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立德树人与立教圆梦”的口号,希望高校教师严于律己,以“智”育人,以“德”感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重在阐明高校教师须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立德”,才能身为表率,感化学生;高校教师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问涵养与教学“智慧”才能“立教”,才能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关键词:立德;立教;育英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269-02
当前,受外在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教师按捺不住清贫的科研生活,不遵守行业规范,出现了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在教学上,有的教师不顾教学质量,敷衍了事;在学术上,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抄袭剽窃时有发生。针对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高校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立德树人与立教圆梦”的口号,希望高校教师严于律己,以“智”育人,以“德”感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那么,如何“立德”?如何“立教”呢?本文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1]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这句话道出“大师”之于大学的重要性。那么,何谓“大师”?大师者,须有崇高的师德理想、迷人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富有社会责任感。大学里,不可能每个教师都成为“大师”,但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向“大师”看齐。
“大师”不是短时间造就的。向“大师”看齐,首先须“立德”,唯有“立德”才能“树人”,唯有“立德”才能身为表率,感化英才,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那么,如何“立德”呢?首先得理解“德”字的内涵。有的论者认为,“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这是狭义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它把教师应遵循的“德”局限在职业活动领域。但问题是,有些教师遵循职业道德却违反了某些公共道德。难道他们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吗?答案是否定的。因而,教师“立德”的“德”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作为社会公民必须遵循的社会公共道德;第二,是作为新时期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关于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及意见,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等。
这些法规条例及意见成为规范教师道德行为的依据。但这些毕竟都是外在于教师自身的“他律”,要真正意义上“立德”,还得靠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规范、自我提升——这是教师道德品质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所谓知,即认知。青年教师从踏上讲台,走上教师岗位这一刻起,就应该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要学高为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种特殊性认知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本职业的情感投入。所谓情,即情感。作为教师,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投入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到最后,整个生命情感都融入教学当中,把教书育人當成一种享受。所谓意,即意志。教师是常人,也有常人的缺点。但贵为教师,必须克服自身的狭隘无知,庸俗自利,养成坚强的师德意志。所谓行,即践行。作为教师,要“三省其身”,遵循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和研究道德规范,把教书育人当成一种事业,当成一种理想。当教师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层次时,他的思想境界将得到提高,他的人格将得到完善。一个思想境界高远、人格高尚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时,就是一种榜样,一种力量,“树人”自然事半功倍。如史学大师陈寅恪不仅在行事风格上强调“独立之人格、思想之自由”,而且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46年,他身体羸弱、疾病缠身,又双目失明,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劝他可以边休息边搞研究,暂时不对学生开课。陈寅恪却说“我是教书匠,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呢?我要开课,至于个人研究,那是次要的事情。我每个月薪水不少,怎么能光拿钱不干活?”。据记载,除了1932年到庐山为父亲陈三立“祝寿一次”外,从1931年到1940年这10年期间,他未请一次假。这种严于律己,身先垂范的为师精神自然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2]。
二
如果说上述的“立德”是教师“树人”的前提,那么“立教”就是教师事业的基础,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的桥梁。那么,如何“立教”呢?除了以师德为本之外,“立教”还得讲究“智”的因素。
这里的“智”首先是指教师的学识与涵养。高校是知识的殿堂,而高校教师是知识殿堂的主人,这意味着高校教师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与深厚的学问涵养。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教师要想自己的“知识学问方塘”常保持“清澈”,唯有自己不断注入“活水”。而这“活水”就是教师不断学习与钻研获得的知识学问。《论语》中也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要想“诲人不倦”,先得“学而不厌”。但是,现在高校里一些教师并非潜心钻研,“学而不厌”。他们甘愿当知识的搬运工,下载别人的课件,抄袭别人的成果,充当留声机和传声筒。这种不以自身钻研为基础而得到的上课知识必然缺乏原创性与开拓性,必然在传授的过程中干瘪无味,因为它没有融入教师主动的认知和情感。胡适曾严厉对学生罗尔纲说过:“我近年教人,只有一句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说三分话。治史者可以做大胆的假设,然而决不可做无根据的概论也。”[4]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2],在学问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像胡适、陈寅恪这样治学严谨,真心做学问的“大师”应该成为我们高校教师群体敬仰和学习的对象。
“智”的第二个层次是指教书育人的“智慧”。众所周知,作为授业者,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领域的专家,还应该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学能手。拥有教育“智慧”的高校教师首先须有“知己知彼”的洞察力。“知己”就是深刻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性情、学识、专业研究的主攻方向,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有的教师讲课亲切自然、娓娓而谈,可以形成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讲课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可以形成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讲课情绪饱满、扣人心弦,可以形成慷慨激昂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讲课环环相扣、论证严密,可以形成严谨说理的教学风格。所谓“知彼”,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现在大学生是90后的大学生,他們的身心特点与80后大学生有差异。作为高校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专业方向进行授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另外,拥有教育“智慧”的高校教师需有“分析与整合”的能力。所谓“分析与整合”的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很好地分析课程培养目标,确立好课堂教学的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能够活用教材,活用多媒体平台,整合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电子网络资源与纸质图书资源,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攀登学科知识的高峰。
三
以上我们分别探讨了“立德”与“立教”应该注意的问题。其实,“立德”与“立教”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是密切关联的两方面,缺一不可。“立德”是为师之本,无“德”之师纵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充其量只是“学术痞子”、“知识流氓”,甚至可能成为罪恶的帮凶。君不见,现在有的高校教师头顶“博士”头衔,却为了显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数据掺假;有的高校教师急功近利,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而不知悔改;有的高校教师以“博导”身份自居,忙于各种讲座,无心于科研;有的高校教师为了经济利益,为权贵“诠释”各种讲话或理论而不知疲倦,等等。究其原因,是这些人没有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他们在私欲的冲击下溃退、投降了。他们失去了为师的本钱,丧失了培育英才的资格,因为“德”之不存,何言师道?师道不存,何言“树人”!
然而,仅仅“立德”而不“立教”,亦不能称之为良师。韩愈的《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以德修身,故而可以向学生“传道”。但是,“授业”与“解惑”亦是为师本职,不传授知识与技能,不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光是以“德”感化学生还是不够的。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楷模,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清廉耿直的海瑞、无私奉献的雷锋,等等。但是,他们只是道德层面的引领者和模范者,而不是教师的楷模。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楷模是融“立德”与“立教”于一身的,而且“立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脱离“立教”——钻研学问,教书育人,而大谈教育理想,是不切实际的。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也不是空谈育人。他的育人建立在两个方面的基础上。第一方面,是不断地钻研学问,丰富自己的学识,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正因为十五岁就“志于学”才有后来“立教”的基础。第二方面,他把育人融入平常的教学细节中,如在学习态度方面,他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在学习方法上,他告诉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3];在自我修养方面,他告诉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见,“立教”育人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感化的过程,知识学习与道德熏陶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由上可见,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能只谈“立德”,而不注重“立教”,也不能只顾“立教”,而不重视“立德”。“立德”与“立教”是一体两面的,辩证统一的,这是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规定的。
参考文献:
[1]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2]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M].上海:三联书店,2012.
收稿日期:2014-10-19
作者简介:蔡秋培(1978-),男,广东湛江人,硕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学法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