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巧用追问,引领学生思维深入发展的同时将生成性问题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生殖》这一课时,利用追问的方法,成功应对生成性问题,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预设:利用鲫鱼、蟾蜍为代表,引出二者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即体外受精和卵生。利用大象和狗为代表,引出二者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即体内受精和胎生。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原先的预设是让学生看表格,寻找规律。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突然迸出两个问题: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就是胎生的吗?能不能是卵生的?体外受精的动物一定是卵生动物吗?教师先赞扬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以下为教学片断:
师:有学生认为体内受精的动物有可能是卵生的,你们能举出例子吗?
生:(陷入思考)
师:大家再想想我们学过的卵生动物有哪些?
生:昆虫、两栖类、鸟类、鱼类等。
生1:我知道了,昆虫是雌雄异体,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
生2:也就是说体内受精的动物有可能是卵生的,并不全是胎生的。
师:非常棒。体外受精的动物一定是卵生动物吗?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灵活应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先是赞扬,再利用追问,逐层深入,变师答解疑为学生自主解疑。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快速思考,得出答案。这样一来,生成性问题转变为教学资源,教师以追问形式活跃学生思维。
二、组织讨论,再次点燃生物课堂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应对生成性问题的好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加以重视,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这一问题,能将生物课堂教学再次点燃。而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其内心也得到满足。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分析,寻求问题答案。而如果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答案,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则显得意义不大。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人的生殖》这一课时,以组织讨论的形式,应对生成性问题,将生物课堂点燃。本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以及人的生殖过程。学生了解了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主要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此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正常的女性都有两个卵巢。如果一个卵巢摘除了,这位女性还能不能生育?此时,教师灵机一动,智慧理答,组织讨论交流: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但是老师想倾听你们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时参与小组,一起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有小组学生认为摘除一个卵巢是可以生育的,前提是另一个卵巢功能良好;有小组学生认为摘除一个卵巢会对生育影响很大,也有可能造成不孕等。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有些女性要摘除卵巢?是什么问题?摘除卵巢对女性还会有什么影响?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上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将课堂推向高潮。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用讨论法,变生成性问题为有效教学资源;再结合学生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动手实验,享受动手实验探究乐趣
生物学科离不了实验。在需要实验探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应对生成性问题。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享受动手实验探究的乐趣,也能借助实验,解决心中疑惑。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生物《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探究,成功将生成性问题变为教学资源。在讲到“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提问:草履虫,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否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此时,教师引导:假设能,你能用实验验证吗?在教师的号召下,学生开始分组进行实验,动手探究。教师给学生选择的刺激物是:肉汁、食盐。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四人一组,两人利用肉汁实验,两人利用食盐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果。最后,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在这个案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并没有盲目回答“能还是不能”,因为这样只能让问题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反之,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主实验的方式探究出答案,学生既能享受动手乐趣,又使实验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出答案。因此,以实验形式应对生成性问题,能够有效将其转换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随时都有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灵活应对,凸显出自身的教学智慧。当然,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合理筛选。筛选之后,针对不同的生成性问题,利用不同的方法应对,让问题的价值得以凸显,并引领生物课堂教学走向精彩。
【参考文献】
[1]孟昭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点滴[J].新课程(教师).2010(07)
[2]王小阳.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07(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