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振亭
摘 要 对于初中语文的复习辅导,应将日常教学和考前的复习辅导结合在一起,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复习再加上考前的总结性复习,这才是复习辅导的最好途径。另外,在复习辅导时,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复习课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77-02
新一轮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就目前的初中语文复习课,虽然打破了原来的大容量题海练兵式复习,也摒弃过去消极松散放羊式的管理,但在语文复习中,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做到“温故知新”,我觉得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注重选择复习的内容
语文复习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复习材料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复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复习效率的高低,首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复习目标和选择不同的复习任务。针对一本教材,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系统整理。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要求,既要考虑到选材的典型性,又要考虑到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其次,要注重复习重心,许多教师把复习重心放在了知识的识记和基础字词积累,其实阅读和写作才是检验区分学生语文水平之根本所在,在阅读复习方面,要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或规律。
三、把握重点进行复习
1.复习课本,梳理知识,落实基础
受时间限制,复习内容要扣住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知识梳理,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复习就要把握考试范围,扣紧课本,在有限的时间内,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2.突出重点,注重理解,提高综合能力
复习各类知识时,先明确此类知识要点,让学生心中有数,使他们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考试范围一般包括3个方面。(1)字音、字形、标点、病句、名句积累、综合实践等。(2)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例如,文言文,要求学生能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通假字,了解重点虚词等,复习时就抓住这些内容进行;现代文阅读内容,应抓住重点,进行概括。(3)作文。在进行了众多的作文训练之后,还应教会学生考场作文应对计策。
四、注重复习方法的探究
复习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统一的摸式。老师在复习课上要方法恰当,导向明确,要求具体,学生复习才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虽然语文学习是分阶段、分课时进行的,每个阶段每个课时都要接触一些新知识,而学过的知识则变成了旧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但由于语文教学中的阶段性,使知识之间形成了间隔。为了使新旧知识能相互沟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适宜采取疏通思路,分阶段分步骤复习的方法。
五、强调点和面的结合
这个点包括复习内容的重点,一堂复习课我们复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哪些是重点,这些都要注意。对于重点的知识我们要强化复习,突出复习,不能马虎大意,要仔细的让学生充分复习到位。另外,这个点还包括学生中的重点,优秀生和差生。这两类学生在课堂上是需要老师重点关心和教育的。因此,老师们在进行复习辅导时,要让这些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动起来。特别是后进生,老师们一定要及时检查他们复习的进度和掌握的程度,必要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课后辅导。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复习辅导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符合我们新课改的精神。
六、注重复习过程的调控
语文复习虽然有科学的计划,但在教学活动中教情、学情会因主观的、客观的诸多因素发生变化,与预设的教学计划、教学思路不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的具体变化而灵活选用教法。一是要注重读,读是感悟语言,内化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教材范文自不必说,就是资料中、试题中都有供学生诵读的美文,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培养学生读中悟、读中想的习惯。二是要注重讲,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指导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面向全体的讲解。不必讲的,只字不提;需要讲的,就讲清楚、讲到位。讲解要能拓展出宽度,开掘出深度。三是要注重鼓励,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遵循民主、平等和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由学生掌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