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凤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听力能力是获取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在语言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目前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求引起广大教师对听力教学加以重视,为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听力现状;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现代化教育的高度重视。每年全国各种关于英语的考试大多都增设听力的测试,无疑对初中学生英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改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聋哑”的现状带来了机遇。听力能力的提高和听力技能的具备在英语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内中学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力能力既是一种接受能力,又是一种学习手段。作为一种能力,听是吸收和理解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听是吸收语言信息的重要源泉,足够的信息输入为说打下基础,听力能力在交际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听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学习发音,学习说话都和听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听,为模仿地道的口头英语、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背景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听得明白,反应敏捷,开口自若,才能在每堂课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轻松自如的学习。
二、农村初中英语听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1.根据多年在农村的教学经验,从初中学生所受教育程度的实际出发,总结出了在农村初中英语听力现状
对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来讲 ,学习英语不是为了用它交际,而只是简单的应付考试。初中英语中考听力分值根据地区不同也有所差异。本地区150分试卷听力占30分。但大多数学生在考试时听力得分不高。笔者对今年所教的初三年级两个班80名学生平时测试的听力成绩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统计与调查发现:30分的听力平均得分在25分以上的仅有15人,得分在15分以下的有45人。50%的学生认为听力理解让他们头疼,35%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听力没有把握。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放弃,试卷一发下来,听力就做完了。由此可见,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2.农村初中生听力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1)农村初中学生基础不扎实。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在小学从未学过英语或学的不扎实的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词汇量小,平时听英语的机会少,在听英语短文和较长的对话时,就很困难。
(2)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听力课中,许多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时间,整堂课都是让学生在听——做题——对答案的过程中渡过的。久而久之,再活泼好动的学生也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情绪。
(3)语音不规范、不正确。这类情况往往导致学生出现听力理解上的困难。比如连读、不完全爆破、省略音这些语音现象也往往成为学生在听力提高方面的障碍。
(4)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本身就不感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很少积极参与。大多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造成抵触情绪高涨,学习兴趣低落,听力水平很难提高。
(5)对英语听力不重视。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学习不认真,连母语都不愿意学,要想把英语学好,尤其是听力,更是难上加难。
(6)缺乏自信,容易浮躁。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在听力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中经常会紧张不安,焦急害怕,害怕出错,担心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这种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和情绪不佳的学生,很难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7)对英语所涉及领域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彻底。如英语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生活和科技中的各个领域,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等。平时需要加强学生在这些领域的深刻认识,如可以通过请英语大师、科学家等来学校作演讲,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三、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
1.强化语音
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掌握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辨认语流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和语调。要让学生多接触辨别语音、语调的听力练习,消除语音上的障碍。
2.辨别口音
必须训练学生尽快地熟悉英式发音的英语与美式发音的英语的差别,并能较好地适应听这两种不同口音的英语。常用的训练手段是多听英、美的广播节目。这样既可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口音的英语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3.听说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说得出,必须听得懂,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因此,教师要主动、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口语中的不同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态度和意思,只有多进行口语练习,才能掌握不同语调在上下文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才能使学生在听时能较好地分辨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内涵。
4.听读结合
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辨别语流。听读结合能使词句的音、形、意在记忆中迅速统一起来,减少判断误差。要让学生养成每天半小时边听边朗读英语磁带的习惯。开始时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最后凭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
5.听写结合
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听写是一种需要高度集中一个人的注意力与充分调动一个人所有语言知识的强脑力劳动过程。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只有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
6.扩大阅读面
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的内容。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的提高。
7.掌握技巧
利用听力练习来提高听的技巧,训练审题与应变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测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听力训练起始阶段,可以边听边做一些笔录,记录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题时可以有所参考。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用脑去记忆。要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抓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句子,想方设法捕捉主题和关键语句。
8.谆谆诱导与激励,增强学生学好英语听力的意识
一些对英语听力相当不感兴趣的学生告诉我听力很难,于是我给他们仔细分析初中听力所占比分逐年增长的事例,还有听力在考试的第一环节进行,如果一开始听不好,往往受其影响而无法发挥好,导致英语分数偏低,通过这些具体分析让他们渐渐增强学好听力的意识。
四、结束语
要有效的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听力水平,为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必须准确的了解初中学生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对症下药。利用初中学生在校时间,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渗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2000.当代教育心理学[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永红,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J].科教文汇,2009(24)
[3]冯克诚,1997.外语学习能力培养与训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4]方常杰,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