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 张丽红
摘 要:文化对教育内容的择取影响最为深刻,它会在教育的方方面面留下烙印。在当今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民族地区要想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在进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本民族和本地区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牧区文化,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内容 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07-02
教育内容是选择、传递、发展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与载体,但它必须依托文化为其提供素材。因此,文化对教育内容的择取影响最为深刻,它会在教育的方方面面留下烙印,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个体文化意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育内容的灌输,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什么文化影响,最终继承和发展哪种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某种文化情结的眷恋,并且教化愈久,这种民族性格特征愈鲜明。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择取什么样的文化作为教育内容至关重要,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如此,其教育的特质和成分更为复杂,在进行教育内容创新过程中不得不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从教育史上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多次经历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但经过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批判行动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越来越没落,反而越来越被重视。这只能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传承、挖掘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合理的部分,并纳入到学校教育内容中去,使其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
所谓传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观点各异。综观各家之言,笔者认为,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任期始于先秦,止于新中国成立;从内容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髓也有糟粕。所以,在研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创新的过程中,首先,教育研究者和实施者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其次,现代根植于传统中,二者关系无法人为割裂,要力戒“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只留现代不留传统或只留传统不留现代的“非理性主义”的片面做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秉持继承传统、超越传统的精神,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同,领会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要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丰富、武装自己并去认识、分析、辨别世界,使从传统文化中承袭下来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助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最后,要好好地研究、挖掘、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现预设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实现现代性的转换,要通过与现代科技、理性观念等的对接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再造,并适当地纳入到学校课程中去。
二、处理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发展事实,让我国民族文化形成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多元化中华民族文化格局。对于民族地区来讲,民族地区的教育要比非民族地区的教育肩负更多的文化教育使命,一方面要发展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担负传播和发展现代主流社会科学知识的使命。所以,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更复杂。文化教育系统过度开放必然被外来文化“吞噬”,从而失去原有民族文化和教育的特点和魅力。相反,文化教育系统过于封闭又缺乏活力,难以实现本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目前的教育往往是过于重视大文化而忽视小文化,所以在处理二者关系过程中,应坚持适当封闭和适度开放原则,在坚持遵循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之下,注重挖掘和打造本民族、本地区文化教育的特色;建立符合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的学校教育发展体制;适度下放教育管理与课程设置自主权;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采取相对灵活的措施,在完成必要的民族大文化教育任务的同时,加强地方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工作,求大同,存小异,使民族教育发挥特色,体现多元文化教育标准,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和需求,在教材编制、课程设置与实施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
三、处理好城市文化与乡村、牧区文化的关系
文化意义上的乡村、牧区文化和城市文化实际上是伴随着经济层面上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而来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是否尊重人的主体感受可以说是乡村、牧区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水岭。城市文化是伴随着城市形成、发展和成熟而来的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整体形象的总体形态,强调一种主体对物的操控和驾驭的自主性、权威性;而乡村、牧区文化则是基于中国几千年农业和游牧经济形态形成的,一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秩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文化。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日益显现其优势与霸权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冲击着乡村、牧区文化的发展,几乎成功挤占了传统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得乡村、牧区文化秩序土崩瓦解、走向虚化和边缘化,乡村、牧区越来越成为缺少文化内涵和自我文化更新能力的地域。受此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义务教育教材补充了大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但教材编排还是以城市文化的知识体系为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涉及较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无法建立有机联系,无法满足学生带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一元化的倾向愈演愈烈,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找不到正规的学习与传播渠道显得羸弱。因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创新在处理二者关系过程中,首先,创建较为宽松包容的文化环境,确认乡村、牧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各个方面重拾和恢复乡村、牧区文化自信力,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文化背景。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其次,对于“城市文化霸权”不能一味否定,因为城市文化与乡村、牧区文化各有特点,很难用优劣好坏予以评判,应该在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中以平衡互补的形态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需要课程编制与实施者的教育智慧。最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乡土,只有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土文化背景,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经验的深度接轨,才能起到传承乡土文化、培育乡土人才的作用,要给予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使得民族地区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文化课程。
四、处理好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按照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理论,智能文化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其次是经济机制、社会组织一类的规范文化;最远的是价值观念,自然环境虽然对它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弱,而且往往是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与中间变量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反过来看,对人类的社会化影响最近、最直接的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等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它表现为直接相关;其次是社会组织、经济体制;最远的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中间变量实现的。从这一模式中不难看出:第一,价值观念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中地位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育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便于学生形成民族风骨和气度,培养民族品格和精神;第二,人类群体是在非常独特的条件下进行文化创造的,人为地割裂文化与文化主体及环境之间的联系,除去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势必导致某种文化的最终衰败与消亡。因此,要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建立起积极的传统文化教育新陈代谢体系,这种体系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类、智能文化、规约文化、价值观念及物质环境构成的文化生态综合体的各种变量关系,要看到价值观念、规约文化和智能文化对人类社会主体的巨大影响作用;第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创新不是对现有文化特质和要素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现有文化特质、要素、实施方式的再创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要素已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文化和规约文化,要将一些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纳入其中,要在课程编制中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体现民族性格的文化特质,实施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改变过去的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使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
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项目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B04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鉴.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2]顾敏敏,宋长生.批判与建构——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建设新路径研究[J].学术探索,2012,(7).
[3]巴战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观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a1700e0100fmkt.html[EB/OL].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