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自学与辅导之树开出奇葩

2015-01-13 04:17:30孙东霞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读文本生活体验合作

孙东霞

【摘要】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语文教学中忽视文本阅读、生活体验对写作所产生的指导作用这一现实,主要以《项羽之死》、《方山子传》、《大铁椎传》的阅读教学的前前后后教学、生活实践、写作训练的设计为例,结合教学、写作实践,阐述阅读与、生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以新课标的要旨为精神,阐释阅读教学改革的地必要性,并从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学文本为例分步自学、合作、辅导来阐述了对于阅读教学法的初步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文本 生活体验 自学 合作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47-05

一、 阅读 、生活、写作三结合,让阅读、生活的树上结出写作的硕果

赵祥麟《杜威教育名篇》(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苦心孤诣了几十年的成果,文章内容又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涉及到的是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事等等的方方面面,选取的又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最好的蓝本,谁放弃了书本,实在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的讽刺。

基于教学文本和生活活动两者对于学生学习生活、写作的重要作用,我就始终想努力从那里攫取写作的激发点,激发学生们匪夷所思的想象力、摧枯拉朽额突破能力和灵感勃发的构思能力。由此改变阅读课教学、生活体验与作文教学的分离的现状,使得阅读教学有效地为写作服务。充分利用阅读文本能够对写作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将要学的课是三篇人物传记(《项羽之死》、《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基于人物传记的散文鉴赏的形象在人物,而刻画人物形象,使之传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细节描写。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很好的训练写作能力,我思考再三,我决定尝试将"阅读 、生活、写作三结合"的方式,作了如下设计:1、每天利用早读时间中的十分钟按顺序组织五位同学轮流进行自我展示--诵读自己最拿手的一首是一段人物形象描写语段,并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诵读同学的一举一动,告诉他们将作为写作素材来用2、留下去一篇命题作文——"好人就在身边"在开三篇人物传记之前交上来3、开三篇人物传记,分析人物形象塑造时,把细节描写手法作为重点。《项羽之死》项羽的"勇"( 通过如下细节塑造: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大呼驰下、遂斩汉一将、瞋目而叱之、笑曰、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方山子传》方山子的"异"(通过如下细节塑造:方耸而高、俯而不答、仰而笑呼、环堵萧然、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大铁椎传》大铁锤的"奇"(通过如下细节塑造:"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言讫不见"、 "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客则鼾睡炕上矣"、"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4、续写训练(吴非《不跪着教书》中的片段)5、写作片段训练同学朗诵中①给我印象最深的男同学②给我印象最深的女同学6、作文写完后收上来统一由课代表管理,并由小组长督促组内成员每人读其他人的作文最少五篇,并下一句批改建议的批语,然后每位同学自己找时间修改自己的文章一遍,小组成员推举出本组公认的优秀作品,教师批阅,然后和学生之间共同交流好文字成功之处何在。7、三篇人物传记学习完后,我又留一篇作文《我们321班的好人》,如上步骤:①写作②赏读③互批④自改⑤共赏。8、再加一条⑥比较——学生们与开始留的第一篇作文《好人就在身边》进行比较。9、第一次修改。我认为作文是改出来的。六人小组,交流、研读小组内部文章,发现别人的长处,修改自己的文章。10、第二次修改。小组间读我教的另一个班的六篇文章,交流、研读别人的文章,自己修改。11、第三次修改。小组长发动组内成员,利用媒体、资料找两篇"好人就在身边"的例文,进行小组交流、研读、自己修改。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好课" 的最低标准,是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①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②一堂课的语文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我要努力使自己的课上的更好。

这样设计的用意与效果是:

设计1用意:让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

设计2用意:在没集中训练"细节描写"的情况下摸一下底,看看学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水平。

设计3用意:学习三篇人物传记,学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其中一种重要方法——传神的细节描写。

