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燕
摘 要:阅读和背诵的积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功底,如何开展合理阅读提升学习效率意义重大。本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量的现状,并针对相关情况和特点进行探析,以期对小学语文阅读量提升带来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现状 思考
课文阅读量是指阅读文章的总数量,不同类型的文章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课文数量呈递增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值得深思。
一、小学语文阅读量的现状
1.课文整体数量的对比
课文阅读量是指整套课本中阅读完整的文章数量,主要包含精读、略读、选读课文和练习部分中的诗文。为方便计算,又被称为课文数,用于衡量学生阅读量。分析统编版和九义版、课标(人教、江苏、北师大)不同版本教材课文数,可发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统编教材后,各套教材的课文数日益增加。这三个版本均在不同时期,承担着对学生语文识字、阅读及作文等能力的培养任务。同一时期的江苏、北师大、人教版课标教材中的课文数逐渐从少到多排列,说明北师大和人教版的编写阅读教材的思想接近。
2.不同年龄段课本的阅读数量对比
由于小学生发育速度较快,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具有明显差异,凸显出不同的教育需求。站在教材与教学角度,常以低、中和高三个阶段作为评价单位。但从教材角度出发衡量不同年龄段的课文数量,能够为不同年龄层的小学生提供阅读数量参考。课标人教版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课文数量逐渐增加,而统编版和九义版都侧重在中年龄段安排更多课文,低年段数量最少。其中统编版和九义版教材都以教授学生识字为主,较少设置课文阅读,而课标教材侧重在低、高年段安排阅读。
3. 课文语言的积累量对比
积累课本中的段篇、语言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各套教材都有背诵量要求,按照从多到少顺序排列,分别是九义版、江苏和人教课标、统编、北师大课标,九义和江苏版背诵量较多。但从平均每册背诵量方面看,江苏版课标多于人教版、北师大版,反映教材编辑者对背诵的不同观点。九义版、统编版的背诵量比较多,体现了人教版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培养。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思考
1. 课文数增长变化的因素
在过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基础知识学习,未对学生积累阅读量提出要求。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文数呈现递增趋势,对课本阅读背诵作出合理调整,使积累语言、增大阅读量的理念被纳入到教学规划中。虽然课程标准未对课文数量、阅读量提出明确要求,但背诵积累细化后,对教材编写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去除了语文技巧繁重的不良因素,逐渐转向大语文阅读。
例如北师大课标教材中课文共有576篇,仅次于人教课标的615篇,充分说明该版教材编辑过程中,能够充分与时俱进,逐渐重视提高学生阅读量的教学理念,通过传递更多的语文信息,实现学生的最大阅读量,从而不断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2. 课文阅读量达标的内部因素
由于课文数量不断增加,要求教、学双方需合力完成课本阅读,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消化和吸收,在规定课程内互动完成阅读量。但由于教学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学生积极性差等,造成规定阅读量不能完成,课文的难易程度、篇幅也对课文阅读完成具有影响。
例如在北师大课标教材中,印张总计93.75张,平均印册7.8册,字数187.5万,各项数据在全部教材中最高,说明该版教材篇幅较长,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需安排更多课时授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吸收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对课文阅读量的完成具有一定影响。
3. 课文数合理值分析
在阅读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让中等资质的学生在规定的课程里,合理实现阅读吸收最大值,不增加学生的阅读学习压力和疲惫烦躁感,使学生能够主动愉悦地进行阅读。同时,教学还应充分考虑学生阅读特点,选择合理的阅读篇幅和难易程度。根据不同资质学生的学习能力,使阅读量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或略高于该范围,留出学习思考空间,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达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发挥出最大潜能。
例如北师大课标教材虽然篇幅较长,但其规定的不同学段的背诵篇目总记诵量和平均记诵量最低,对此需给予合理调整,适当增加背诵篇目,并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阅读计划和目标,通过略读、精读以及拓展阅读不断满足各学段、各学习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
课文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整体数量、不同年龄阅读量以及语言积累量等现状,并结合实例进行课文阅读增长因素、达标内部因素和数量合理值制定等思考,以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成效。
参考文献:
[1]朱成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4,1(17)
[2]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2(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