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霞
【摘要】反思是教学智慧结果的催产婆,反思是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养之一,教师会在反思中飞速成长,作者用教学和生活中的四个案例来证明了"反思"是教育者教学育人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反思 教学智慧 催产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53-03
《重建师生关系》中史金霞老师这样说,生活之中,需要不时地停下来,反躬自问,无论成败都是自己的老师。反省,检视,叩问,否定自己,这是人成熟的一种标志。
《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
《玫瑰与教育》中窦桂梅这样说,内省言行、反思超越,是教师专业素养获得提升的内在保证。教师的言行,最终将内化为学术的性格。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
《做最好的教师》中李镇西这样说, "勤于写作"写什么?一是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都可以以随感、格言的形式记下来。二是教育笔记: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等等。
赵祥麟、王承绪在《杜威教育名篇》中这样说,所谓思维或反省,就是识别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某种思维因素,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反思是教学智慧结果的催产婆,反思是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养之一,教师会在反思中飞速成长,下面的五个案例足以证明反思是教育者教书育人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 反思课堂
案例:《祭十二郎文》的内容简单,给学生字字落实的去翻译,学生一定昏昏欲睡,于是授课前我进行了这样设计:①学生各种类型的读②教师逐段进行个别知识点的点拨③学生交流读文章的感受④做习题。这节课下来,我感觉后半堂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不主动。下节课是另一个班的重复内容课,利用课间时间,我对上节课的设计做了调整:三行的学生来进行此起彼伏读;读完一段后,由另三行的同学争先恐后提问;由剩下的三行同学应对翻译;解决不了的由我来点拨。10分钟的紧迫调整后,上课了,我踏进另一个班的讲台,宣布了今天上课的程序,孩子们跃跃欲试,这节课相当成功,我没有像上节课那样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学得也很愉悦,完全没有上一个班课上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倦怠。
反思:《祭十二郎文》的授课,使我想到了史金霞老师的《重建师生关系》的话,多看书,而且一定要学以致用。知识和方法要有意识地用,而且要懂得因地制宜。同时想到《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对学生的一个调查: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结果:①每篇课文的教学方法、程序一样,课堂沉闷乏味。②教师讲得太多,"满堂灌"。③照本宣科,一味转述"教参"。④语文知识体系不清⑤不会自读现代文。李镇西老师对②的评析是: 应该说,教师精辟的点拨或点睛式讲授,学生还是欢迎的。他们反对的是空洞乏反复强调的填鸭式满堂灌。退一万步说,即使老師讲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真理,也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反刍、回味、思考、消化、讨论、质疑。因此,如果联系前面所说的学生希望课堂上能够"师生共同研讨",那么,我们透过学生"教师讲得太多"的埋怨,听到的学生要求参与语文教学的呼声。让学生真实进入课堂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反思生活
案例一、 2014年2月24日,我在推门进班的一刹那,眼前一亮,心也跟着一亮:郭旭理发了!蓄着很厚很长的头发有大兵味道的男孩子郭旭居然理发了。而且理成了我一直建议学生的小平头儿,因为理发问题我曾经面对面与他做过几次思想工作的大男孩,终于敞开了心门。我心里一片喜悦……早自习的一幕明晰的呈现在眼前。
晨读自习还剩5分钟时,按旧例,由一位学生朗诵一首拿手的诗。今天朗诵诗的是郭旭。见他向讲台走来,我心一沉,满头厚重的头发还没理,当班主任的我面对这样一个开始懂得打扮又追星的大男孩,甭说,还真有点儿发愁。但我不动声色,把讲台让给他,并示意他开始。他诵读的是老杜的《登岳阳楼》,读的不怎么顿挫,但,我能感受到他全力去准备了,学生们应该也能感受到他的努力。我既吃惊又喜悦,在他朗诵的过程中我的啧啧声不断。学生们也在我的带动下鼓起掌。能诵读到这种程度,对于一个不爱学语文的孩子尤其语文底子很薄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我再次鼓掌,又由衷地赞美了一番,并顺势提了一点儿朗诵建议:注意顿挫,还可适当的加些手势。我提议他再诵读一遍……当然,他读得更好了,掌声,一片;泪水,蓄满双眼……
郭旭,厚重的头发理成了小平头儿,标准的小平头儿!在推开班门的一刹那,我眼前一亮。把欣赏的眼光投向他,我看见,郭旭对我腼腆的笑了……
反思:《重建师生关系》中史金霞这样说,简单粗暴的态度,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弥久不愈的伤害;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个孩子的细微心理的洞察和体贴,所给孩子带来的帮助慰藉,往往胜过对他所有的宠爱与袒护。
