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2015-01-28 07:57:57陈义新
科教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

陈义新

摘 要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布置作业等方面,结合实际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64

Abstract Classroom small world, living large classroom.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import scen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assignments, etc.,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the actual primary language "life" classroom.

Key words language teaching; life; elementary education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就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 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有许多老师对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许多观点,诸如“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或类似的提法早已有之。但真正把“语文教学”当成“生活教学”的人并不多见。甚至一些提出“在语文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人,其潜意识中还是认为语文仍然只是语文,生活仍然只是生活,充其量是有着“密切联系”和可以“结合”的两个事物。使得目前许多语文课堂要么“重了‘工具轻了‘人文”,要么“重了‘人文轻了‘工具”,始终处于左右摇摆,莫衷一是的失衔状态。

1 情境导入“生活化”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我们的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知识面窄,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或网络视频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出生于农村,孩子们很难通过简短的语言文字感受北海公园绿树红墙的美、碧波荡漾的美。因此,我就利用课件将北海公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感受北海公园的美,再截取孩子们荡桨于北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快乐。如在教《升国旗》这课之前,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升国旗的实习,学生身临其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庄严,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升国旗后,学生感慨万千。有的说:“我越来越爱我们的国旗了。”有的说:“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朴实的语言,从中却可看出学生的心灵确实受到了触动,这恐怕是光靠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

2 教学设计“生活化”

语文与生活有天然的割舍不断的联系,“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引进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下,可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多地从生活出发、从学情出发,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一定会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情感侧重点,教师可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恰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教读《我若为王》一文时巧妙运用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地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第三册中一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讲诉了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同时又成为了他们两个之间友谊的桥梁的故事。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的场面。教学这篇课文,我们要从生活出发,带着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去品味,这样情感上就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首先展示我和孩子们折好的纸船和买来的风筝,让孩子们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活趣事,孩子们很快举起小手,七嘴八舌积极配合,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氛围。为后面的“活教”开了好头。还结合教材创设了交际情境,自己作记者,让学生扮演小熊、小松鼠,表演课本剧,体会两者的思想变化。学生深深感悟到了故事中人物心灵的对话,体会到了友情的可贵,从而对自己生活及友谊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要求。

3 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就如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要想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必须灵活用好生活这池源头活水。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迸发兴趣的火花,教师就要设法让课堂教学深入生活,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激发孩子们旺盛的学习语文之热情。教师只有活用“生活之源泉”,灵活教学语文,才能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中,深刻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文,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

材料是构成一篇文章的“血”和“肉”,没有材料便不可能写成作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是如此。由于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的局限,小学生在作文选材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材应做到万里挑一。丰富的材料是研究和说明问题所必需的,是把一篇文章写形象、写生动的必备条件,要做到“采集时,要跟奸商一样,只消风闻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地钻挖,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可称为‘货便囤积,不厌其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做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二是选材应做到真实、实用。所谓真实,即不是假的不是虚的,而是确有此事或亲身体验过的材料。现在许多同学平时不注意收集,作文时却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别人的事套在自己身上,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自己用。例如:一次,我要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的好人好事时,全班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是写拾到钱包交还失主,有上十个同学在写帮老爷爷推车,这样毫不真实的材料,怎么可能使文章生动呢?再就是有许多同学选材时不注意实用性,他们把与题目相关的所有材料都一齐装进去,使整篇作文无主次,详略不分,因此,我们还需让学生选材时做到“宁缺勿滥”。

4 “两记”设计“经常化”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极捷径之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不会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物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采一朵“劳动所得”,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读书札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尽量把生活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邹必超.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2] 刘叶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1(2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5:12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2:34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0:38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