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作文评价阶段的“读者意识”培养

2014-08-26 23:52张雪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作文评价读者意识

[摘 要] 中职作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环节经常为大家所忽略,那就是作文评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可以从教师评价赏识化、教师评价交流化、学生自评自改个性化以及学生互评互改多样化这几个方面着手,在作文评价阶段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关键词] 中职作文教学;作文评价;读者意识

中职作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环节经常为大家所忽略,那就是作文评价。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学生作文悉数上交,教师逐一批阅,然后发放给学生。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普遍认为只要理解教师讲授的作文技巧、要求,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其他的事概不过问,最多也就是在作文本发下来那一刻关心一下作文的分数,以及附在作文后面的教师的寥寥数语的点评。就学生而言他们的作文只是写给教师看的,他们的读者只有教师一人,给他们作文做出评价的也只有教师一人,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审视与被审视的师生关系,缺乏交流、缺乏沟通、更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这种单调的评价麻木了,写作兴趣就会越来越淡。

吕叔湘先生说:“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那么,如何在评价阶段培养 “读者意识”呢?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评价赏识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其实,每位学生都有渴望自己写的作文被老师赞扬的心理需求,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他们写作的动力。中职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处在不断增强的变化过程中,他们更愿意教师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个性的个体,更愿意别人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肯定、赞赏。所以,如果此时教师过分苛责,学生渴望写作的萌芽很可能就会夭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给自己重新进行定位,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读者,成为一个赏识学生作品的读者,只有当我们真正放下教师的架子,我们才会发现自己不再是个审判者,而是一个理解学生、虚心阅读学生作品的读者,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所创作的文章,才会看到以前我们高高在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教师的赏识化评价应该是多层面的,学生有创意的作文构思可以赏识、学生活跃的思维可以赏识、学生认真的写作态度也可以赏识……总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使用激励和赞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当教师成为一个赏识者时,不仅教师的读者意识会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也会相应提高。赏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也许就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即使学生写作上存在不足,我们也应该先肯定他,然后才指出其不足。某学生的习作《军训二三事》,我是这样来评价的“这篇作文让我眼前一亮,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语言文笔,都非常出彩。作文选取军训中的两个事件,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军训的苦和累。如果能再选取一个事件来体现作文开头提到的集体主义教育,文章将会更加完美。加油!”

二、教师评价交流化

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回应,渴望自己与人沟通,被人理解。因此,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者抒写自我的手段,也是作者和读者心灵和精神交流的平台。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习作的主要读者,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通常是通过评语来达成的。如果教师的评语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学生会感受到教师是真正用心来阅读自己的文章的,这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会增强他们写作的欲望。

在作文评价阶段教师以读者的身份介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当然这种读者应当是摈弃固有经验和标准的读者,他能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和自己之间平等独立的关系。由此可见,教师是否能以读者身份阅读与理解学生作文,关键在于是否能运用“零期待视野”来关注学生的作文,“零期待视野”,是指教师不带任何期待去审视学生的作文,客观的去评价学生作文的得失。

三、学生自评自改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价不应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做出单一评判,而应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而据我观察,在我们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别说是自评自改了,就连最基本的作文打草稿,都快从他们的写作程序中被省略掉了。因此,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首先成为自己作文的读者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写作是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其中所包含的个人经历, 情感和独特的构思、语言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越俎代庖只能是徒劳无益。学生只有亲自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才能获得修改作文的体验,才能把“外在的读者意识”变成“内在的读者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读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定,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修改。对于修改认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大力表扬,发现学生好的修改方法要加以推广。学生通过自改自评,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了作文教学的主体。

四、学生互评互改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除了让学生自评自改,做自己作文的读者外,还可以让他们去做别的同学作文的读者,以读者的身份去评价别的同学文章,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互改,在评价别人的作文时,达到重新审视自己作文的功效。这种学生参与的作文批改方式,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与负担,而且也使学生可认识到“读者意识”真正的意义,在互相交流合作中,逐步培养起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为了让同学间的互评互改更加的灵活,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作品展示方式,以新颖别致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互评互改的积极性。

1、悬挂

每篇作文上交后,教师可以把所有学生的作文悬挂在教室内,每位学生可以任意观摩任何同学的作文,自由评论,互相交流。由于同班同学不管从年龄层次,还是生活习性,他们都较为接近,所以也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因为是相互欣赏,所以他们的解读都不带功利性,氛围比较轻松,心情比较放松,他人优缺点在无意识中就储存在了自己的大脑中,从而达到了“此中有真意”的效果,避免了灌输抽象概念的枯燥无味。

通过悬挂,学生表现自我和期待作品反馈的心理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他们在观摩他人作文时,会不自觉的比对自己的作文,激发自己的好胜心,当发现别人的作文不如自己时,写作兴趣将会激增,写作的信心也会加倍。

2、博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博客时代到来了。于是,我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班级博客,让学生把作文投稿到班级博客上。这样每位学生的作文就拥有了更多的读者群:同学、朋友更甚至是陌生人。这些读者浏览这些作文并作出回复与评论,这些都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作文已经不仅仅是一次作业,不仅仅是为老师而写,而是为许许多多读者而写。

在博客里,每位学生平等和自由的,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在这里,评改主体变得多元,评改信息得到互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变得十分便捷。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焕发出极大的写作热情,他们的读者意识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作文教学中,教师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才会追求与学生人格的对等、精神的相通、心灵的碰撞;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才会有明确的倾诉对象、才会有入情入境的作文。作文教学中,师生只有共同拥有“读者意识”,才会引领学生写出一篇篇通顺流畅、深情并茂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张羽飞.毫端蕴秀,妙笔生花——作文评语艺术探微.语文教学通讯,2007(2):46.

[2]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8.

[3]郝淑美,刘万宝. 在作文教学中倡导读者意识[J].文学教育(上),2007.05.

作者简介:张雪芳(1981—),女,汉族,宜兴市人,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教育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作文评价读者意识
让互批成为作文评价的有效路径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
小学作文评价问题与建议
巧借作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学生作文评价教学改革初探
试论作文的个性化评价
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读者意识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策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