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飞 孙秀英 韩金燕 王可 丁胜高
【摘要】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类专业通识课程《行业文化》课程为例,从设计理念、思路、课程内容分配和考核评价上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为高职院校通信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文化 人文教育 通信类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74-01
一、引言
行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行业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具有凝聚力的行业文化,不仅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行业管理的核心和灵魂。高职教育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高职人文教育应注重高职教育自身特点,融入行业文化, 根植于行业文化, 将行业文化渗透、融合于人文教育,并切实探寻行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接口和路径。
高职人文教育与行业文化都是以对人的培养与关注,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两者存在一致性,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二、通信行业文化通识课程
通信行业又称电信业或者通讯业,是通常所说的技术产业(IT)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社会数字化的浪潮下,中国的电信行业将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行业中看到通信的影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通信产业也日趋蓬勃。
通信行业有四个明显特征:通信行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通信行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通信行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通信行业是高风险性行业。
通讯行业四大核心技术:交换技术、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行业需求,核心思想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知识实用的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
《行业文化》课程是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该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与活动,使学习者在认知层面能够知晓、在情感层面能够评价、在觀念层面能够理解、在实践方面能够应用,在与专业教学的相互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今后的职业与生活。
2.1设计理念
结合行业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以活动为载体,借助于互联网的交流与多媒体的支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领域课程。
2.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让课程同职业和生活相关;把课堂变成充满情趣的殿堂;以互动的教学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更加注重人格养成与培育;寓"道"于"业",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通信行业发展历程、通信行业规范、通信行业知名企业文化,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意识。
2.3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2.4 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评价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40%,由考勤(30%)、提问(20%)、作业(50%)组成,其中作业为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的诸如搜集素材、整理、总结等的作业。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由教师布置综合练习或作业,采用团队合作完成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
三、结束语
行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它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利于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迁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突显高职校园文化特色。行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充足的养料,是高职院校特色之源,它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使行业发展更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安宇.职业人文素养综合课程--行业文化[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8,04:76-77
[3]陈定樑.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11,0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