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侗族传统农业的调查,结合前人的研究表明:在侗族传统农业的生产中,就碳汇积累而言,不仅天然具有利己的属性,同时也具有利他的属性。这样的属性并没有因为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而有较大的改变,一直在为其他地区或人群无偿地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潮流中,进一步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的碳汇积累,就可望从全新的高度去重新认识侗族传统农业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碳汇;农业遗产;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016-06
我国侗族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缘,所处环境为低山丘陵,其原生的生态系统为亚热带季风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自从侗族先民在这一地域定居,并实现了向固定农耕文化转型之后,通过漫长历史岁月的经验积累和辛勤探索,侗族居民创建了一整套农林牧复合经营的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其基本内涵包括:靠人工建构的梯田、鱼塘、水渠等相互联网,去奠定粮食生产的装备基础,农耕体制中又实施稻鱼鸭复合种养,人工建构的次生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用于用材林和经济林的种植,山脊草地和森林梯田的过渡草地用作畜牧业牧场,对各种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实施多物种复合种养,对野生动植物也实施多物种综合利用。这样的优秀农业遗产体系不仅生产效益高,生态维护功能也极为显著,本身是一整套值得传承创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维护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总碳汇消费却节节攀升,不仅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要素,而且还对生态环境的维护造成了重大的干扰和挑战。为了节约碳汇的消费,加速碳汇的积累,不同的学科和部门都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创新方案。具体到农业生产而言,成果堪称丰富。但就真正意义上的碳汇积累而言,其成效堪忧,原因全在于此前已有的研究,仅关注农林牧等第一产业单项产品产量的提高,或者用行政手段去降低碳汇消费,用单纯的技术手段去人为提高碳汇积累,其间的利弊得失不一而足,全面讨论其得失,非本文力所能及,这里仅就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寨目前尚处于活态的侗族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在明确界定碳汇积累创新模式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碳汇积累创新模式,并以此求正于海内外贤达。
一、创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创新”一词时下几乎成了口头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只要一提到创新,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显然是一种人为夸大后的误解。我们决不能受情绪所支配,对创新做出不符合实情的夸大。事实上,具体到碳汇积累和消费而言,民族文化在其间所可能发挥的创新作用,其空间十分有限。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延续,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对碳汇的消费都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一切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能源补给,从终极意义上说都来自太阳,而太阳能够提供给地球的能量是一个恒数,这个恒量已经持续了50亿年,而且是人类根本没有力量改变的事实。进而还需要知道,地球生态系统能够直接利用的光能,也是一个恒量,而且仅占整个太阳光能中一个很小的比例,①①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为014%,在运用现代化耕作技术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也只有13%左右。参见“生态系统的功能” http://www.docin.com/p-410573675.html[2015-03-11]。 要改变这个比例将涉及到地球生命体系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人类改变不了的客观事实。这两项事实都直接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碳汇消费的依赖是无法避免的,而节约碳汇和提高碳汇积累都要受到上述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人类掌控下的调控空间其实十分有限,人为夸大创新的作用无意乎是自欺欺人。