设计4用意:让我们的孩子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写出盛赞美好人性的文章,在心中种下一棵永不凋谢的玫瑰——爱这个世界。这个创意的由来是源于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的一段文字,我深有感触。吴非老师这样说: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巴普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一大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他看,看过我就把它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地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着我。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这样的美好。

5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几百个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的处罚……那些不遗余力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的种种设计,让我心底厌恶。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使我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

有美丽的幻想,在应试教育已经坐稳了江山的时候,我也不再指望有谁能给我惊喜,我想我只有更多地讲述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的孩子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

我看了我的130个学生的作文120个作文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的处罚……我深深感受到了吴非老师当时--看到学生们作文的深痛!我给我的学生讲了吴非老师的文章、无非老师的痛。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写出盛赞美好人性的文章,在心中种下一棵永不凋谢的玫瑰——爱这个世界。同时能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设计5用意:片段练习短小、集中,文章是由片段构成的,片段与片段的组合就是一篇文章。前边不是刚训练过续写结尾吗?

片段练习,学生作文示例:

给我影响做深刻的男同学是姚鹏飞。他平时在班里很逗人。那一个画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先是站起来,面朝大家,给大家一个笑脸,随着脸刷的一下红的象成熟的石榴一样,又用手推了推眼镜,然后奶声奶气地读起来,有几个学生忍不住发出哧哧的笑声,这时他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就是这样一个很逗趣的年轻人。(321班张宏伟)

王洋顶着一头小卷发从他的座位上不紧不慢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了他的朗诵。他朗诵的是《将进酒的前一小段。还没开始朗诵时,他的小眉毛就不自然的挑动着。显然是在酝酿感情呢!在朗诵高潮时,他左手一挥,右手一摆。真的是可爱极了。最令人惊讶的是,小小身个的他,竟然能发出如此浑厚有力的声音。真是意想不到啊!他朗诵完有一段时间了,可同学们依然眯着眼睛回味着,连我这个"木头人"也被他折服了。(321班王彪)

"以力服人者,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他就是让我心悦诚服的宋杰。他长着伟人邓小平的身高,挂着弥勒佛似的笑容;长着为人成功前的大脑。不时会迸出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平时的他总是嘻嘻哈哈的,但当他上台朗诵时他便会变得十分认真。寥寥数字的一段他会在座位前反复诵读数十遍,然后缓步走到台上,拉拉衣角以缓解内心的紧张;读的时候专注认真,不时低头看看书,生怕有什么漏洞出现,一张笑脸也紧张得通红。我欣赏到了他的朗诵,更感受到了他的专注与认真。(321班曹景瑞)

他,拥有强壮的身体,鼓鼓的肚子,一双大而有神的桃花眼上架着一副黑色框的眼镜……(322班曹宇宇)

留下的5、写作片段训练同学朗诵中①给我印象最深的男同学②给我印象最深的女同学。但我的学生中的好几个读写了我,这让我的心很难平静。有什么能比被学生理解、敬爱而更幸福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将用怎样的心来回赠我的学生,才不枉他们给予我的爱啊?!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322班 贺文青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想知道她是谁呢?她身材苗条,在女的里算是鹤立鸡群,长发飘飘,成熟的脸庞,一口正宗的普通话,踩着高跟鞋来回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穿梭在我们班的行与行之间。远远地看像仙女一般,近处看更是愈加漂亮,往那一站,呦!真有气质!大概描述就是这样,你猜出是谁了吗?告诉你好了,她就是我现在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孙,天津人。老师在这儿教书也算是独在异乡吧!有时候看见老师为同学们生气、着急,真是于心不忍,总算老师在这有家,心灵有依靠。我在这学校念书除了爱上体育课就数语文排第一,因为孙老师讲课有针对性,课文内容分析透徹,讲课方式灵活、易懂。其实,我最爱上语文课另有一个原因,我喜欢老师讲课时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名人事迹,有时还讲一些她的亲身经历来协助学生们读懂课文主旨或者明白一个道理。现在学校安排的课程真是繁琐无味,所以就喜欢听听小故事尤其是启迪性的故事来放松一下平常被理化生勒紧的神经。

老师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我们学知识,学做人。还好有她说的一句话:"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我们既然不漂亮,那就多读书吧,从书里可以学到很多,通过这些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自己有气质。"哦,孙老师是我从小到大遇见到的最有气质,教书最好,知识最多的老师。

拥有这样的好老师,就应该珍惜。我喜欢孙老师!