《人性的弱点》中戴尔·卡耐基这样说一个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100次中有99次不会自责。心理学家席勒说"我们总是渴望赞扬,同样我们也害怕指责。"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做错了事的人只知道责怪别人,绝不会责怪自己。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如施瓦博所说"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多用鼓励是错误更容易改正。
案例二、2014年2月20日,晨读的铃声已响过五分钟了,班里还有一个位子空着,夏立,又是他,新学期刚开始他已迟到过两次了,我叮嘱过他下次再迟到就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写检查,说说为什么总迟到……20分钟过去了,他还没来,我有些恼怒;正准备给家长打电话问问是什么情况,他,夏立喊了声"报告"。我强压怒火,让他进来问明迟到原因--又起迟了(前两次迟到都是这个原因)。事不过三啊!于是我宣布让他当众检讨不该迟到,因为我在他第二次迟到后,我是这么面对面和他约定的啊。但我没想到,他把脖子一扭,头一甩,不屑而愤怒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最终居然旁若无人地坐定了。我愕然,几秒钟后,我意识到我的失色,我在心里呼唤自己,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早读课再说。
反思:下了早读课,我回到办公室,心情有些沉重,临上课前我又到班里转了一遭,发现他情绪已稳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和一个学生正常的交流,我悄悄地走出了教室……走出了教学楼,放眼操场,远处有一颗泄了气的的皮球孤独的瘫坐在那里……想起《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我越来越信服这种观点: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还好,在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我及时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方法,希望没有给我的学生造成很大伤害。我迅速返回,等待着下课,我要向我的学生道歉--因我处理问题的粗暴的态度,我要好好和他谈谈……时至今天,我的学生夏立,再没有迟到过……
案例三、2014年3月18日,我正在教室批改作文,我班的体育委员站在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进来,一脸犹豫之色地望着我,我清楚,他有话跟我说。我跟他出去,他还是迟疑,但最终告诉我"朱静在上物理课时耍手机"。这几天学校关于手机问题正查得紧,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进学校(如有此违纪现象将扣除班级量化分20分)。从高一到高二以来我班这方面违纪现象很少,因为我一直苦口婆心跟学生交流耍手机的害处。朱静,开学来仅有的一次耍手机违纪的就有他的一次,而且他向我保证再也不耍了,这次又是他。唉,在这紧要关头,将扣除班级量化分"20分",我必须迅速制止,我有些火,有些急。体委见我脸色有些变化(我能意识到自己的脸一下热了),他顺势说"他就在班,也许现在还在玩儿"。愠怒下,我二话没说,径直奔向班中,心里想着:"我要当场捉赃,杀一儆百"。班门开着,我走进去,学生们意识到我身上的火药味,一片寂静……我站在朱静跟前,强装镇静,跟他索要手机,他不给。我一翻腕子握住了他的腕子,但我没很用力,他抖了一下被我握住的手腕子,我没松手……僵持、沉寂,我和朱静的眼光对峙--他的眼光有些凌乱、躲闪着我威逼的眼光……僵持、沉寂足够二分钟……,我心里盘算:我争不过他,他已经长成了男人。我们的眼光又相碰,我分明读到了怨恨……我立刻感觉了自己的鲁莽。我轻轻地放开了他的手。示意他回到座位上。此刻上课的铃声响了,我沉重的往教室外走,教室一片寂静……一堂数学课。
反思:我告诉自己,要好好想一想前因后果。
①、我发怒了。当代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怒是教师的大忌。
②、为了班级量化分,我当时有当场制服他,让他俯首帖耳的想法。如果不是他的强壮,也许现在我已缴械了手机。我做了些什么,我的用意应该是让学生不再犯耍手机的错误,而现在呢,他怨恨我在学生跟前没给他留面子;而我也不是想在学生跟前逞威吗?想到这里,我羞惭…… 想起了史金霞老师《重建师生关系》里曾有这样的犀利深刻地自我剖析,晚上回到家又搬开书反复研读了很久:严格要求完成作业时,我采取了一点小小的威胁;发现有人没完成却不肯当面承认时,我坚决维护了自己一言九鼎的形象。这些时候,我都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比如,在课上80多个人面前,要没有完成的同学站出来承认,且不说没有,真的有,他站出来难道不需要莫大的勇气吗?他的自尊不也受到伤害了吗?而这些我都没有考虑。即使第二天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平心而论,也确实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因为,我教两个班,另一个是普通班,普通班确实有人没有完成,我就理直气壮地让他们上了一节自习课而第二天没有任何歉意反倒是十分"解恨"又十分"骄傲"地拿着全部收齐的作业继续上课了!如今回想,我才认识到,不管某些外在的形式上我采取了多么和善的方式,保持了多么平等的姿态,在我骨子里依然居高临下,内心深处的主宰意识依然十分强烈。表面上的装潢,无非为了达到最终"我把你们制服了"的目的而已。真正的平等和尊重,其实是残缺的。
史金霞老师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在求索……
