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前不久,微信上疯传屠呦呦赴瑞典参加诺贝尔颁奖大会的演讲稿。我不敢确定这真的是屠呦呦的作品。微信上的东西,总是亦真亦幻,真真假假的。
但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篇演讲稿,真是好东西。身为中学语文老师,有职业病,一遇到好东西,立马就有冲动:要引进我的课堂,介绍给我的学生。
热门的文化事件,热点的精品妙文,不拿来做教材,真是可惜了!就我的经验,学生向这类鲜活的文章学习的兴趣会非常高。但要把时文“烹调”成一节课,这需要老师的琢磨。
哈哈,我就是这样的老师。我决定暂时不管这稿子的“真假”,就算是好事者代写的,那也算成功之作。这位好事者能够站在屠呦呦的立场来构思,这让我们跟学生更有可讲的。
这篇演讲稿优点甚多,我最欣赏的,也是让我在第一时间怦然心动的,是屠呦呦的“听众意识”。回到演讲稿创作的原点,在写作中,该叫“读者意识”吧。
这恰恰是这段时间作文教学困扰我的问题。
“读者意识”的重要性是无须赘言的。有了清晰的读者意识,我们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作文训练。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
但我越来越发现,我的学生写作文,好像根本不考虑“读者”这个问题。这不是这一届学生的问题,而是每一届学生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体系。孩子们写作文,正常情况下就只有一个读者——老师,或者是自己的老师,或者是考试改卷的老师。只要老师打个等级,评个分就OK了,一次习作就算完成了。这样年复一年下来,小孩子们麻木了。你要问他为啥写作文,他振振有词:作业呗,老师要求写呗,写给老师看呗。
“读者虚无”和“读者狭窄”是作文教学只面对考试,不面对生活,更不面对心灵的产物。产生这个瓶颈的罪魁祸首,还是急功近利的应试。
屠呦呦的这篇演讲稿,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我用一个晚上,再一次反复琢磨了这篇稿子,认认真真地备了一节课,题目就是《跟屠呦呦学“读者意识”》。
课上得很有意思。
先让学生看了屠呦呦的小校友——宁波效实中学的同学们给屠呦呦设计的漫画。画上的屠呦呦,依旧年迈,但却展示了科学家的风采灼灼。这就是艺术。艺术的特点是能够凸显人的精神特质。绘画也好,写作也好,传递的首先都应该是这精神特质。一个老年女人,不可能有多好看。但优秀的绘画者,能把长者身上那种最动人的气质挖掘出来,放大且定格,于是,普通老人便有了明星的风范。写作也是如此,写作是把庸常生活艺术化的过程。写作就是炼金,在一大堆沙子里把金子淘出来。
看着屠呦呦的这些漫画,我觉得自己突然就不畏惧时间了。原来老了也并不可怕,只要你为这个世界做出了贡献,你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美,你在世人的眼里,便永远是美的。有些美,是不会被年龄淹没的。又想起自己追求的“青春语文”,便会心一笑。
屠呦呦获奖领奖,是社会热门事件,大家都略知一二。以示庄重,我还是用简洁的资料向孩子们隆重地介绍了这位老人家。我有一点儿小小的担心,这个时代,科学家不如明星火,一群小孩子,有可能对科学家的细节知道得不多。
铺垫做够了,进入写作正题,我问孩子们:
屠呦呦要去瑞典诺贝尔颁奖大会领奖,要发表演讲,她需要写演讲稿,她得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哪些人听?讲什么内容比较合适?演讲时间的长短?怎么立意才能够吸引大家?用哪一个国家的语言?
……
小家伙们哗哗啦啦说了一堆,说得还都挺到位。跟我昨晚备课的很多想法是一样的。所以,永远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
这些问题,其实都多多少少和“听众意识”有关。
我追问:你觉得有哪些人会听屠呦呦的演讲呢?
新闻记者。颁奖嘉宾。世界各国的参会代表。主办方领导人。瑞典市民……还有一个孩子恍然大悟般嚷嚷:全世界都在看转播,听演讲的人多着呢!
