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丰 刘念平
摘 要:如今,低碳已是时代潮流,可农村学生低碳意识还相当欠缺,因此,低碳教育要从农村中小学生抓起,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来保护环境,走低碳之路。
关键词: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研究策略
一、低碳生活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如何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向农村蔓延,许多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肆进行经济开发,给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鸬鹚渡镇中心学校的全体师生。
2.调查内容:我校师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认知、关注等。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问卷调查情况
鸬鹚渡中心学校一共有885名学生,我们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85份,回收了835份;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42份。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问卷一:你知道“低碳生活”吗。教师中有12人知道,占25.8%,听说过的有30人,占74.2%;学生中有95人知道,占12.9%,700人听说过,占78.1%,40人不了解,占9%。
问卷二:你会主动关水龙头吗?肯定会的教师占9.7%,学生占3.7%;一般不会的教师占61.3%,学生占77.3%。
问卷三:你会注意节约粮食吗?教师中有33人一直节约,占81.8%,有9人的节约情况为一般,占18.2%;学生中一直节约,占48.6%,节约情况为一般的占47.1%,15人表示不会节约,占4.3%。
问卷四:你认为我们学校有必要开展“提高学生低碳意识的课题研究”吗?认为十分必要的教师占22.6%,学生占9.6%;认为随便的教师占38.7%,学生占65.9%;认为没有必要的教师占38.7%,学生占24.5%。
问卷五:你如何看待学校申报“两型校园”建设?认为没有用的教师占19.4%,学生占17.2%;认为作用不大的教师占22.6%;学生占48.9%;认为非常有意义的教师占58%,学生占33.9%。
2.現状分析
(1)“低碳生活”还没有深入人心
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都表示对“低碳生活”有过了解,可见,目前我校师生对“低碳生活”的认可与践行程度不太高,也没有充分意识到申报“两型校园”的重要意义。
(2)老师和学生在低碳行动上还不够积极
平时在校注意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纸张等,就是在践行“低碳生活”。问卷二、问卷三都显示,部分教师和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在上完厕所后以半开水龙头的方式节约用水,不会主动去关别人打开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还有食堂里出现剩菜剩饭的严重浪费现象。
(3)师生通过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来提高自己的低碳意识很不够
问卷四显示有必要开展课题研究的老师人数只占22.6%,学生人数只占9.6%。绝大部分学生对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低碳意识根本无所谓,太多不愿参与,正因此他们不重视低碳意识的培养,所以对申报两型校园,大部分学生也表现得不积极,问卷五可以反映这一点。
四、倡导校园“低碳生活”的思考和建议
1.老师言传身教、榜样示范
教师作为成年人,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伟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威望。因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使学生从平时的点滴体验中树立低碳意识。
2.多学科结合,以德育课为主,全方位渗透“低碳生活”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寓环境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培养“低碳生活”的高尚品德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课外延伸,寓教于乐
(1)通过宣传丰富低碳知识
教师可以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介绍“低碳生活”教育的概念等科普知识,从校园“低碳生活”教育的概念、“低碳生活”教育的形式、“低碳生活”教育的前景等方面对师生进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辅导。
(2)通过实践提升低碳意识
发动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所在行政村的“低碳生活”实施状况;将是否践行“低碳生活”作为班级评比的前置条件,以集体荣誉来维持学生持续的参与热情。
作者简介:陈庆丰,男,出生于1972年5月5日,本科,就职于鸬鹚渡镇中心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刘念平,男,出生于1963年5月11日,本科,就职于鸬鹚渡镇中心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