(贺文青同学是刚上高二时,文理分班从外班分进的学生)

设计6用意:学习最终还是自己的事情。我相信作文是自己修改出的。生活(包括观察,读书、读别人的文章借鉴,思索)--写作--修改,再生活(包括观察,读书、读别人的文章借鉴,思索)--写作--修改……

设计7、设计8用意:学后反馈提升,巩固学生所学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设计9、设计10、设计11用意:我坚信文章是改出来的--自己改出来的。

总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活动训练,我感受到阅读教学、生活体验和写作训练相结合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1、阅读课教学改变了一般写作教学的盲目性及无效性。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积极思考素材,从思维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整体上的独创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范本,加强对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透视生活现象的能力,解决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2、在写作技术方面,强化文本意识,强化表达意识,使学生熟知各种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文体的写法,使其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3、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改善学生写作语言平板、结构单一的现状,避免学生闭门造车,写出的作文既无章法又无文采。

4、通过阅读文本,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随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写作实践,加强阅读中的理解,深化对阅读对象所蕴含的微妙精湛的体会,并将理解和体会再渗透于个人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形成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5、阅读文本、生活体验与写作相结合,会让学生形成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發现美得眼睛。写作素材就在我们源源不断的生活中。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今天作文教学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搞好阅读教学、生活体验与写作指导相结合,阅读和生活相结合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定会结出写作的累累硕果。

二、自学、合作、辅导三结合,让自学、辅导的雨露润出智慧的奇葩

《爱的教育》中这样说,人无论学什么,可有三种方法:一是从书本去学,二是从他人的经验去学,三是从自己的经验上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提出和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动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教学框架。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运用"自学——合作——辅导式"阅读教学法,必然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必然能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第一、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被专业化、共性化的理念与行为所统治,以老师为中心,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讲解分析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上的普遍现象。在这种理念和行为的统治下,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了,个性被压抑,想象力被阉割,创造力被扼杀,他们没有自信、没有自尊没有生气、没有快乐。

针对如此现状,我们要想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构建。我们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以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负责人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强制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让学生自主构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第二、以教学中文本为例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

课堂活动设计三个环节:

1、 自学(20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渎文本,走进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情感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目前我们要重视的是感知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着学生转。因为每个具体心里流程不同,感知中产生的疑惑也不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心里流程代替学生的心里流程,如果不摆正这一关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权。要让学生阅读感知和阅读理解。让学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叶圣陶),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然纸上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的感知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与文本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

例如:我教学《过大孤山小孤山》。第一步,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二步,通过默读、朗读,让学生独立自主感知大孤山、小孤山是什么样的?第三步,再读,按照自己的心理流程去自然发展,培养主动意识,写了什么?第四步,学生自己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作者是怎样来写大孤山、小孤山的?第五步,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把大孤山、小孤山的美完全写出来了?第六步,迁移写作《过天镇盘山》,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创新意识。这样就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对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都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欣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阅读。

2、合作(15分钟):①各小组成员间的问难解疑。②跨老师(我是孩子们中的一员)、小组间的探究解疑。

以教学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为例,小组合作1、两人小组进行逐句口译;2、每位学生编写习题:归纳文中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句式用法、通假字现象等,六人小组合作交流;3、六人合作研究文章是单纯些写郭橐驼种树吗?这样写用意是什么?4、合作交流读文本的其他感受。

