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新·方法创新·教育创新

2015-01-14 14:05李德昌黄旺生李德建
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教育创新

李德昌+黄旺生+李德建

[摘 要] 在“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十一”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和教育过程不同层次上的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揭示了情感势是学习创新的原动力,与势科学机制有关的对称性方法是创新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创新则是教育创新的灵魂。

[关键词] 势科学;教育创新;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对称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3-0001-06

势科学对于创新的定义是:系统信息量的积累达到某种临界值时的相变和分岔。而系统之信息是系统要素的差别€琢担裕诮逃讨校葱碌谋局示褪墙煌愦紊舷低持胁畋鹁薮蟮囊亟裘艿牧灯鹄矗逃畔⒘浚旖逃畔⑹啤1疚慕凇按葱禄朴胧贝葱隆瓶蒲в虢逃Ю砺垩芯恐弧盵1]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教育过程在不同的层次上创新的基本路径。

1 学习创新

1.1 学习方式

创新素质是在创新性学习中养成的,研究创新性学习则需要考察学习的一般方式。

从思维认识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方式大体有三种:其一是主动思维的学习方式,例如,由某种好奇心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发现新的知识;其二是引导思维的学习方式,这就是一般看书思维的学习方式和听传统式讲课的思维学习方式,由书中的文字符号或教师照书本的引导激发思维,从而将有关符号信息与原有知识在作用中相互融合获得新知识;其三是被动思维的学习方式,比如看电影和电视,看什么才想什么,结果想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导演所想的,被动地跟着导演的思维走,是不能使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信息作用,所以很少能有什么真正创新的学习效果。

1.2 不同学习方式中的信息作用机制

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电影和歌剧、照相和绘画等等的比较中来体会学习过程的信息作用机制。看小说相当于引导性学习,通过文字符号的引导,唤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小说描写的情景信息相互作用,在内心环境中将个体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与小说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自主导演出各种人物形象和场景内容,从而使看过的小说能够经常历历在目,而不象看过的电影很快就想不起来了;电影创造的环境及本身的演艺模式与生活太接近,不能造成某种反差刺激思维来参与作用,也就是说不能营造大的信息势来推动思考,产生学习过程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意识流”。而歌剧及戏曲则不一样,歌剧及戏曲的道白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歌剧及戏曲的唱腔融合了音乐的内力,歌剧及戏曲的动作则讲究“装腔作势”,这种种舞台氛围造成与生活的反差刺激思维进行抽象作用,从而使人们可以展开想象,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求新求变,形成与主动思维的类似学习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去看歌剧及戏曲,你会比看电影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就是多年来电影代替不了歌剧及戏曲的根本原因;同样,欣赏漂亮的相片不如欣赏粗糙的画像,因为前者只是现实的翻版,后者则融会了画家的智慧,更强调了人物及环境的个性,与现实差别大而与生活联系紧,营造了强大的视觉信息势,所以,看画像才能更加激发思考,强化和更新知识。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看,不依赖于看书和听讲,而由激情或好奇心提出问题,进行主动思维探索的学习方式可谓是一种上好的学习方式,其信息势作用的本质就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互动彰显,产生已知与未知的碰撞和心灵与智慧的升华。主要用于特别“质化”的知识学习中、对于一般知识的反思中、在更深和更高层次上将知识进行归类、融通、组合、创新的学习中。

引导思维的学习方式,即一般看书学习和传统式听讲学习,则用于一般“量化”的记忆性知识的学习中,如各门具体课程的学习中。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在某些关键点上结合主动思维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整个课程的学习更加有效。

被动思维的学习方式,即看电影、电视和录象等,可用于一般的了解性、观光性、非正式性学习中,可作为常规学习的补充。当然若能在其中结合主动思维的学习,抓住影片中的某些信息反思和探究,也可产生出创新学习的效果。

1.3 热爱产生创造性学习

热爱不但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而且热爱才能产生创造性学习。人们在“爱”的主导下,会将三种学习方式自然而然地组合并紧密地联系起来,创造性地产生出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在“爱”的过程中,探究无门、思考受阻的时刻,就会去有效地搜索有关信息,或者看书,或者翻阅资料,或者网上查寻,而且所有搜集到的差别巨大的资料信息可以在爱的“主题”主导下(即朱小曼等论证情感教育时所说的“情感定向”)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信息势,使思维产生相变和分岔,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而且在“爱”的过程中,以往被动的电视、电影、多媒体课件、一般的网络浏览提供的信息,都可能成了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资源和线索。所以热爱既是学习的动力,又可在学习过程中从切身经验与知识结构出发,有效组合引导思维和被动思维参与主动思维中进行不断探究,实现学习创新。