只要我们能以上述认识为基础去认真探讨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那么其内涵理应包括如下3个方面:其一是创新的实质;其二是创新的内容;其三是创新的渠道。
(一)创新的实质
具体到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而言,其实质在于,需要通过文化再适应的手段,借助于对资源利用方式的优化,使民族生境中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能的年增长量得到提升,同时又使已经形成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能够更长时段延迟降解和消费,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含量,相应提高大气中氧气(O2)的含量。换句话说,凭借对这一创新模式实质的认识,必须意识到,对已经具有较高碳汇积累价值的各民族传统农业,要进一步提升其碳汇能力,就只能凭借对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去提高对太阳光能的利用比例,同时降低对生命物质的降解和消费速度,而且上述过程还不能扰乱相关民族文化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这显然是一项至艰至难的任务。要化解这一难题,此前的研究基础很难提供直接的指导作用,更难以提供可以直接借用的经验和理论指导,这更增加了创新的难度。总之,在这里谈创新模式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命题,容不得感情用事,更容不得随意夸大创新的空间。
(二)创新的内容
创新并提升特定民族传统农业的碳汇积累模式,理应由2个主要方面构成,同时还需要3个次要方面的配合,才成其为完备的创新模式。
第一个主要方面是指,如何提高传统农业中单位面积内生命物质和生物能的年增长量。对于这个问题,此前已有的研究通常都是剥离开生态环境的系统观和民族文化的整体观,去就单项产品的产量展开讨论。比如,我们要提高每亩水稻的年产量,农学家们几乎脱口而出就会从水利、肥料、良种、病虫害防治等等罗列出各种可资创新的项目。从表象上看,似乎条条在理,只要做好了这一切,似乎水稻的产量可以大幅度增长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纳入碳汇积累去加以考量,情况会变得异常复杂。我们仅增加稻米产量不行,因为生产稻米的目的是消费,而不是将它贮藏起来,这样不利于碳汇的提升,反而更应该注意稻秆和稻梗中包含的碳汇。光考虑稻秆和稻梗的增长量还不行,对稻田中其他生物包含的碳汇也应当引起重视。因此,需要看到生态系统的构成极其复杂,能够产出稻米的空间范围极为有限,在这样有限范围内种植稻米的同时,还必然要置换掉其他众多的生物物种。被置换掉的生物物种中,其碳汇积累量大多数比稻田中产出的稻米还要高得多。就这个意义上说,稻米的产出量仅是碳汇积累的有限构成部分而已,要确保总碳汇积累有升不降,决不能光增加稻米的产量,而是要保证稻田中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并存和食物链的拉长,才能获得较高的生物物质和生物能的积累,同时又能极大的压低生物物质的降解速度,才能促使单位面积总碳汇量的稳定和上升,这才算达到了创新模式的部分目的。明白了这一切后,我们总算可以知道,创新模式的提出,其实隐含着极为艰巨的探索内容。
第二个主要方面在于,如何延缓有机碳化合物的降解,也是提升碳汇积累创新模式的必备内容。如何实现这一创新,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现代技术当然有众多的备用手段可资借用。众人都知道,把任何有机物冰冻起来,它都不会快速降解,从而可以成为永久性的碳汇贮备。例如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缩,在44个大气压下,使之变成液态,经过密封罐装后,无论是埋于地下,还是沉入海底就可以实现超长期贮存,从而提高碳汇贮备。但问题在于,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投入的能量以及必然要涉及到的碳汇消费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用这样的办法去创新不仅收不到节约碳汇消费的预期目的,反而会扩大碳汇消费。进而还必须注意到,有机物的降解和消费,其实是生态系统运行的常态,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窒息或中断了这些环节的运行将意味着对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扭曲,同时也扭曲了相关的民族文化。如果这两样都失去了常态,单纯的碳汇积累还有什么用处。有鉴于此,即令是要延缓有机碳化合物的降解,也绝对不能违反生命和生物的本质,也不应违反相关民族文化运行的常态。从中可以看出,要做到这一步,同样具有极大的难度。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方面外,并存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并存文化之间的协调,政策法令的匹配,对上述两个方面都可以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也是探讨提升碳汇积累创新模式必须兼顾到的内容。
