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汇心理表征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

2014-09-18 03:10吴美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词汇教学

吴美琴

摘要:汉英双语者对英语多义词的心理表征遵循从核心表征向独立表征发展的规律,在词汇学习初期,核心表征阶段记忆只储存一个核心语义,而学习后期独立表征阶段记忆独立储存多个语义。所以,在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中应该根据这种词汇表征发展规律,先让学习者掌握核心语义,再继续教授其他语义,并且在教学的过程需借助母语翻译并增加语义信息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多义词;心理表征;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147-02

引言

词汇是语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则是语言的器官与血肉。”[1]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如果没有语法,人类无法表达许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类无法表达任何东西[2]。而在英语词汇中,多义词的数量达到80%[3]。多义词的心理表征与普通词汇的心理表征存在差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它们的教学策略也应与普通词汇有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词汇教学。前人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的习得与教学做了许多研究,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多义词的多个意义形成了词义范畴辐射网,多个词义中有一个是中心或核心意义,这是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意义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义项之间的联系通过隐喻和转喻实现。根据这个理论,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扩展方式理解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并加强转喻和隐喻认知机制的应用,提高英语多义词的学习效率[4]。多义词所含有的多个语义分两种情况,即语义相关或者不相关。对于语义不相关或者说语义关系较远的多义词,这种根据原型理论的教学与习得方法就变得不大适宜。所以本文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角度,探讨所含语义不相关或者关系较远的多义词的教学方法。

一、多义词的心理表征

研究者们对记忆中所储存的词义数目以及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存在不同意见,并由此产生两种关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观点:核心表征(coresense representation)和独立表征(separatesense representation)。持核心语义表征观的学者认为,记忆中只储存一个基本词义而其他词义则是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对这个基本词义的在线扩展而得到的。相反,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学者认为,记忆对所有词义进行单独存储[5]。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汉—英双语者多义词表征情况,结果发现,随着二语水平的发展,双语者多义词的存储从核心表征向独立表征发展[6]。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在词义连接强度上有从强到弱的变化:(1)变化的一端是词汇学习初期的核心词义表征,即学习者在学习一个新词时首先习得一个词义,该词义成为学习初期的核心词义,帮助学习者在具体上下文中扩展出新的引申义。核心词义在不同上下文中有具体使用义。(2)变化的另一端是熟悉但语义关系疏远的词义的独立表征。语义关系疏远的词义在学习的高级阶段独立储存在记忆中,词义之间的连接强度很弱[7]。所以,对于所含语义不相关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应该遵循这种心理表征的变化,先让学习者掌握核心语义,并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个词义的教学。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相关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二、多义词的词汇教学

1独立表征到核心表征

学习者的词汇表征从独立表征到核心表征逐渐发展,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这个发展过程。本文所研究的多义词含有多个语义不相关或者关系较远的中心语义,其中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中心语义一般被认为是核心语义。围绕这些中心语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产生许多的次要语义,这些次要语义围绕同一个中心语义形成辐射网。比如说“book”一词,它有两个中心语义,即“书籍”和“预定”,由于第一个语义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把第一个语义称为核心语义。围绕中心语义可以形成辐射网,根据不同的语境,“book”作为“书籍”的语义可以衍生为“本子”、“著作”、“账簿”、甚至是指“装订成册的一套东西”。在这类多义词词汇教学中,应先教授学习者核心语义,在保证学习者掌握该语义且词义稳健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再教授另一个中心语义,遵循学习者对所学新词的词汇表征从核心表征到独立表征的发展规律。相反,如果在学习初期让学习者同时掌握两个中心语义,则另一个中心语义无法形成心理表征,那么就会造成事倍功半,不仅如此,还会干扰核心语义的掌握。

2借助母语翻译

英语词汇教学需要引入对应的翻译对等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在双语者词汇加工中,使用频率较低的二语单词需要通过对应的一语翻译对等词才能通达语义概念[8]。所以汉英双语学习者在英语多义词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英语单词转换为汉语翻译对等词后才能理解概念。祝小军从英语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恰当使用等三方面调查了母语翻译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150名学生参加了实验,他们分别接受了三种不同的英语词汇教学过程,即通过中文翻译来教授英语词汇、通过英语定义来教授英语词汇以及把中文翻译和英语定义相结合来教授英语词汇。研究表明,母语翻译对英语词汇的短期和长期记忆起到了积极作用[9]。所以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在多义词的词汇教学中应该引入汉语翻译对等词。比如说在book一词的教学中,应该借助中文翻译对等词“书”与“预定”,让学习者明确该英文单词的语义。

3增加意义信息

词汇教学中需要让学习者接触到足够多的语义信息,这有助于对词汇的理解与学习。Plaut等人[10]发现由于具体词所含的语义信息比抽象词多,具体词的心理表征的稳健度较高,加工速度也较快。所以在多义词的词汇教学中,应该增加多义词的语义信息丰富性,使得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新单词,这可以通过与其他近义词的对比、扩展相关短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语义等方式。尤其是对那些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通过转喻或者隐喻衍生出许多词义的中心语义,更是需要创设对应的语境来理解该语义,这样可以增加词汇表征的稳健度,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该词。比如“book”,它含有两个中心语义“书”和“预定”,在学习前一个语义时,可以将它与近义词“script”对比;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从“书”这个中心语义衍生出许多其他语义,所以可以通过英语例句来解释其他语义并了解其用法;同样的,对于另一个中心语义“预定”,也可以通过学习更多的例句来理解它的用法。endprint

结语

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心理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教学与习得,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认知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根据汉英双语者英语多义词心理表征由核心表征到独立表征的发展规律,提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遵循这种规律,让学习者先掌握核心语义再掌握其他语义,同时需要借助母语翻译并增加语义信息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本文采用的是非实证的研究方法仅从理论上阐述多义词的词汇教学,笔者希望未来能进一步通过基于统计数据的实证方法来拓展本研究。

参考文献:

[1]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Longman,1990:158.

[2]Wilkins D.A. Linguistic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Edward Amold,1972:48.

[3]Rodd J.,Gaskell G.& MarslenWilson, W. Making sense of semantic ambiguity: Semantic competition in lexical acces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2,(46):245-266.

[4]金鹏荪,李艳达.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6):145-146.

[5]赵翠莲,李绍山.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外国语,2006,(6):22-27.

[6]赵翠莲.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基于对中国EFL学习者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94-302.

[7]赵翠莲.多义词心理表征对多义词条处理方式的启示[J].辞书研究,2006,(4).

[8]De Groot, Annette, & Poot, Rik. Word translation at three levels of proficiency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ubiquitous involvement of conceptual memory. Language learning,1997,(47):215-264.

[9]祝小军.英语词汇教学中母语翻译的作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Plaut D.C.& Shallice T. Deep dyslexia: A case study of connectionist neuropsychology. Congnitive Neuropsychology,1993,(10):377-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汇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小学低年级词汇教学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程研究的高中英语课程词汇教学模式应用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