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赵婷
摘 要 校园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日益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迫切性问题。通过文献回顾,本研究介绍了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校园欺负行为的成因与干预策略,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校园 欺负行为 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79
1 校园欺负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1 校园欺负行为的概念
校园欺负行为的主要开拓者是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系的奥维尤斯(Dan Olweus)教授,他将被欺负者描述成,当一个学生被另外一个或几个学生取笑、说难听的话或起难听的绰号;排斥;打、踢、推、撞或威胁;散布谣言;其他的伤害性事情时,这个学生就是被欺负者。在校园里,对于被欺负的学生而言,他(她)很难保护自己。”
英国的Peter Smith教授认为,欺负归属于攻击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力量的非均衡性,即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二是重复发生性,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稳定的欺负/被欺負关系。
我国山东师范大学的张文新等学者,根据欺负发生的方式,将欺负分为身体欺负、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
1.2 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特征
欺负者往往无目标、无希望,性格自卑、消极或过于自信,个性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而被欺负者通常个性小心谨慎,敏感轻率,缺乏信任感及安全感。
欺负者不合群、自主性低或支配性强,过于敏感,嫉妒及报复心强;被欺负者不愿做追随者又过分顺从,认为自己失败、缺乏吸引力。
欺负者一般强壮有力,女性欺负者通常声音夸张、喊叫及粗鲁无礼;被欺负者衣着不整洁,脏乱或打扮入时,不注重个人卫生或过分注重。
很多欺负者都有家庭暴力的背景或经历,而被欺负者在家中可能备受忽略或被过分溺爱。
1.3 欺负行为的五个典型特征
(1)形式多样性。常见形式有敲打、推撞、辱骂、恐吓、嘲弄、勒索钱财和强取珍爱之物等。(2)行为反复性。欺负者一般认为被欺负者不敢或不可能将他被欺负的情况告诉老师或家长,因此他们会多次攻击被欺负者。(3)行为普遍性。多项调查显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欺负行为,而且所占比例不断升高,情况越来越严重。(4)行为不平衡性。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对比不均衡,欺负行为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被欺负的可能就越小。(5)行为难以判断和隐蔽性。间接欺负的发生一般较隐蔽,很难被发现,所以老师和家长不容易判断学生是否被欺负。
2 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论基础
2.1 本能论
本能论的代表是弗洛伊德(S.Freud)和洛伦兹(K.Loreniz)。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是天生的性本能,攻击是被压抑的性冲动的发泄。后来,又提出两种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如自杀)。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对立,意思就是,只要人活着,死的本能就会受生的本能的抑制,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行为为攻击。
洛伦兹通过对动物的观察研究而推演出攻击理论,他也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但是,他不认为攻击指向毁灭,这一点区别于弗洛伊德。
本能论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容易陷入循环解释:人为何具有攻击本能,因为人有攻击性;人为何具有攻击性,因为人具有攻击本能。而且,洛伦兹从动物实验推演到人,具有局限性。
2.2 挫折-侵犯理论
Dollard等人(1939)认为,挫折的后果是攻击,挫折是攻击行为的存在条件。很多研究者发现该理论对不能圆满地解释许多同挫折和攻击有关的现象,有些人受挫后并没有发生攻击行为。不过,Mille等人(1941)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即挫折有时会导致间接攻击,也就是说,挫折一定会导致攻击行为,但可能通过隐性方式表达出来。该理论模型如下:
(引自梅厄斯1983年《社会心理学》343页)
2.3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Bandura)提出,攻击行为通过强化获得,还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即模仿他人的攻击行为。该理论强调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点比本能论和环境论进步很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很多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但是,很多攻击行为并非完全因模仿得来。
2.4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从人类的内部心理活动揭示攻击行为发生的规律和机制。该理论依据信息加工模型,提出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该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道奇(Dodge),该模式最完整,但是也存在局限性,如信息加工模式如何形成?另外,该模式没有考虑情绪的作用。
3 校园欺负行为的研究方法
3.1 问卷法
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信息。Olweus编制的问卷最早,25个项目,后来的大多数问卷都在此基础上修订而成。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学生的回答是匿名的,施策之前向学生解释哪些行为属于欺负行为。
Smith(1991)指出,迄今为止,研究校园欺负行为的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问卷法。但是,被欺负的学生为了摆脱被欺负的处境而报告更多的被欺负行为,以便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而欺负者可能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而较少地报告欺负行为。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3.2 提名法
提名法包括同伴提名和教师提名。将班内学生分为三类:欺负者、被欺负者和无关者。同伴提名容易在班级找出典型的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班内同学目睹了校园内外的欺负事件,可信度高。教师提名同样可以指出班级典型的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但是教师观察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对校外的情况反映不准确。但是同伴提名和教师提名具有主观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信效度。
3.3 观察法
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来记录班内的欺负行为、欺负过程及欺负后的态度行为。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能够客观真实地搜集有关信息,适合低龄学生的研究,但费时费力。
3.4 个体访谈法
该方法可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题。但是被试因担心受谴责而隐瞒自己的欺负行为,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弱点而隐瞒自己被欺负的事实。大规模的样本研究不适合采用此种方法,最好与问卷法相结合使用。
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及局限性,可以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扬长避短,避免“社会期望效应”,使研究结果更加有效。
4 校园欺负行为的成因与干预
4.1 校园欺负行为的成因
(1)学校因素。轻德育重智育;法制教育缺失,文化营养失衡;师生关系不和谐。(2)家庭因素。家长素质不高和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3)学生自身因素。性格弱点容易被欺负;心理不健全导致欺负现象的恶性循环;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齡的增长,欺负行为呈下降趋势。(4)社会因素。校园周边环境不良是外围因素;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4.2 校园欺负行为干预
(1)教师是校园欺负干预的主要实践工作者。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欺负发生具有普遍性,欺负危害卷入其中的学生身心及学校环境和社会秩序。(2)学校风气和整体氛围对欺负干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建立除了班级与个体水平的干预策略之外的学校乃至社区水平的反欺负政策。(3)从个体水平看。根据中小学生的角色和个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4)根据欺负的重复性特点。在学龄早期,鉴别出易受欺负的儿童,及早进行干预。(5)同伴在欺负发生与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学校欺负干预需考虑同伴在欺负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欺负干预计划需包括针对同伴群体的措施。
5 展望
当前,校园欺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学校欺负问题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是欺负发生的机制仍在探索中,研究者未能真正从儿童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角度展开研究。
今后的研究,应立足于儿童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理论构想与研究设计上须考虑个体因素与同伴、学校、家庭、社会文化等多层次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联系。
到目前为止,欺负行为没有统一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论框架,也没有对欺负成因及其影响形成完整的认识,还有关于欺负行为的特点、成因、后果及其干预措施等问题,研究者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学生之间的欺负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加强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Glew GM,Fan M Y,Katon W,et al. Bullying,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elementary school[J].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2005.159(11):1026-1031.
[2] 孔雨佳,王峰光,安洪庆,曹海霞.城市初中学生校园欺负卷入问题的现况调查及分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9:63-65.
[3]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34(4):387-394.
[4] 杜海清.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负的策略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