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源化工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2014-11-17 21:45亓伟格日勒张皓
新课程·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教学手段教学设计

亓伟+格日勒+张皓

摘 要:根据我校能源化工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方法,重点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推进实践教学一体化、层次化、模块化和综合化改革,建立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重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进而提高学生在分析化学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技能。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考核制度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银川能源学院能源化工类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验思想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教学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尽管我校能源化工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有许多实践性课程,但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创新氛围不浓,“知识传授型”固有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我们在实践环节、实践时段和实践内容等设计方面,与生产实际脱节,或者缺少启发性和创新性。仔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企业界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反馈意见都可以发现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对多年来分析化学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总结。

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不足

目前我校能源化工类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涵盖各类分析理论知识,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基本包括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食品分析实验、药品分析实验、油品分析实验及水处理实验、认识实习、金工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丰富的实践项目。可是在采用“宽口径”教育模式的同时,由于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未充分考虑科学性和系统性,就课程而课程,而不是据专业特点来设置各课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实践环节的衔接问题,致使专业学习体系性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结果学生虽然学了很多课程,却没能真正掌握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因此,应系统地培养相应门类的应用型人才,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满足企业的需要。

2.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各成体系,缺乏综合化和相互融合

前期设置的课程大多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偏重对知识的传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训练方式僵化,即使设置了实验课时,但未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最终导致学生一是感觉基础理论知识抽象,

理解和掌握困难,二是不知所学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生产实践。

这种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融合,最终导致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薄弱,难以培养学生在复杂分析检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存在着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象

分析化学教学体系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验教学只是从属于理论教学,其作用往往只是简单地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践教学环节中被动接受的多,自学环节少,独立设计少,缺乏实验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少,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与制度不完善

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与制度对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关系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但目前,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能源化工类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还没有一套能体现实验教学特点、科学反映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三年来,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作,根据能源化工类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更新了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建立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管理体制,使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源化工类专业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建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是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的根本策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贯彻三个原则:一是“符合性”原则,即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二是“整体性”原则,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三是“有序性”原则,要把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实践教学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的转变,最终保证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1.制订合理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原则,注重实践,强化技能,培养学生有宽厚、扎实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严格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建立“量”的概念、“相对误差”的概念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实验中所有测量数据都要随时记在专用的记录本上,不得记在其他地方,不得随意涂改。对于常量分析中的典型实验、平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一般就在1%以内;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2%,并将这些改革贯穿到了整个实验教学当中。

2.具有创新内容和教学计划

设立纵向联系的实验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实验课体系,实现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和贯通,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实验项目安排上,强调基础操作实验。我们将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分解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加强基础操作训练,分为电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四个方面训练,着重强调规范操作,每一个项目结束后,老师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考核。第二模块:对于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条件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实验条件对完成整个实验的重要性。第三模块:设计性实验,学生经过前面两个模块的严格操作训练,对完成一项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模块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方向选题,设计相关的实验项目,也可由教师选定实验项目,初步给出实验方案,学生在此基础上细化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这两种方案最后的成绩评定有区别,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增加难度系数分值,因此,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编写了《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内容涵盖了三个教学模块的实验项目内容。实验教学内容的改变,遵循了走实用型、创新人才的道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基础操作训练,突出创新的教学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学生受益人数达到上千人。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能加深他们对化学实验在自己专业中作用的认识,学生觉得最感兴趣、最有收获的是综合实验,达到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学生走向社会后受到了企业的认可。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重视教学内容更新与改变的同时,应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计划内实验教学,严格规范所有的实验内容,包括撰写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的检查,并强调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进行实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带着问题做实验。同时加强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训练。第二,所有上同一门课程的实验老师,统一提前做预实验,要求统一规范讲解、统一规范操作、统一实验数据,目的是通过教师预实验最终达到考核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上实验课的兴趣,而不仅仅是疲于应付。第三,根据最后学生的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分析此次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逐步树立“量的概念”及“精”“准”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实验的局面,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4.改进和完善实验课考核制度

强调实验课预习的重要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考核力度,本着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验教学的手段,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真正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实现目标的培养。将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末实操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同时制定各部分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 以上考核方法的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了实验教学的地位,将更加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更加重视授课方法和授课效果,避免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随意化和成绩评定采分点过于简单、评分不合理的情况,考核的科学性增强,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和考核水平。对学生而言,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的改进,转变了学生以往上实验课的态度,规范了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认识逐年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管理等也存在问题,这些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

ZYS162);银川能源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刘艳,徐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J].大学化学,2000,15(1):1-4.

