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革
【摘 要】良好的学习成绩关系孩子的成才,良好的社会性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从娃娃抓起,从父母做起。
【关键词】社会性;家庭;自然;媒体;劳动;日常生活
生下健康聪明的宝宝之后,孩子的成长教育就是每一对父母都在研究探讨的问题。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问题,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的必修课。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开启智慧增长才干的手段,而良好的性格和沟通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与生俱来的善良和责任心则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孩子美好的感情,善良的人性,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等社会性与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笔者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总结出几点体会。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一点一滴都铭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身心愉快,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相反,家庭不和睦,争吵,气氛紧张,则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怖中。久了,会使孩子变得内向,孤僻,不自信,不愿和他人沟通交流。许多儿童问题研究专家做过问卷,孩子们最害怕的是什么,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是最怕父母吵架。事实也证明,一个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家长,永远不受孩子欢迎。亲子关系是儿童和父母之间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情绪情感,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影响儿童将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亲子关系好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因此,父母不仅要关爱儿童,还要关爱每一位家庭成员,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带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
大自然,社会,蕴含了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让孩子接受大自然,大社会的熏陶和影响,才能让孩子真正热爱自然,感知社会。自然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智慧的火花常常闪耀在孩提时代。生活在城市和农村不同环境中的儿童,有机会的话可以互相走一走,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更容易激发孩子上进心和同情心。孩子内心深处生发的情感,胜过多少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诲。走进社会,渠道多多。可以带孩子去旅行,购物,看电影,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孩子爱护公物的品德和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讲究卫生,尊重他人等良好的社会公德。
三、利用电视电脑,儿童读物,节日活动等进行教育
电视电脑等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不容忽视。现实中,儿童受电视电脑的影响也来越大,越来越多。但儿童很难分辨节目内容的好坏,学习和模仿的内容有时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家长要给予引导。不要把孩子抛在电视机前或电脑前,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看,帮孩子选择有教育性,启发性能激发儿童求知欲的节目,把正确的观点传输给孩子。
儿童读物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最常用的工具。家长要为孩子选适合其年龄,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读物,使孩子通过讀物了解社会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不仅为孩子解释内容,而且密切了亲子关系。
节日庆祝活动也是社会生活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许多传统和现代节日,还有家庭自己的节日,让孩子参与这些活动,加深孩子对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的认知,激发孩子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如“春节”活动,让孩子参与准备过节物品,和家长一起包饺子,贴对联,拜年,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热爱生活。“国庆节”让孩子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参与社会的庆祝活动,增强孩子对祖国的情感。“世界环保日”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意识等等。
四、组织孩子参与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生活技能
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孩子独立做好自己的事,如穿衣服,洗袜子,收拾果皮,废纸。帮大人做家务,摘菜,扫地,浇花,照顾小动物。或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对劳动者的尊重的同时,培养了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和意志力,提高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家长对孩子的事不可事事包办,家长引导,适时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就和自豪,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非常有帮助。
五、日常生活抓住机会,随机教育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如孩子吃饭随便乱扔,要让孩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节约粮食。去别人家做客或家里来客人教孩子不可乱动人家的东西,对人有礼貌。和小朋友发生矛盾,要教会孩子不制造矛盾,学会忍让他人,不可纵容打架斗殴的恶劣行为。宠溺孩子,怕孩子受委屈,纵容孩子打架,造成恶果的事情屡屡发生,家长千万引以为戒。
民间有句俗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意为到了七岁,孩子的习惯,思想,性格已基本形成。父母要抓住时机,认真研究孩子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对症下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良的错误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性。为孩子的一生的生活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之本在于教,教之本在于师,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参考文献:
[1]汪乃茗,钱峰.学前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