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2014-12-26 22:32林晓琴
新课程·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情境

摘 要:当前学生对有板有眼的思想品德理论说教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死气沉沉,针对这样的情况,一线教师应该拿什么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呢?通过联系教学实践经验,摒弃了传统的在学生身上找原因的路线,以审视教师的角度优化筛选了几种吸引学生,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情境;问题启发;自主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广大一线思想品德教师也摸索出许多有效吸引学生的高效课堂方案,可谓百家聚集,见仁见智。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怎样的手段来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育实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优化与筛选,分享如下。

一、提升自身素养,打造风趣课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常来说,教师自身能够吸引学生的有两方面:一是自身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教师的职业生命线,教师只有自身业务素质过硬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另外,师德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魅力。二是幽默风趣。趣味是牵引学生探索的驱动剂,幽默风趣是我们能将板眼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比如,我们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如果我们拿出师长的身份搞一次规规矩矩的说教,那学生肯定上得没意思,于是我就编了一个快板式顺口溜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互动参与度:你也迷,我也迷,网络是不是好东西?可娱乐,可学习,沉湎游戏伤身体;有资料,有信息,各种知识都备齐……这样的快板书,一下就能激活学生认知的热情,唤起他们的学习需求,效果远比拉着脸进行说教要好得多。

二、善于设置情境,引导对比认知

设置情境是引导学生探索认知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对应的情境,然后将学生置身情境中,让他们站在对应的角色和立场考虑问题。比如,笔者在教学《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时,就通过大家比较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出我们在社会、学校和家里由于身份角色不同责任也相应变化:作为小辈我们在家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校规是我们的责任;在社会上规矩守法是我们的责任……为了巩固学生的认知效果,我们可以设置对比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和总结:小李随便跑到学校草坪上玩,将新生的小草践踏得东倒西歪;小王积极打扫教室,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花草浇水……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对比,学生切实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对谁负责,怎样负责,认识到我们只有负好自己的责任,才能创建美好生活。

三、巧设问题启迪,指导分析探究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索的钥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先摸清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进而设置有针对性、有梯度的能够牵引学生去发现、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这样才能完善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比如,在引导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笔者就设置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1)先出示“人口与森林变化示意图”提问:该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出大家对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性的认识)(2)有人认为人是劳动者,人越多创造越多的财富对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人口、环境与经济问题的发展关系)(3)我国存在怎样严峻的环境及人口问题现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让大家在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设置问题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有效吸引学生拾级而上,攀登知识的高峰,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联系社会热点,内化知识迁移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如果教师采用硬灌输的方式,不但得不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但如果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引进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设置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兴趣,还能驱动他们“小试牛刀”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知识内化和迁移。例如,我在学习《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便抓住“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这一热点材料:去年7月19日,郭××用电子邮箱发送了一封邮件,8月11日从朋友那儿得知,自己发送的邮件被百度在网上公开了。学生听完材料后议论纷纷,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我因势利导,接着问:(1)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2)如果你是郭××,你会怎么做?(3)你会主动做出哪些事情让他们尊重你的隐私权?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教师进行适时穿针引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隐私权、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及如何维护自己与他人的隐私权。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堂链接社会热点内容,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探讨社会热点中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设置开放教学,鼓励发散思维

教学活动不是死板单一的,每天都以一个模式重复,而是应针对思想品德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比如,针对大家有意见分歧的问题,我就通过辩论式教学来让学生自主实践和辩驳,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认知和学习。例如,在教完《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时,我让学生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我们吃不愁、穿不愁,是不是还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为辩论主题,让学生在正方持: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反方持: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让双方开展辩论,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上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些看法与做法。概括地讲,课堂是师生活动的过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课堂,课堂效率不高,我们不能只从学生身上找问题,我们要敢于剖析自己,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唯有如此才能激活课堂,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张淑梅.思想品德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1(05).

作者简介:林晓琴,女,1976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万安中学,研究方向: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