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2015-01-28 21:33邹海燕
科教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幼儿

邹海燕

摘 要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的组成部分,创造性的培养是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之一。创造性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多方面的准备,提供直观材料,激起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营造民主宽松的创造氛围等。

关键词 韵律活动 幼儿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28

Abstract Rhythmic activity is part of the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ies; creative culture is one of the aims of education in art. Requires teachers to foster creativit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o do many preparations to provide visual materials, sparking children hav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timulate children's emotions, creating a relaxed atmosphere to create a democracy and so on.

Key words rhythmic activity; children; creativity

幼儿园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①律动,是经过艺术提炼的、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作。自然律动,则是人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②幼儿能够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乐在其中,但在幼儿园韵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追求幼儿律动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难免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将结合韵律活动《树叶》的教学实践,论述教师应如何在韵律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1 提供直观材料,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纲要》总则部分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③在《指南》的说明部分实施要点第三条中也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尽量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直观物体,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知识与经验,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在律动活动《树叶》中,为了让孩子们获取树叶掉落直接经验,教师活动前准备了大量不同形状的树叶。活动过程以实物直观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并让幼儿尝试用手变出不同形状的树叶,为幼儿创造性律动做准备。接着演示树叶飘落,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树叶从空中掉落时的姿态,尝试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变成树叶表现树叶掉落时的姿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活动兴趣高涨,积极地用自己的小手表现树叶掉落的不同姿态,由于获得了直接的感知经验,孩子们表现的树叶掉落姿态非常多样化。从这一活动中可以看出,为幼儿提供直观材料,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获取经验,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多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法为幼儿创造机会去运用各种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让幼儿通过多看、多听、多尝试等方式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感官、丰富表象知识的目的,为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树叶》活动中,树叶的生长律动动作的创作就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为基础,孩子们表演的树叶形状各不相同,以自己的身体为大树,从大树妈妈身体的不同部位长出;并且孩子们还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了不同形态的树,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弯有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如让幼儿感受韵律活动中音乐的美,并且能够合上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的律动,知道怎样在律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并且是肢体动作变得更为优美。当音乐刺激幼儿听觉,他们脑海中会产生相应的形象,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想要“表现”的欲望。当产生这种“表现”欲望时,幼儿能自觉主动地用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同时兼顾身体律动的美感,用他认为最美的动作来表现。

2 激发幼儿真实情感,让幼儿感受理解真、善、美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动作和音乐有紧密联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首先通过身体律动表现出来,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也能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最早可以追溯到胎儿时期,在胎儿期幼儿就会因为听到某些节奏而有胎动反应,但是要以身体律动来反映音乐作品的结构、情感,对学前儿童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在韵律活动《树叶》中,孩子们能很好地用身体律动来表现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体上长出和掉落时的形态,却很难表现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长出很掉落时的情感变化。为了使孩子们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教师把幼儿和自己的妈妈之间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到春天树叶从大树妈妈的身体上长出,来到了大树妈妈的怀抱,它很开心、很快乐的;到了秋天树叶要离开大树妈妈了,这个时候它的心情是很伤心、很难过,因为它还不想离开大树妈妈。在幼儿有了这种情感体会以后,幼儿能够伴随音乐的节奏很好地表现树叶在生长和掉落时的不同情感变化。

幼儿韵律活动中的身体律动不仅能表达他们思想、兴趣和对外部世界认识,而且更能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要让幼儿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必须要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富有美感的身体律动表现这种情感。在韵律活动中通过音乐、身体动作、情感等方面给幼儿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营造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的创造行为

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需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艺术活动环境,同时也要为幼儿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韵律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营造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对发展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和提高审美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应多鼓励幼儿的创新。

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充足的时间和足够宽敞的活动场所,让幼儿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接触各种韵律活动的材料,在玩耍和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如进行韵律活动《树叶》时,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模仿树叶和树叶飘落时的形态,让幼儿充分体验和创造。在教师的引导和幼儿已有的多重经验的基础上,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表现出大树妈妈、树叶生长、树叶飘落的各种姿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模仿幼儿具有创造性的动作鼓励幼儿的创造,同时描述自己对这些创造性动作的感受,并进一步改编出更优美的适合幼儿的身体律动动作。在律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身体律动动作表现他们眼中的具有童真的世界,也可以通过律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韵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可以从律动活动中获得动作上的满足,并以身体律动来表达情感。教师应善于运用律动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 减少教师的动作示范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有好模仿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示范,让幼儿学习模仿,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知识技能。在现行的幼儿园韵律活动中教师也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动作示范,儿童在韵律活动中从头到尾都是模仿学习老师的动作,缺乏创造性,同时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幼儿会产生厌倦,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果教师不能保证自己的示范的动作是最好的、最美的,又怎么能让幼儿有美的感受和表现,应多让幼儿模仿大自然中美丽的事物、美丽的动作。有很多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示范,尤其是反复的示范会限制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表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也不例外。艺术本来就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如果幼儿在韵律活动过程中缺乏了创造性,那韵律活动的教学目的就还没有达成。因此,教师进行韵律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动作的示范,降低对幼儿身体动作准确性的要求,让幼儿在进行身体韵律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创造性空间,更好地激发和发挥出幼儿的创造力。

在韵律活动《树叶》中,教师在让幼儿直接感知的基础上,用手模仿树叶自然掉落的姿态,并且通过语言来描述幼儿表现的树叶飘落的变化,以此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出更多树叶飘落的姿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几乎没给出自己的动作示范,教师是在幼儿创造的律动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编美化,再模仿展示给所有的幼儿,这样同时也激发了那些被模范动作幼儿的创作激情,每个幼儿都想创作出不一样的动作来让老师模仿,让幼儿乐在其中。在大树妈妈长树叶的过程中老师也采用这种方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动作示范减少到了最低,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

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充分激发出幼儿的创造性,这样韵律后动的教育目标才算达成,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只有具备创造力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创造力的幼儿。

注释

① 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7.

② 黄虹.幼儿自然律动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1995(1).

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猜你喜欢
创造性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