热爱是真正的内在情感势,扮演着学习创新的原动力,不少专家都有共同的感悟: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天才,关键是看他掌握知识的欲望有多强烈及应用到什么程度。热爱作为内在的情感信息势直接催生思维产生意识流,并在与意识流的非平衡非线性作用中实现相变和分岔,产生学习的创新。所以热爱是学习创新的灵魂。

2 方法创新

2.1 消息、信息、知识、方法

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方法,方法有序是智慧并产生创新。因而,信息比消息更抽象,知识比信息更抽象,方法比知识更抽象。由于抽象性更高的信息(知识及方法都是不同层次上的信息)总是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所以,一般来说,方法与知识比较,方法总是更加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在知识老化的过程中,具有方法功能的某些知识总是具有相对持久性,例如,关于微积分的方法(知识),两个世纪以来,不但没有老化,而且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门科学中。更有甚者,摩擦取火的知识早就淘汰了,但产生于同一时期的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知识)却一直沿用着。实际上,科学的数学(这个称呼不一定确切)对于其余科学,总是起着某种方法论的功用。

实际上,在科学知识的等级结构中,抽象化程度高的知识对于较具体的知识起着方法论作用的规律是普遍的,除去上述高度抽象的数学对于其余科学起着方法论的功用外,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对于生物学和医学也起着方法论的作用,例如关于控制、信息、反馈的知识在神经控制论、生物学中起着方法论的作用。

一般来说,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首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任何这样的理论,在同一知识领域甚至不同知识领域中建立其它的理论时,实质上起着方法的作用,或者起着决定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次序的方法的作用。因此方法与理论活动内容之间具有互动的性质,作为过去活动内容的理论结果形式的方法,表现为以后研究的出发点或条件。而在一个系统中首先是目的的东西,在另一个系统中便成了手段,整个科学本身实质上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论工具。

2.2 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知识信息势达到临界 值时的相变和分岔

前已述及,方法与知识比较总是具有相对持久性和普遍性,但随着信息和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系统及方法系统中的信息势不断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方法就会实现创新而产生新的方法。例如,对于力学工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他们的主要任务除了建立各种各样的力学模型外,就是寻求最好的简化手段以求解力学方程的方法,但随着有限元知识信息的积累和计算机的应用,在今天这种方法显然已被计算机所代替,这就是介于古典演绎研究方法和古典实验研究方法之间的数学实验方法。它不但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物理现象,而且可以研究思维定律、语言规则和生物物种的分类以及其他许多东西。它的实质不是像古典实验方法中所常见的那样,对客体进行实验,而是对相应数学分支的语言对客体所作的描述进行实验。

另一个重要实例是泛函分析方法的创新。在信息量有限、进而信息作用有限的时代,人们只需研究一般“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般的算术方法;随着认识信息量的增加,信息作用强化,知识系统信息势增长达到一个临界值—— 一个必需要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时代,就产生了代数方法的创新和微积分方法的创新;随着认识信息量的进一步增加和信息作用的强化,知识系统的信息势达到了另一个更高临界点—— 一个必须要研究“函数”之间关系的时代,一个研究变量“关系的关系”的时代,这就推动了泛函方法的创新。因而泛函分析是在近世数学上占据特别重要地位且范围很广的数学方法。在古典数学——初等几何、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实系数和复数系的多项式代数、利用数理统计的古典概率和数学分析中,变数为量或“数”,但在泛函分析中,函数本身即被视为变数。在泛函分析中,已知函数的性质不决定于函数本身,而决定于这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关系;泛函分析研究的不是个别函数,而是某种或别种性质函数的集合,例如所有连续函数的集合。这类函数的集合,就形成了所谓的函数空间。正如分析是当时力学发展的必需工具和方法一样,泛函分析为今日的数学物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并且也是求解新的原子量子力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历史时常重演,惟系以新的方式在更高的一个阶层上重演。以前出现在古典分析里的问题,现在借泛函分析方法有了新的更一般的解法。而且常常一就而解。对此,象光线聚集在焦点上一样,泛函分析方法把近世数学中最一般性及抽象性的观念以很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集腋为一体,营造了强大的方法信息势。

