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出发,讨论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及通过“教师进企业,技师进校园”和“成果出校园,作业出教室”的“双进双出”来培养“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双师型;双进双出;教师培养
一、对“双师型”教师的几种认识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努力自我发展,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但到底怎么样才算“双师”,怎么样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呢?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到了今天,“双师型”教师比例已经成为各个职业学校评价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双师型”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在流行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双证”,同时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术资格证就算双师,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这一标准,因为认定起来相对简单。
2.“双能(双素质)”,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3.“双证+双能”,为以上两种观点的综合。
4.“双职称”,同时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
5.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事师(职业指导)。
6.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我认为,既然现在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工作人员,那么作为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保证的“双师型”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就应该是既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又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使学生能够胜任社会工作。所以,第五种观点应该最为恰当。
二、如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由此看来,像现在大部分学校所做的,仅仅让教师参加培训,拿到相应资格证书已经是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了。那怎么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呢?综合自身经历和其他地方、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双进双出”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1.所谓“双进”,就是指“教师进企业,技师进校园”。由于现在学校内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大中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理论知识充沛,但是实际经验不足,由此带来的教学后果就是教学内容空乏与实际脱节,容易造成重理论而轻实际,重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的后果。所以教师必须要知道,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合格的专业人才到底需要怎样的职业素养及知识技能,现在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具体到各个工种,现在的主流产品和工艺分别又是什么。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进到企业中去,实地经历才能了解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很好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欢迎“参观”“学习”的。我们学校一直都与几个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有合作关系,安排教师进企业相对容易。通过几次进企实习,收获还是很大的。
教师进企业,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实习流于形式。仅仅走个过场是得不到任何积极效果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入企业之前,要充分了解企业特点和情况,明确实习目的,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清楚自己要看什么,学什么。
除了教师进企业,还要邀请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进入校园。这可以达到多种目的。首先,可以给教师做一定技术上的指导,毕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才是最前沿最实际的技能。技术人员进入学校给专业教师做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可以切实地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最新技术,增强自身技能。其次,可以帮助我们制订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现在专业课程方面,各学校具有比较大的自主性,各个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各有特点。但是,课程开设最根本的还是要以企业需求为指导,技术人员的加入,会让我们的课程制订更科学、合理。技术人员进入企业,除了邀请形式外,还有一种很经济的途径,那就是学校在进行实习设备的采购时。一般进行大宗的设备采购,厂家都会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这时,教师们就可以抓住机会,与技师们多多交流。
总之,“双进”能很好地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解决好学与用的关系。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大有好处。
2.所谓的“双出”,指的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出校园成为实用技术,学生的实习作业出课堂成为流通产品。如果能做到这点,不仅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与实际相脱离的弊端。
加强高职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密切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鼓励教师多多参与科研,从事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可以优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根本上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专业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实验基地上,对所任课程的实验及实训做到熟练自如,并提倡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出一些专业作品。当然,以上的这些都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曾经去某兄弟学校参观学习过,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们学校的烹饪和服装加工实验室。烹饪作业出实习室就是同学的桌上餐,服装加工成品出教室就是同学身上的校服。这些实习商品的出现虽然和它们专业的特殊性相关,但如果能好好设计,其他专业也能做到。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必须设计好教学、实验,在学生技能、能力基础上设计实训作业。除了考虑学生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到成本、市场需求。如果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合作设计实验。营销的提供市场调查,财会的核算成本、利润,机械、电子等专业提供技术支持……把整个学校作为一个完整的企业来操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就自然成为技师,所谓的“双师”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实了。
以上的这些想法,都只是本人对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点浅显的认识,甚至有些还是非常理想化的,是本人对职业教育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各观点仅作参考,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马海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的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04).
作者简介:何乐红,女,1976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