[3]邹小勇,马志玲,黄滨,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化学,2006,21(4):30-32.

[4]曾秀琼,何巧红,赵华绒,等.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课程的调查分析[J].大学化学,2007,22(5):8-10.

[5]杨晓芬.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阴山学刊,2010(3):103.

[6]甘春芳,马建强.浅谈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6):152.

[7]周亚民,叶领云.强化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规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2):104.

[8]郁兆莲,杨卓,吉苏宁.综合评定分析化学实验成绩方法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

[9]苏彦文,张凤英,苏彦斌.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分析及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94-96.

[10]景伟丈,杨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进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简介:亓伟(1963—),女,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及药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研究、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

学生走向社会后受到了企业的认可。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重视教学内容更新与改变的同时,应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计划内实验教学,严格规范所有的实验内容,包括撰写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的检查,并强调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进行实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带着问题做实验。同时加强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训练。第二,所有上同一门课程的实验老师,统一提前做预实验,要求统一规范讲解、统一规范操作、统一实验数据,目的是通过教师预实验最终达到考核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上实验课的兴趣,而不仅仅是疲于应付。第三,根据最后学生的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分析此次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逐步树立“量的概念”及“精”“准”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实验的局面,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4.改进和完善实验课考核制度

强调实验课预习的重要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考核力度,本着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验教学的手段,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真正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实现目标的培养。将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末实操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同时制定各部分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 以上考核方法的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了实验教学的地位,将更加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更加重视授课方法和授课效果,避免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随意化和成绩评定采分点过于简单、评分不合理的情况,考核的科学性增强,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和考核水平。对学生而言,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的改进,转变了学生以往上实验课的态度,规范了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认识逐年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管理等也存在问题,这些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

ZYS162);银川能源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刘艳,徐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J].大学化学,2000,15(1):1-4.

[3]邹小勇,马志玲,黄滨,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化学,2006,21(4):30-32.

[4]曾秀琼,何巧红,赵华绒,等.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课程的调查分析[J].大学化学,2007,22(5):8-10.

[5]杨晓芬.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阴山学刊,2010(3):103.

[6]甘春芳,马建强.浅谈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6):152.

[7]周亚民,叶领云.强化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规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2):104.

[8]郁兆莲,杨卓,吉苏宁.综合评定分析化学实验成绩方法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

[9]苏彦文,张凤英,苏彦斌.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分析及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94-96.

[10]景伟丈,杨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进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简介:亓伟(1963—),女,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及药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研究、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

学生走向社会后受到了企业的认可。

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重视教学内容更新与改变的同时,应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计划内实验教学,严格规范所有的实验内容,包括撰写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的检查,并强调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进行实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带着问题做实验。同时加强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训练。第二,所有上同一门课程的实验老师,统一提前做预实验,要求统一规范讲解、统一规范操作、统一实验数据,目的是通过教师预实验最终达到考核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上实验课的兴趣,而不仅仅是疲于应付。第三,根据最后学生的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分析此次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逐步树立“量的概念”及“精”“准”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实验的局面,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4.改进和完善实验课考核制度

强调实验课预习的重要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考核力度,本着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验教学的手段,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真正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实现目标的培养。将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末实操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同时制定各部分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 以上考核方法的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了实验教学的地位,将更加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更加重视授课方法和授课效果,避免教学过程的单一化、随意化和成绩评定采分点过于简单、评分不合理的情况,考核的科学性增强,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和考核水平。对学生而言,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的改进,转变了学生以往上实验课的态度,规范了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认识逐年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管理等也存在问题,这些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

ZYS162);银川能源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刘艳,徐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J].大学化学,2000,15(1):1-4.

[3]邹小勇,马志玲,黄滨,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化学,2006,21(4):30-32.

[4]曾秀琼,何巧红,赵华绒,等.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课程的调查分析[J].大学化学,2007,22(5):8-10.

[5]杨晓芬.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阴山学刊,2010(3):103.

[6]甘春芳,马建强.浅谈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6):152.

[7]周亚民,叶领云.强化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规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2):104.

[8]郁兆莲,杨卓,吉苏宁.综合评定分析化学实验成绩方法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

[9]苏彦文,张凤英,苏彦斌.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分析及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94-96.

[10]景伟丈,杨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进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简介:亓伟(1963—),女,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及药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研究、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教学手段教学设计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