科学的认识方法必然要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科学课题性质的特点是,它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的这些或那些方面,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现实。例如,早期发展的天文学,天文学家面对的是他无法影响的、早已存在的稳定场,他们的任务是在这个稳定场中寻求天体运动的规律。而现代迅猛发展的物理中,物理学家们所面临的任务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目的是在加速器中制造场,迫使粒子按照他们规定的路线运动。因此,与其说它是存在宇宙的学生,倒不如说他是小型宇宙的创造者——这样将导致实现认识方法的广泛的结构化。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人类社会来说,则完全成为一个“人为”的现实信息空间,一切信息场都是由人来营造的,“人”以及由人营造的信息场、信息势、知识信息及方法论信息,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工具,既是研究的内容又是研究的方法。因而知识的创新与方法的创新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互动中创新和发展。

2.3 包含最大信息量、具有最大信息势而最有效 的方法——对称性方法

根据势科学理论揭示的势的运行机制“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以致差别最大为相反,联系最紧为相同,即相反又相同就是相反相成即对称,所以,对称性要素结构势最大,包含的信息量最大,能够把握和描述的事物最多。因而,在科学的历程中,总是应用各种对称性的方法来推动创新和发展。

首先是“形而上学”方法与“辩证法”方法两种最基本的对称性方法。科学在本质上产生于对自然界的形而上学的认识,即本体论层次的、承认绝对因果关系的决定论的认识,然而却始终受益于辩证法方法的滋养中,即常常在探索与人的认识有关的不确定性的、承认偶然性的、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的进程中得到发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全部科学的科学方法,因为它构成最普遍的认识规律。作为思考方法的辩证法,是富有内容的创造性思维的实在逻辑。

其次是“分析”与“综合”的对称性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对称性互动是使认识深化进而不断创新的最基本方法,经常在不同层次上反复地进行。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表现为这样一些大的分析与综合的循环。例如关于物质与时间空间的情况,希腊自然哲学的物质与时空概念,首先表现在原子论上,就是认为物质与空虚的空间是互相独立地存在的,无限广泛的空间是物质的容器(分析)。后来就出现了亚里斯多德的自然观,认为物质与时空不可分,物质即空间,宇宙是非均匀的有限的球体(综合)。随后的近代科学中,伽利略、牛顿一度使空间同物质分离,又回到主张均匀的无限空间与这种均匀的无限空间中运动的物质这一原子论的时空概念上(分析)。爱因斯坦通过狭义相对论则再度使物质与空间联系起来,并把物质的运动作为物质与空间联系的媒介,通过广义相对论,物质与时空则完全被统一起来,二者处于互相规定的关系(综合)。由此可见,物质与时空的关系,就是这样通过分析与综合对称性互动,一度被分离(分析的阶段)然后再度被统一(综合的阶段)。但是再度被统一起来的物质与时空的概念,由于经历了分析的阶段,所以它是在认识了各自固有的特性的基础上更高的统一,包含了更多的知识信息量。

分析与综合对称的普遍意义,也体现在现代科学本身。现代科学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在高度分化,专者越专,尖者越尖,同时也在高度综合,边缘科学盛兴,科学的任一部分已不能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孤岛,实际上它们的内容是互相交叉的,各专业之间到处都有连理枝,遍地都是嫁接果。数学的方法和物理的概念广泛地综合在一起,很好地了解科学或技术中的一个局部,就能了解它的整体的某些东西。

“归纳”和“演绎”是科学利用对称性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路径。一般来说,总是先要通过归纳某些典型实例来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特征的一般规律,然后通过演绎来分析和预测更多的事物,但在科学发展的每一个时间截面上,探讨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研究总是既可以通过归纳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演绎来进行。例如,对“和谐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通过归纳各种典型的和谐特征来得到和谐的一般机制——数学的群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势的运行机制“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达到对称,而对称性元素形成数学结构的群,从而发现和谐机制。在科学家的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和情趣的差别,对于归纳和演绎的应用往往各有器重。在科学的历史上,牛顿是最奉行归纳的(牛顿是一个经验论者,最注重实验,从归纳的角度出发,得到了许多发明,但他人为地将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他反对任何假说,但后来的人们反驳牛顿,认为牛顿力学中的力本身就是一种隐质、一种假说。实际上不从这种假说开始,演绎地推导,牛顿力学也建立不起来。另一方面归纳不是万能的,虽然牛顿从归纳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定律得出了光的微粒说,但新的实验结果总是层出不穷不胜归纳的。很显然,归纳得到的光的微粒说不能解释光的波动现象),而来布尼兹却习惯于演绎。