(三)创新的渠道
实现模式创新,显然是一项时代的产物,立足于当今的社会现实,创新模式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多样性并存、生物多样性并存价值的认识;二是市场的活跃,法制的健全等相关的派生特征也应当是模式创新的新前提、新基础。立足于上述各项内容,去实现提升碳汇积累模式的创新,其渠道显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但就其基本渠道而言,却不外乎如下3个方面:传统必须与现代科技接轨;利用与维护必须实现辩证统一;创新与巩固必须高效兼容。经得起上述3个方面检验的渠道,才具有实际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将遵循这一要求去探讨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
二、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
要真正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水平,其实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间既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还需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良传统,更需要正视当地生态系统和侗族文化对提升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制约因素,其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一)创新的制约因素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都认为,侗族的传统农业其单位面积可以形成的碳汇积累已经达到了我国西南低山丘陵类似人为生态系统中的较高水平,要想在这一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去提高其碳汇积累水平,存在着诸多的终极性制约因素。比如,太阳光照是现实条件下根本无法改变的终极限制因素之一,如果要改变现状,增加其光照强度,就意味着要改变农田和森林的现有结构,而这样的改变,不仅会毁损当地侗族的传统农业,而且随着森林面积的缩小,总碳汇积累虽然在稻田中即令有所提高,但实际上反而降低了。这是因为,当地的人工林碳汇积累本身就高于当地的稻田碳汇积累,这样去提高稻田光照,实际上是以大面积人工林的碳汇积累下降,去提高局部的稻田碳汇积累增加。
再如,要提高侗族传统农业中稻鱼鸭的年生长量,另一个终极制约因素是当地稻田水温普遍偏低,要提高稻田水温,在现有条件下同样可以做到,而且操作办法简单得出奇,只需要将稻田的贮水深度降低到5 cm以下,水温也就可以自然上升。但这样一来,遇到干旱时,稻田就有脱水的风险,为了确保稻鱼鸭的正常并存生长,我们就得额外投入能量去给稻田灌水,这将意味着稻田的碳汇积累不是提高了,反而会下降。由此可见,单纯的稻米增产是抵消不了其间的碳汇损失的。为了能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下文将以黄岗侗族为例加以说明。
黄岗侗族居民长期一来,在大部分稻田中只种植深水糯稻,而不种植杂交水稻,其关键就是要解决供水的稳定难题,以确保稻鱼鸭三者在稻田中相生而不相克[1]。如果仅为了增加水稻的产量,采取降低稻田水位去提高水温,那么高秆、耐荫、耐低温的深水糯稻与鱼鸭的协同生长将会被打破,三者相生而不相克的局面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将危及当地侗族传统农业遗产存在的价值和正常延续的可能。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一旦稻田水位降低,稻田水温升高之后,稻田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腐殖质就会快速降解,从而失去了其永久性碳汇积累价值,这更是单纯的糯稻生物生长量提升绝对抵消不掉的碳汇积累损失。更可怕之处还在于,我国正在成为极度缺水的国度,而黄岗稻田另一个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正在于它能够稳定我国珠江下游水环境的稳定[2]。如果黄岗稻田全部推行低水位种植,那么黄岗稻田的生态公益服务功能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由此可见,降低黄岗稻田水位去单纯提高水稻的生长量,会引发4个方面的严重受损,既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总碳汇积累量,又窒息了当地侗族传统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会牺牲掉黄岗侗族传统农业所能发挥的生态公益服务价值,更要引发黄岗侗族居民对外部能量输入的依赖。看似一个简单的增产措施,但却会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最终使得所获得的增产,不仅对碳汇积累无益,反而有害。因而,提出创新模式,绝对不能做这样的傻事。
