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研究

2015-01-13 11:39李玥谢晓欢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数形结合反思

李玥 谢晓欢

【摘要】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通过 "条件-目标"的双向沟通,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采用"反例"教学,可以巩固、深化概念, 培养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问题的直观背景;利用思维过程、题目特征、错误原因的反思回顾不仅能帮助学生检查自我思维的漏洞,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关键词】解题能力 数形结合 反例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05-02

一、问题提出

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 "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在教学中, 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 也是检验知识, 运用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二、问题解决

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吃透概念为前提;根据波利亚"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解题回顾"四阶段,弄清题意是解决问题的保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还需培养学生学会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双向沟通,即学会分析题意;可通过反例教学、反思回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严密性及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使问题直观易懂。

(一)通条件目标双向沟通

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外,我们应该意识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条件达到目标的过程,通过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双向沟通使问题变得更容易解决。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2+c2-bc=3.(1)求角A的度数;

这是一个代数和几何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采取"条件-目标"双向沟通的策略来解决具体的方法是:

1.从求解(目标)出发,欲求角A的度数,应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中等式的特点,联系余弦定理b2+c2-2bc.cosA=a2,从而,cosA=.由条件中的b2+c2-bc=3得cosA==,∠A=45°.

(二)通过" 反例"巩固、深化概念, 培养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反例教学有助于打破学生的定式思维,加强学生对定理和概念的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函数的单调性概念中,对于x的任意性,单纯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利用下面例子可以说明" 任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函数f(x)=x2而言,在区间[-1,3]上,存在-1<3且f(-1)

(三)" 数形结合" 的思想方法. 为学生提供问题的直观背景

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是解题的重要方法。华罗庚曾说过: " 数形结合无限好, 割裂分開万事休" 。无论是初等数学, 还是高等数学, 无不渗透" 数形结合" 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能启迪联想, 进而产生灵感, 使问题转化或找到数学模型, 这样就可以找到解题的关键, 探寻到解题的正确途径。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科书》八年级下中对于不等式一章的学习中有如下例题。

如图直线I、I相交于点A,I1与X轴的交点为(-1,0)I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结合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直线I2表示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2)当x为何值时,I1,I2表示的一次函数的值都大于0?

其中问题(2)可按照常规思路进行解决,但若能数形结合的话,直接通过图像,学生不难得出答案应为:x>。

(四)反思与总结

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举一反三。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途径, 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的反思,不仅是简单回顾或检验, 而应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与特殊因素, 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自己的解答过程, 从而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题目特征, 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反思题目特征, 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反思题目特征, 将题目逐步引申、变形、推广, 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反思错误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小学普遍流行让学生制作自己的"改错本",有部分中学会让学生在改错时批注自己的"错因"。然而,许多学生并未引起重视,或者根本不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误点。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起到示范作用,带领并帮助学生弄清问题所在,走出思维误区,从而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总的来说,学生在解题中的每个尝试都是其思维或心理上的某些反应。从解题过程来看, 解题是一个不断试误而出现顿悟的过程, 在某一设想之下可能出现思路错误造成暂时失败, 不得不折回再" 另辟蹊径"。培养解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能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对解题能力的提高, 无疑是会有些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饶鑫光, 孟道骥略论华罗庚的高校数学教学方法与讲解技能[J]数学教育学报, 2 0 0 1 , 1 1(4 );2 9 -32

[2]杨蓦.波利亚数学教学理论的现代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 2 0 2 , 5 (2 ) : 1 5 -2 0.

[3]戴再平.数学方法与解题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9 6.8 6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数形结合反思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