③、想一想,我当时可以怎样做,才更好呢?身教后,引导他自治。
严元章 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这样说 ,把教学方式分为三部分:一是言教,二是物教,三是身教。借重言教的时候,必须避免流于教训,苦口婆心,合情合理。因为教师的管教,千言万语,一定要归结到:符合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方法的辅导性。身教后,引导他自治。我坚决主张师生易位,肯定教师必须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而退居于客体的地位。教的人,家长也好、师长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人的:学的人,子女也好、学生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于人的。教的人既不可以强迫学的人盲从;也不可以盲动。正确的方法,在学校是教师辅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这便是让学生自治。
今后多少年内的学生自治,要靠学校自己从头做起了。耐心细致地去帮助学生推行自治,迟早一定收到效果。
案例四、3月29日在大同市二职中举行的"大同市名师培养活动《书香人生第一季》读书沙龙活动"颁奖活动中我得到了大同市名师培养计划"破茧阶段优秀学员"的奖杯(80名学员中共五位获奖者)看着这个奖杯,自己有付出的喜悦,更多的却是沉重的压力,新的行程已开始。学生见证了我争分夺秒地努力的时光。我一个并不优秀的人,如何靠努力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于是我有一个想法,把这个奖杯拿给学生看,我的用意有两个:其一、让学生们像我的家人一样分享我(他们的班主任的快乐)其二、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努力就会得到收获。他们的班主任不就是通过努力,被认可的吗?孩子们会理解我的深深用意吗?
3月31日早晨班会课,班委李福元将要主持的班会主题是"优秀是一种习惯"。我怀着不太宁静的心情来到班门口,还没上课,门前却着实的静,推开"321班"班门,我扫了一眼班里的孩子们,学生们直勾勾地看着我,不,应该说在看讲台的前面。我沿着孩子们的目光往前寻去往,我吃了一惊,具体说是吓了一跳,黑板残破的裸露着它的肠肚,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失态,但我迅速的调节了自己的状态。我很平静地说:"我能知道是谁打烂了黑板吗?"朱靜低着头,但却是毫不迟疑地站立起来。我示意他坐下,之后说先开班会吧。班里紧张的气氛一下缓和了。接着,我说:"我想让我的学生们像我的家人一样和我分享我的收获"。我又说了以上我拿奖杯给学生看的两个用意,孩子们很激动,热烈地鼓掌……
班会开始,我站在了讲台下,我的心还是比较沉重的……我用眼的余光感受到了打烂黑板的朱静的心情的沉重,他一直低着头……
此刻主持人让学生们列举生活中的优秀习惯,孩子们列了很多:吃口耐劳、帮助别人、拾金不昧、谦逊、乐于助人、每天进步一点、持之以恒、每天不迟到……我很感动,其实,孩子们懂得很多!我接着学生们的话茬说"勇于承担,也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例如朱静!"教室里一片沉静,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朱静猛地抬起头,一种仓皇、一种感激、一种羞愧……很多种感情汇聚在他的脸上,他站起来,有些语无伦次地说,"我赔。"尽管声音低低地,但教室再次想起了持续的掌声……这一幕令我难忘,而三年前的一幕却也让我难忘,同样地是学生打烂黑板,我的行动却很鲁莽,虽然,后来学生家长亲自安装了打脆的黑板,但学生对我的当面训斥是否真服呢?如今,他已进了大学,仍和我通信,但我对他总有一些歉意……
反思:丹.柏秉斯基著 邓鑫译.在《团队正能量:带队伍就是带人心》这本书中这样说,不要对所有的错误都提出批评。对小的错误,可以給出警告,但警告之后要进行交谈。能够阻止我们的不同恐惧有数百种,但至少有五种恐惧是最普遍的,而且,假如我们知道如何使这五种恐惧的影响最小化,那么,我们就能把创造欣欣向荣环境的可能性最大化。1、对批评的恐惧。2、对失败的恐惧。3、对拒绝的恐惧。4、对的不到自己像食物的恐惧。5、对失去自己所拥有事物的恐惧。让我们为人师者,能消除学生的这些恐惧,健康成长。
俞敏洪说,只有有正面能量的人才能让大家跟着你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正能量。让我们的集体中的每一员都有正能量。
主题班会"优秀是一种习惯"结束了,我今后一定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也是一种优秀的习惯。
总之,"反思"成为教师生活的习惯,教学效果会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 史金霞 .《重建师生关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10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13:4重印)
[3] 窦桂梅. 《玫瑰与教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4] 严元章.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4
[5] 李镇西. 《做最好的教师》.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6] 戴尔·卡耐基. 赵娜译. 《人性的弱点》. 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6
[7] 赵祥麟 王承续编译. 《杜威教育名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