3、辅导(10分钟):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疑辅导共性的问题。

以教学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例,我把重点放在了讲解"而"、"之"的用法上。我采用对话形式和步步追问(穷追不舍)的方式来与学生共同沟通、交流、研究。第一组"今画着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而:表修饰关系)第二组"而心识其所以然"、"然而不能然者"(而:表转折关系,却)第三组"与可之教予如此"、"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第四组"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而读书者与之"。我是这样进行的,"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之"的用法是怎样的。采用对话式、层层追问法教学:根据语境看看"之"的词性是什么?(学生答:代词)看看"之"代替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答:不知道)在语境中找,看看在这句中,还是在前句中?(学生答:在此句中)那究竟指代什么呢?(学生答:有见于中)。

设计意图与效果评析:

1、培养自治、自学、自辅能力。

严元章 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这样说 ,我坚决主张师生易位,肯定教师必须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而退居于客体的地位。我积极提倡辅导的教育方法,正好是方法论对主体论的照应。只有辅导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教人的方法是辅导,教人读书的方法还是辅导。教是辅导,管还是辅导;到了教师对学生真正辅导的时候,才是管教有方的时候--妙手回春的名师,便不难到处涌现了。

今后多少年内的学生自治,要靠学校自己从头做起了。这主要是把教师的客体身份肯定下来,辅导方法要坚持到底;由此,耐心细致地去帮助学生推行自治,迟早一定收到效果。

这里有自治辅导说到自学辅导。一般人才以至大人才的成功,主要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到来的;基本上他们都是好学,好自学——不好自学不能成人才,唯有好自学才能成人才,要成为大人才,要得终身自学。孔子为人有那么了不起的成就,成为开办私学的大教育家,成为开创儒家的大学者,并不是由于常师的辅导,而是凭自己的好学。其实,世界上的大人才,全都是靠自己好学而成功成名的。孔子自己重学,教人也都是重学。《论语》的第一个字是"学",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学字在《论语》里出现六十多次。而中国第一篇教育论文,不以"教记"为题,却称为"学记";也都说的是,教育以学为主,不以教为主。这在精神上,便可说是重学不重教,重自学不重施教。

重教不重学,教出来的好学生,多半是只会抄写,却不会讲话;只会背书,却不会思想;只会记忆,却不会判断;只会受教,却不会自学。

我们不会忘记提倡教育改革的先进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授法改称教学法,竟然不能通过……

1930年,夏丐尊先生进而提倡"自学。""自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知识,不是由被"注入"而得来的,而是由"自学"而得来。

教学方法的一个总则,应该是"自学辅导"。学生在老师的画龙点睛的指导下……去进行自学、自练、自改作业,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学习的进程可以自我调节,符合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符合以自学为主的原则。"教"应该是"辅导",是对自学的"辅导"。要自学,靠自己学。自学能力不仅对毕业后独立工作的人十分重要,对于青少年学生也要及早培养。强调要教学生会学习,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理论,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摆在教学活动的的首要地位;在这种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学生是学生的主人。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注意启发引导。改革"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法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是自学辅导,教學法是自学辅导法。

魏书生老师在《好学生 好学法》中讲了也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诱导、辅导。中国留学生高刚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到一所小学。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儿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而最让人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是就背回一大包的书来。家长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儿子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敲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这位家长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家长自己也有点发蒙,一是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位家长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法,那是,他已30岁。

这位家长的儿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以前,他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儿子的变化促使这位家长重新去看美国小学教育。他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他们却想方设法把孩子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正如史金霞老师在《重建师生关系》中所说的,学习最终是自己的事。

2、合作。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提出了"自主互动,平等互助"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质疑探讨。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构建"自主合作"的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交流,讨论所得信息,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在学生独立自主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收集、捕捉文本信息中传递的多方向信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这时学生把各自所得的信息相互交换,互为补充、修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信息。交流、讨论中,教师的参与主要是提出讨论要求、提供讨论方法,解答个别疑问。同时,教师巡视,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调节课堂气氛,引导讨论方向。

3、辅导。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质疑、探究、揣摩所得信息,以便获得更深更广的内涵和外延。此环节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疑惑的问题,教师可直接简答,可留到课后让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通过探讨信息所蕴藏的内涵,拓展知识外延形成能力。