2.4 方法创新的科学路径——从描述性方法到研 究信息作用的势科学方法

迄今为止,所有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研究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机制基础上的。自然科学由于在物理层面上逻辑地研究了四种基本的“物质相互作用”,即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从而使自然科学发展的得心应手。社会科学要想走出日益凸显的迷茫和困惑,就必须摒弃以往想象和描述性的方法,从根本上采取研究“信息相互作用”的方法,即研究“信息力”及“信息力学”的势科学方法。这些内容包括:(1)信息势与信息力学的研究方法;(2)信息势与执行力和领导力及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逻辑方法;(3)信息势测度的复空间表达方法;(4)信息势作用的张量求解方法;(5)信息作用的对称性机制及和谐成群的逻辑方法等。

3 教育教学创新

教育教学创新需要在教师素质、教育制度、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文化等不同层次上建构教育教学量信息,营造教育教学信息势。

3.1 教育创新的基础是教师素质

教育创新的基础是教师素质,按照素质的势科学定义,即“对象结构或功能的有序”,而“系统的有序程度和系统所包含的信息量一致,信息量是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志”[2],因而,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差别最大联系最紧”的对称性人格特征主导下形成的“德才兼备、文理兼通、教研相融”以及无限的激情和广博的学识,能将各种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有序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素质,即差别大联系紧的“人格品德、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3.2 教育创新的保障是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就是一种原则、一种规范和一种格式化的规则。所以,按照势科学理论,教育教学的制度创新就是指:(1)学校中专业设置的制度创新,即专业的设置力求差别大联系紧;(2)专业中课程设置的制度创新,即课程设置力求差别大联系紧;(3)课程教材编撰目标的制度创新,即教材内容力求差别大联系紧;(4)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度创新,即讲课内容力求差别大联系紧。从课堂、教材、专业到学校,每一环节构成教育过程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要素之间差别越大联系越紧越有序,系统信息量就越大,系统素质就越好。所以,教育创新的制度保障,就是在教育的各个子系统过程中,力求产生更多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从素质概念的普适性来看,就是构建好的课堂素质、教材素质、专业素质和学校素质[3,4]。

3.3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学创新

传统讲课的“知识教学”方式,与自己看书并无差别,有时可能还不如自己看书的学习效果。因为自己看书还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不受其他干扰,“自主地”将书中的符号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验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发生相互作用,展开想象,不但求同(验证知识),而且求异、求新、求变。这样一种自主学习常常可以发现原有知识的残缺和不完整或错误,从而获得创新。而传统的知识教学照搬书本,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将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在讲台的狭窄空间范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习的创新。

按照势科学理论揭示的创新机制,创新的教学则大相径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的教学不依赖书本,它从全新的切入点进入教学,这种切入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直接相连营造教学信息势,从而一开始就能唤起已有的知识直接参与作用,展开联想;其次,创新的教学是从所学知识的某个中间环节突破的,它不固守原有知识的逻辑体系,而以点性深入,网络式展开,围绕主题、彰显差别来营造教学信息势;第三,创新的教学注重形象和直觉,能从不完全信息中抓住知识的本质而推进,实际上就是在差别巨大的零散知识中通过整合抽象找到联系营造教学信息势;第四,创新的教学要恢复知识本来的发现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象自己发现的一样,即将理论与生活实践和个人感悟联系起来营造教学信息势;第五,创新的教学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能使所学知识统一到更普遍的规律中营造教学信息势;第六,创新的教学是在多学科中融会贯通的教学,这是以宇宙、生命和社会演化的统一规律为基础,能够将学生所有的知识体验综合起来营造教学信息势的教学;第七,创新的教学是知识信息增殖的教学,可以充分弥补知识学习中信息的丢失和损耗;第八,创新的教学是留有发展空间的开放式教学,它所提出的问题与它所解释的问题同样重要,从而能够更加激起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即一种建构式的“打框架留空缺”、用知识信息的“差别大联系紧”的势科学原理来营造教学信息势的教学。

由此可见,只有创新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才能保持思维的以“爱”为基础的持久的非平衡,才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使知识素质转变为智慧素质。所以,在信息化时代,要使“教”继续在学生的“学”中占有主导位置,就必须发展创新的教学。

知识经济的灵魂就是创新,创新的精神必须在创新的学习中养成,创新的学习需要不竭的爱。对于个别天才,也许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自天赋,而对于大多数人则来自于环境的引导和信息势的激励及思想的碰撞。所以,信息人社会需要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呼唤创新性教学。

