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是有效性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从适应新课程标准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了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提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的四点可行性做法,对进一步推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变化;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
一、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1.课程性质定位更加具体和科学
新课标中对历史课程的性质由实验稿的“必修课”定位为四个特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更为具体、科学,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注重历史与现实、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基本理念人性化,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倡导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课程设计思路以“点—线”突出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新课标将每一单元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板块与其他内容并列呈现,不再置于单元的最后部分,使历史教材更符合编年史特色,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4.课程目标弱化了学习的主题,凸显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新课标明确了历史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三维目标”的表述更加全面,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突出了历史的思维、研究、表述等方法。
从以上历史新课标的变化不难看出,初中历史的课标内容更具基础性,对学生学习的难度在降低,但课程目标要求在全面提高,对教师实施有效性教学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1.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为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有教材、胸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历史的教材编排并没有规律性,知识点比较模糊和零散。教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悉历史教材的编排体系,整合教材,为了使知识系统化,要理清历史各部分发展的线索,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通过对比、梳理把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用图表或框架清晰地表现出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与整合,是落实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教材内容熟悉于心就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再根据学情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活动,选择运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上去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
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神奇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常用的方法有倾注关爱之情、以疑激趣、创设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等。二要训练学习方法,要建立学习小组,训练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师生、生生有组织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参与式教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关键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重大事件准备史料让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史料、历史地图的方法,训练学生分析因果、动机与后果等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锻炼学生表述历史的方法。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教会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坚决避免死记硬背。
有效性教学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考试指挥棒的引领下,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以最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历史科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杨精英,浅析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2012(08).
作者简介:卢生文,男,1975年9月出生,大专,就职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学,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