严元章 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这样说 ,教师既然是要教人的,那就必须问清楚;教人应该怎样教?刚才曾经简单介绍过孔子教人的方法,是善诱人,就是诱人;做简单的说法,便是一个"诱"字。这里可以说,孔子的教法,是引诱学生好学,而不停地进步。诱就是诱导,辅就是辅导;而在精神上,诱导、辅导,固然是大异于讲颂、灌输、注入,大异于施教、施令、施刑,同时又大异于支配,监管、控制之类。道家老子有这样的思想源流:"是以圣人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我们对事物发展的正确处理,是让事物顺其自然地自我成长。在教育方法上,就不是放纵,放任,放弃;又不是指导,领导,主导;而是辅导,也只是辅导。

在言教的四个方式中,以前多用的演讲式,以后要尽量少用;反而答问式、讨论式乃至雄辩式要多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多发问,多讨论,多辩驳;同时触发他们的思考,栽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坚决主张师生易位,肯定教师必须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而退居于客体的地位。我积极提倡辅导的教育方法,正好是方法论对主体论的照应。只有辅导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教人的方法是辅导,教人读书的方法还是辅导。教是辅导,管还是辅导;到了教师对学生真正辅导的时候,才是管教有方的时候——妙手回春的名师,便不难到处涌现了。今后多少年内的学生自治,要靠学校自己从头做起了。这主要是把教师的客体身份肯定下来,辅导方法要坚持到底;由此,耐心细致地去帮助学生推行自治,迟早一定收到效果。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法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是自学辅导,教学法是自学辅导法。

严元章 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又这样说,主体论——孔子推崇人道,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照顾,师生关系是柔性的师生兼顾。董仲舒高谈天道,划清尊卑贵贱界限,发展出刚性上的上尊下卑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以孔子为师,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为教育的客体。学生是求教育者,不是被教育者,是求学者,不是受教者。教师不是施教育者,是助学者,不是教授者,是辅导者。

方法论——在我们的教育遗产中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教育方法,第一位老师孔子早就在教育活动中践行了,比如,启发,善诱、答问、论学等。这种着重辅导的教育方法,正好是方法论对学生主体论的照应。我们应积极倡导辅导的教育方法,废除惩罚,废除体罚,采用言教、物教身教等方式。辅导学生自治,帮助他们成人,辅导学生自学,帮助他们成才。

严元章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又这样说, 教的人,家长也好、师长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人的:学的人,子女也好、学生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于人的。教的人既不可以强迫学的人盲从;也不可以盲动。正确的方法,在学校是教师辅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这便是让学生自治。前面材料里,我们说过,道德教育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性,以辅导学生自治为道德活动的中心,落实到学校生活的全面。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把学生自治,全面落实到学校生活?自治辅导可能可能做出来的成绩是什么?简单一句话,便是可能达到前面教育宗旨的首要任务成人——养成道德的人。道德的人的基本品质,也是最高品质,就是自治,也就是自律。只有能够自治自律的人,才实在是道德的人;才能够成为守正不阿的正人。长期以来,缺德的人那么多,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在教育方面的诸多失误,当然难辞其咎。在教育方法上,学生自小到大,老是在被治的状态中,惟命是从——在家在校,从父从师,从来从去。基本上没有多大机会,去学习自己管自己;很少得到长辈的辅导,去自己管自己。这样的学生,除了少数能够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多数都是依赖成性易于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难得自治自律。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握学生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合作、辅导式阅读,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才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语文阅读教学。只要持之以恒,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景必将春光无限。

参考文献

[1] 吴非 .《不跪着教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0

[2] 魏书生. 《好学生 好学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

[3] 王榮生.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4] 严元章.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4

[5]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选》.

[6]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夏丐尊译. 《爱的教育》.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9

[7] 赵祥麟 王承续编译. 《杜威教育名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欢
阅读文本生活体验合作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小学思品教学要与儿童身心体悟相融合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9:18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19:44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