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2014-09-05 00:11刘燕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思维

刘燕英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更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不同思维方式开展特色教学工作。基础教育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只是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此外还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特色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对教材体系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编排,其教法以不违背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与准则所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

一、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源泉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用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提问的性质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其效果。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个体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巧妙地提问引起学生联想和思考。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向教师质疑,教师对学生每一问都给予赞扬,学生受到鼓励,将更积极思考,去发现更多疑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养成由质疑而进行思维的习惯。一个好的问题设计我想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不能太难。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到,要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太难也不行,若问题本身的难度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则会严重的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学会数学思维方法,感悟数学思维

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与猜想等是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了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测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及时的鼓励和积极性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强劲动力

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赏识,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肯定,从而激发学生不负老师所望,要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心理。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多用一些诸如:“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真了不起”、“你说得越来越好了”、“你的方法真特别”……等鼓励赏识性的语言,或一个微笑或一个点头的动作都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另外,要容许学生犯错。人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只有八九岁的小学生,当学生出错时,我们不能嘲笑、讽刺,不仅如此有时还要表扬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著名教师吴正宪老师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中,碰到了一位很腼腆的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时她面带微笑走到这位学生面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大声的对他说:“谢谢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就这样简短的一句话,使这位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学习的心态,精神饱满的上完了一节课。如果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敷衍了事,可想而知,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打击是多么的严重!在后续的学习中,该生还会积极思考吗?

四、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例如:①10×5×210÷5×210÷(5×2)10÷5÷2;②8÷4+8÷48÷4×8÷48×4÷8×4;③32-8÷432÷8×432+8÷4。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手、眼、口、脑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活动,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趣、有力,这样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会在课堂教学中的惊讶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