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澜
【摘 要】初中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教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政治现象,学会运用时政来理解分析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和探究创新精神。
【关键词】时政;初中政治;思品教学;课堂运用
一、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1)加强初中时政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初中政治课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传统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满堂灌,使学生兴趣索然,机械记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新课程标准以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加强初中时政教学是顺应中考命题趋势的需要。近年来各省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时代气息浓厚,紧密联系国家重大举措,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近一年来的时政作为命题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能否及时正确地进行时政教学,是优异成绩的保证。
二、时政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各地的不同情况,时政教学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下问题。
(1)某些教师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学观念落后,照本宣科,完全没有时政教学的观念。
(2)某些教师只是为了应付中考临阵磨枪,在中考前两三个月重点突击,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3)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时政教学的观念意识,但是只是将时事简单总结后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流于形式,且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效果甚微。
(4)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触不到各种媒体,对很多国家大事根本不了解。
三、时政教育的实施
时政教学既然势在必行,那如何取得好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1.时政材料的选取
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日新月异,时政材料多而且杂。选择太多,必然增加学生负担,选择太少又无法适应课程需要,无法应对中考的要求。如何选择成为一个难题,时政资料的选取摆在每一个政治教师面前,这是时政教学的前提。我认为在选取时政材料时应把握四项原则:
(1)密切关注国家重要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和活动。因为国家重要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国家大政方针,尤其是直接体现教材中重点讲解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新闻时事。
(2)密切关注重要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重要会议主要有每年年初召开的两会、秋季召开的党代会、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技奖励大会等。
(3)密切关注我国各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件。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
(4)密切关注有重大社会反响尤其是和青少年有直接联系的热点事件。例如,醉驾入刑、校车安全等热点,不但社会影响很大,而且和教材理论紧密相关。
(5)密切关注国际重大事件,尤其是和中国有一定联系,对中国有一定影响的事件。
2.时政教学的实现形式探索
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选准了时事材料,这只是具备了实施时事教学的前提。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开动脑筋,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时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经常采用的时政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任命时政观察员、时政分析员。在班级中选出走读生担任时事观察员,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把每天的重大新闻利用政治课的五分钟时间进行播报,让学生担任分析员,对时政进行分析。
(2)订阅时事方面的一些报纸、刊物,在班级设置读报栏、剪报、手抄报,开辟时政园地。如《时事政治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时政专刊》,这类报纸往往一周或者一个月会对时政进行归纳总结,是政治老师的得力助手。剪报或者手抄报,既布置了教室,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时政的学习,一箭双雕。
(3)充分利用清晨校园广播,进行重要新闻的播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播音能力,又可熟悉时政,巩固课本基本理论和观点。
(4)利用时事导入新课,讲解课本重要理论和观点。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课堂导入是很重要的环节,而通过新闻时政导入,既新颖,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讲解重要观点和理论时,往往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这是借助时事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时事辩论会。每学期课可针对热点时政进行辩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强化了课本观点。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探究式学习。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去解决问题,激起他们胸怀天下、承担责任的意识,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
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思想品德教学和时事教学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实践证明,时代感强,形式灵活多样的时政教学,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