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知识分别由必修与选修来构成,而且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要关注研究性教学的学习,简单谈谈对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了解,以及对研究性教学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探究手段,并且要关注学生自主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情况。在这个时间段中,出现了许多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先学后教”等科学实用的教学手段逐渐被教师与学生所接受,高中的语文教学也慢慢从传统被动的教学课堂变成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实践的实用课堂。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在学生之中多多推广科学探究的学习手段。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指示
1.新课标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语文句子的使用上,以前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可以什么”或是“应该什么”这样的句子,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出这是对于教学结果的关注而对于教学手段的不关注。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要学会“学会什么”或是“能够什么”这样的生动句子,主要是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活动中,要认真地对待文本内容的学习,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追求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经过探究性的学习,使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手段,尽情地发挥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此同时,语文内容的教学也能够变成师生沟通的渠道,可以培育学生处理语文问题的技能。
2.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一直是我国认可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是一种强调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手段。高中语文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希望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手段与高昂的学习热情来培养自主思考的技能。探究性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思维,而且学生本身要具备不错的处理信息技能。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着重关注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处理生活中困难的能力,也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实用性的突出特点。
在实施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指导工作,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认识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定要及时给出正确的指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的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教授者,还要承担好指引学生的责任,当然,学生也要自己主动研究,去获取有用的知识。
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1.先学后教的含义
“先学”的含义就是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学生对于课文要持质疑态度,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前期的预习工作与知识积累。关注课前的预习工作不但可以指引学生自主参加学习活动,认真研究文本上的句子,也能够培养学生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时候,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引作用,真诚地对待学生,处理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共赢。“后教”便是希望学生之间学会团结合作,增加语文课堂的自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技能,而且经过交互式的学习,能够吸引学生的求知热情,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彼此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也要重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使之形成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先学后教”这个教学模式与探究性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一定要做好自己指引者的工作,认真地教育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使用,给高中生带来的教育效果还是不错的。
2.先学后教的方式
经过实践研究,可以知道,先学后教能够使用在探究性教学之中。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留下几个问题,让他们能够边预习边思考,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学习热情。认真思考问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课文《雨霖铃》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作者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悲凉的情况。应该如何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个时候,教师也能够提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尽管每位学生表达的看法有些不同,有些挺相似的,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这个问题中来,都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问题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从其他同学的讲解中收获了许多。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去研究问题,教师主要起指引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充分发挥出学习的自主性,认真研究课文中的文字,如此,才能够较好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才可以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阳丽梅.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姚利娟.研究性学习思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王瑞芳.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2006(06).
?誗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