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以个体道德修身为本,以治国平天下为末,两者相互促进,体现了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同时,强调治世自修身始,为人们提供了由内及外、由心及物、由己及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这些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圣外王”;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目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277-02
一、内圣外王——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
“内圣外王”思想源远流长,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得到继承和发展,“内圣外王”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和精神实质,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
1.“内圣外王”的源流及含义
“内圣外王”思想最早出自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虽“内圣外王”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内圣外王”思想与孔子儒家思想相通,如孔子說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是内圣外王的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的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继先秦以来,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宋朝以后,随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逐渐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关于“内圣外王”的含义,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冯友兰“内圣就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所以哲学讲到底即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1]”梁启超“‘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2]”在这些表述中,“内圣外王”的含义大致相同:内圣外王”中的“内圣”是主体心性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道德、伦理和知识的修养达到“圣人”的理想人格境界,探讨的是育人的“成己”之学;“外王”则强调的是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教人处世、交往,实现政治理想,涉及的是使人们懂得如何服务于社会,探讨的是治世的“成物”思想。“内圣外王”思想明确指出了理想人格的实现要以“修身”“成己”为本,强调“修身”是关键环节和根本点所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式和途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向外扩充和外在使命。
2.“内圣外王”的目标定位
“内圣外王”思想的理想目标是要使人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了治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又要以治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思想在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实现了两种价值的和谐定位,明确指出了只有先解决好个体发展问题的本,才能好解决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之末的思想,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内圣外王”思想强调人的发展是根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我们以往所提倡的社会理想往往把社会当作一个独立的实体和人的发展相脱离,忽视了人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因目标内容设置的理想化,以及目标实现路径的偏移,使得最后的教育效果往往偏离初衷,成效甚微。“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是自古就对人们思想造成很大影响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借鉴其中的精髓,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提升教育效率。
二、“内圣外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维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共同的价值理念,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制约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4]。一个准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对实现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内圣外王”思想中的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和谐定位,以及提出的可操作性的实现目标的模式,为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应借鉴“内圣外王”以个体修身为本的思想,确立人的本体价值,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理性归宿。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明确提出了人的修身为本的思想,孟子曾经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标定位中人“成物”和工具性的一面被提高了,过分强调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牺牲,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让道,而没有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两者发展的最大程度优化方面去考虑人的发展问题,“成己”和价值性的一面被遗忘了,人们并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同自身息息相关,效果甚微。因此,从“内圣外王”中以个人“修身”的“成己”说为基础的观点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在宣传上及实践中都应将个人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目标,依靠每个个体素质能力的充分发展来实现目标。要走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离天高,离地远”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本,从人的多层次需要出发,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目标的定位中结合起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促进人们理想信念的确立和社会的发展。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例,我们应该善于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当前目标和最终目标、工具性目标和价值性目标有机的辩证的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宣传,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改变“见物不见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宣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然都能得到提高,人们才能对“共产主义”与自己“不相关”的误区中走出来,从自己“自由而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角度,从关心“个人”的角度来关心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认为它与自己密切相关,从而会增强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4]。
启示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应借鉴“内圣外王”先修身而后治世的观点,必须把握住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性价值。内圣外王的思想揭示了修己治世的道路,告诉我们修己也有其功利目标,“成己”也须“成物”,这种思想中不仅强调注重完善理想人格的本体价值,而且提出了要为社会及国家服务的工具性价值,指出了工具价值也应是其教育的目的。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既要看到其培养人民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本体价值,也要看到其建设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用,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不可偏颇其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促进公民和社会齐头并进的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建立在全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的基础上,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加强个体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必须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同样也不能忽略其目标的工具性价值,否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进反退。例如有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倾向表示担忧,认为既缺乏中国特色,又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价值的实现也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个体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也是每个公民的指责和要求。
启示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应借鉴“内圣外王”由内及外、由心及物的行为模式,必须注重在实现机制上,具有可操作性。内圣外王强调治世自修身始,由“成己”到“成事”,这条先内圣而后外王的道路,既以“修身”为本,又不忘把“修身”纳入国家大一统的要求之中,实现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为人们提供了由内及外、由心及物、由己及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实现“内圣外王”理想在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明了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具有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5]。《大学》中阐述的内圣外王的实现道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为人们建立了一个以道德内修为本,以治国平天下为末的道德——政治实践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并建立了先本后末,先内后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历代真儒,自先秦孔孟荀至漢唐的董仲舒、韩愈,从宋明的二程、朱熹、王阳明、刘宗周到清代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近代的谭嗣同、康有为、曾国藩,都是十分虔诚的按照这一目标模式去从事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的,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标的定位应遵循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德行的完善和政治事功为最高价值的目标体系,遵循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及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模式。例如在不同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目标模式,在革命战争年代,目标模式是毛泽东为陕北工学的题词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目标模式是关于“两有”的表述为代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7]。而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鲍霁.冯友兰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2
[2]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
[3]龙斯钊.内圣外王——礼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4]雷骥.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G]//.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3.
[5]李潜明,卜松林.传统儒家教化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社科纵横,2006(6).
[6]龙斯钊.内圣外王——礼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7]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
收稿日期:2014-09-28
作者简介:向玲(1986-),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