提高糯稻产量,还有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段,那就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能,借以提高土壤所含的可用肥力。这在当下也是简单易行的措施。但必须同时看到,侗族乡民实施稻田炕冬操作,①①稻田在长期贮水过程中,致使土壤中碳有机化合物会呈现为逐年按等比级数递增的碳汇积累态势,但由于这些碳有机化合物,基本上是处于厌氧环境,难以降解。到了一定的年限后,会导致田块缺肥少粪,就算是继续施加有机肥料,仍不能保持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无法稳定水稻的产量,因而需要实施炕冬处理。 本身就符合这一操作原理,只不过当地侗族乡民只是到了迫不得已时,才采取这样的操作,因而对碳汇积累构成的损失极为有限。我们在调查中得知,侗族居民一般在25-30年才实施一次炕冬这样的操作。这样一来,当地稻田的永久性碳汇积累,至少可以稳定持续25年以上。有鉴于此,如果要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作为一种操作手段,去提高碳汇积累,同样是得不偿失之举。有限的水稻增产,反而要大量的去浪费已经取得的永久性碳汇,这同样是一种愚不可及的做法。
凭借上述分析,不得不承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光靠单项技术的采用,光凭借侗族的传统文化,简单地改变已有的生态结构,或者单方面的提高生物生长量,都无法真正提升单位面积的碳汇积累水平,只会引发侗族传统农业运行的受阻,甚至会降低此项优秀农业遗产的生态公益服务价值。
(二)利用“文化要素嫁接法” 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的碳汇积累
当前我国学人在探讨生态维护时,明确地提出了“文化要素嫁接”新概念[3]。国外学者同时也提到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新鲜例证。在其他的创新思路难以收到预期成效的背景下,笔者在查阅相关民族志资料时,有幸发现中外众多民族在历史上,甚至在当代都有“架田”种植的成熟经验。所谓“架田”是将各种浮体材料漂浮于静水水域中,并在其上铺设泥土去实施农业耕作。因为这样的农田是架设在水面上,因而通称为“架田”[4]。这一传统技术,其发明初衷是要化解与水争地的生存难题,但如果稍加改进后,完全可以符合现代要求的创新,从而化解上文所分析的各种创新障碍,下文仅以黄岗侗族的传统农业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如果要将这样的具体做法落实到黄岗侗族的传统农业之中,达到提升碳汇积累的功效,大致包括如下5项技术规程。
其一是运用现代的钢构水泥材料,或者用轻体塑料,将黄岗侗寨的稻田建构在贮水深度更深的固定水域之上。通过调查,我们知道黄岗侗寨的居民在构建稻田时,稻田的田坎采用传统的方法做得不仅厚实,而且都比较高,因而一般的稻田其贮水深度都在50 cm左右。对这样的田坎如果使用现代的钢构水泥材料,可以进一步加固,从而形成比较稳固的水域。在这样的固定水域内,我们同时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固定水域中设置具有承重能力的水泥桩,使之可以在水面以下30 cm范围内搭建成悬空的田畦,再铺设5 cm的土壤后,可以直接栽插黄岗侗族乡民所熟悉的传统糯稻,同时照样放养鱼鸭。换句话说,将形成的深水水域,用人造悬空田畦的方式,将整个水域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使之更适合种植水稻,因为它能够解决提高水温,活化土壤,稳定肥料补给三项水稻增长的难题,但却不干扰水资源的储养和永久性碳汇的积累。这是因为底层的水温偏低,隔绝空气的性能更好,而且永远不需要做炕冬处理,从而可以实现在提高生物增长量的同时,还彻底稳定永久性碳汇的持续永恒生效,进而还可以适度地扩大黄岗的稻田种植面积。
其二是可以将生产生活有机废物,直接沉入稻田下方的稳定水体中,使黄岗侗寨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几乎全部能转化为永久性碳汇。每年只需有节制的提取腐殖质,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肥力就够了。由此而增加的有机碳汇积累,通过碳汇交易可以为黄岗侗族乡民提供长期性的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我国城镇的碳汇消费,堵塞西方国家为了碳汇对我国的责难。