3.4 教学创新的根本路径是营造课堂教学中的信 息量即信息势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由课堂教学中营造的课堂信息势来测度,这就要求教师用最少的理论将差别最大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要跨学科融合性教学。目前,虽然大学在不同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产生了一大批综合性大学,一些原来的专业性大学也不断走向综合化,但大学的合并和综合,并没有解决大学的横向跨学科融合性教育问题。讲文的不讲“理”,讲理的不讲“文”,是普遍的教学模式。学校的合并和综合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拼盘”,自然科学的逻辑理性和人文社科的情感关注根深蒂固的誓不两立。这种文化背景既制约着学生的选课倾向,又役使着“专家”们的决策意识。如果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必须纵向和横向“两条腿走路”,那么传统的教育则坚守着专业纵向的“独脚舞蹈”。在传统教育习惯的制约下,使得教育的现实与科学发展的逻辑及创新发生的内在机制背离,成为导致现在的教育往往失效的根源。按照势科学原理,教学必须以融合性跨学科教学为主导进行改革。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讲道理”,好的教育就是讲“大道理”,融合性跨学科教育是在各种学科知识中讲大道理的教育,只有大道理才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连在一起,才能产生融合性教育,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大道理管小道理,硬道理管软道理”。而大道理在本质上包含着大的信息量或信息势,能激励大的情感势,从而产生心理不平衡的那种“追求”和“爱”。在大的情感势推动下,才能出现情感势与意识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的思维分岔,产生智慧素质。

有关课堂教学中生产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信息势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情感势的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即使在势科学理论出现之前,也引起许多学者的特别关注,并从切实的教学体验和感悟中给出了类似的表述。科学网转播的学者周可真的博客中指出:“给本科生讲课,尽管只是系统地讲些基础知识,但要讲得上水平,得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这样讲课时,一是信息量大,能满足具有不同知识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如此学生受益面较广;二是容易将课讲得生动活泼,使学生爱听——如果讲课讲得学生不爱听,则讲课内容再好,其效果也几乎等于零;三是能把学生所应掌握的各门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这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从而能从整体角度去理解各门知识,由此可起到巩固和深化其所学各门知识的作用。”

他还就如何讲好中国哲学史给出了路径,“例如,要讲好中国哲学史,首先,得有较好的古汉语知识基础,还得懂些考古学知识;其次,要比较熟悉中国通史知识,还得大致了解每位哲学家的平生事迹;再次,得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且至少得大致了解西方哲学通史知识;第四,对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等属于哲学门类的知识都要有些研究和了解,否则无法把相关课程内容讲好;第五,对宗教要有所研究和了解,特别是对中国佛教和道教须有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如何讲佛教哲学?如何讲道教哲学?而讲到佛教哲学,如果没有佛教通史知识,是无论如何都讲不好的。如此等等,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这还只是中国哲学史一门课程。在大学里给本科生讲课,决不是只讲一门课或只能讲一门课,至少也应该能讲三门课,虽然不必每个学期同时讲三门课”。由此可见,产生更多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营造更大的课堂教学信息势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挑战。

3.5 教育创新的灵魂是教育文化的创新

教育文化包含的信息量是教育创新的灵魂,用差别大联系紧的教育文化营造的信息势来测度。即教育要推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容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展现,在差别大联系紧的各种知识、方法、思想和理论的博弈竞争中营造教育信息强势,推动教育文化的创新。

一个民族的教育信息势往往奠基于她的文化信息势。只有在充分的民主文化与个性化文化的强势基础上才能孕育出教育信息强势。一个社会的文化越民主,越提倡个性化和独立性,这个民族中要素的差别就越大,而且充分的民主化与个性化导致“平等相处规则”的统一诉求,将产生要素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因而,将产生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信息势。

跨越式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主题,以小博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甚至无中生有是信息人社会的突出特征。教育作为领头的信息科学,作为“生产知识”和生产“人才商品”的新兴产业,作为一种“软件”生产组织,其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显而易见,关键在于根据势科学原理和势的运行机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逻辑的教育学基本理论,并且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人才、课堂、教材、学科、专业和学校各个层次上进行真正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德昌,张守凤.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十一[J].教学研究,2013,36(5):5-9

[2]万中航,马培,尹外杰,等.哲学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382.

[3]李德昌,势科学与现代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84-96.

[4]李德昌.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166-204.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教育创新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