其三是对水资源可以实现全方面调控。黄岗乡民建构深水稻田的一系列传统技术都围绕水资源的节流、储养而展开,但贮水的深度和时间最终还是得受降雨量波动为转移。建构成这种创新稻田后,水域水位的波动,其灵活性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冬天枯水季节可以为江河下游输水,而这样的输水显然会降低永久碳汇积累的水平,这是因为水位下降后,水底的腐殖质降解速度会提高。只要有碳汇交易制度化的保障,向下游供水也就实现了有偿化。这样一来,不仅黄岗乡民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围绕供水而收到生态公益服务功能却有了更大的保障。等到丰雨季节时,稻田插秧后恢复水稻生产,同时又发挥对江河下游消减防洪压力的生态功用。但不管水位的涨落如何,鱼和鸭反而可以实现终年放养,从而提高了鱼和鸭的年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仅止于如何调控稻鱼鸭的匹配关系而已。
其四是侗族的传统耕作技术可以免受创新稻田的冲击。创新推行之前,黄岗乡民的水稻种植,需要耙田插秧等繁重的劳动操作,还需要设置复杂的稳定稻田水位的各种附属设施,如过水沟、过水田等等。创新后这些操作和装置都会随着水域的水体分层而失去其价值,从而可以实现劳力和技术投入的节约。但总体而言,劳动力投入反而降低了。稻田可以不翻犁,可以以现代科技手段,用污水泵每年从水域底部,抽取富含有机质的少量土壤浇伴在田畦表面就够了。插秧也可用固定的弹性支架,将稻秧成排固定后,直接植入田畦就够了。传统的多品种在同一田块的种植,可以完全不受干扰。水稻的收割也不再需要用摘刀摘取稻禾了,而是可以将整个稻株移出稻田,用铡刀将稻穗铡断,直接打捆就够了,这也减轻了收割的体力劳动。剩下的稻秆在留足饲料后,可以直接塞进田畦下方的水域中,任其转化为永久性碳汇,这既减轻劳动力投入,又提高了永久性碳汇积累。
其五是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水平也可以得到高效地控制。传统的黄岗侗族稻田,伴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很高,原因全在于,其稻田的贮水深度在弹性波动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伴生生物都可以正常生长,而且可以为黄岗乡民提供多样化的食品供给,其中包括软体类的田螺和河蚌,两栖类的各种蛙,属于鱼类的黄蟮、泥鳅以及属于昆虫类的多种节肢动物,最主要的是虾和蟹,其他的一些水生植物还可以为黄岗乡民提供饲料。创新稻田推广后,由于人工建构的浅水田畦和深水区可以同时并存,从而使得整个水域给生物提供的生存环境更趋于多样化,这就确保了不仅此前的伴生生物可以照常生长繁殖,而且原先难以生存的深水型动植物,在这种创新稻田中还可以稳定生长,更重要的是,极大的延长了鱼和鸭的放养时间,甚至可以将一些以前不适合在稻田中放养的鱼种,如青鱼、草鱼反而可以在创新稻田中大批量并终年饲养,这就从总体上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水平和碳汇积累水平。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创新经过耕作体制的改进之后,确实可以实现提高稻田水温与不降低水资源储养能力相兼容,还能做到增加土壤活性,稳定肥力供应与不降低永久性碳汇积累相兼容,更能够做到提高稻田生物总体年生长量与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相兼容。这将意味着上文提及的各项创新难点和障碍,在本创新模式中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并能兼顾到对侗族传统农业生产的维护和当地已有生态格局的稳定,基本上实现了创新模式的预期目标。
当前各种创新模式最大的缺陷大多在于,只靠牺牲传统去提高产量,而本创新则是立足于传统去针对性的选择与特定的现代科技结合。以往的创新过分偏重于资源的利用,甚至是靠牺牲环境去求发展,而本创新真正做到了利用与维护高度兼容。更具应用价值的优势在于,像这样的创新式稻田只要做好基础投入后,就可以永续利用,几乎不需要维修性投入,真正做到了创新与保持的辩证统一协调。只要有关政策的匹配与这一创新模式相衔接,看似艰难的碳汇积累水平的提升,通过上述创新模式的提出,确实可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罗康智. 掩藏在大山深处的农艺瑰宝——以侗族传统稻作农艺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2):109.
[2] 罗康隆,杨庭硕. 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J].农业考古,2008(1):61.
[3] 杨庭硕.生态维护之文化剖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3(1):64.
[4] 伍磊,吴合显.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的实用价值初探[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3):8.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