我颔首,说,是这样的,我们假定全世界都在听。这场演讲,是一场面对全世界的演讲。我们可以细分一下听讲人群:有第一听众,就是显性听众——现场的听众;有第二听众,就是潜在听众——非现场听众。屠呦呦演讲,首先要征服现场的听众,特别是本地的听众,其次也要打动非现场听众。这是从听演讲地点来分。我们还可以从国别来分,是不是只有瑞典的听众呢?是不是只有中国的听众呢?不是的。我们还可以从听众的职业来分,有科学家,也有普通民众;有懂中医的,也有不懂中医的。我们也可以从听众的身份来分,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这也得照顾……
所以,我说,孩子们,你们看,屠呦呦去做这么一个演讲,比我们来一次国旗下的讲话难多了,因为听众的复杂,所以在内容选择上她就必须有多方面的考虑。我问:
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以“第一人”的身份登上瑞典科学院这个世界级的领奖台,她应该在演讲中表达哪些内容才合适?
我提醒孩子们,你可以重点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她最应该表达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引发了争论。我一边听,一边也向孩子们表达我的感受。向瑞典科学院表达感谢之情?这是应该的,必须的,因为是礼貌,是礼节,但不是最核心的。向听众介绍青蒿素的功能作用?我提醒孩子,听众中很可能有非常多不是专业人士,演讲时间应该也很有限,这次大会毕竟不是产品说明会,所以,这方面的内容应该从简才好。一个孩子说,那是不是应该介绍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呢?我说,屠呦呦为此奋斗了几十年,几分钟恐怕很难说尽,说清楚。可以说说,但不能细说。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发言时间短,这样的机会又特别珍贵,应该重点展示一位科学家的情怀。
我眼前一亮,抓住这个孩子追问:你觉得什么是情怀呢?
孩子说,屠呦呦这次演讲,不仅要感动中国,而且要感动世界。老师说过,我们缺少的不是才华,而是情怀。只有情怀能够感动世界。
我笑了。当老师,虽然烦琐些,辛劳些,但有快乐。其中的一种快乐就是,你总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一些种子,而且,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发芽。你看,“情怀”这个词语,不管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都是我念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常常害怕孩子们不懂,但显然,还是有一些孩子懂了,或者,正在懂。
我说:我同意这个同学的意见。屠呦呦此次演讲,因为面对的听众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士,所以最要凸现的,不是青蒿素有多么了不起,也不是这项科研成果为世界医药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而最好是向全世界展示一名中国科学家的情怀。
那会不会写成喊口号式的啊?一个孩子瘪嘴。班上总有几个孩子,天生有“叛骨”的,永远是“批判性思维”,他们有些早熟,对成人世界中的那些粉饰台面的东西排斥得很。这本来是一种觉悟,但有时过而不及,对真性情,也不接纳了。他们常常弄不清崇高和高调的区别在哪里。这一类的孩子,需要特别引导,也值得我们特别引导。引导好了,他们最有可能成为成熟的思想者。
不,我认真地说:如果是说的话假大空,那就不叫情怀了。情怀的基础是真,而支撑情怀的,一定是超越凡俗的一种追求,它扎根大地,但同时又是高蹈的。情怀一定和理想有关,和悲悯之情有关。一个有情怀的人,不会只关注自己。屠呦呦能够在中医事业上走得那么高那么远,没有情怀是不可能坚持的。所以,情怀,是最核心的东西,最动人的东西。只有这个东西,最能够让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行业的听众都理解,都被打动。
孩子们点头,表示理解。我继续追问:
核心内容确立了,那根据“听众”特质,她该如何立意呢?如何选材呢?
这是最难的。
学生说了一大堆。我微笑着听。其实我知道:如果都轻易让这帮小孩子猜到了,那还叫“立意”吗?所谓“立意”,首先就得“立异”,人家想不到,这个“意”才立得起来啊!
我只提醒学生,站在这个外国人的讲坛上,万众瞩目之下,只有两条路,最能实现展露情怀的目标:
一是“我们”的特质。二是“我”的特质。
“我们”,指中国文化,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我”,指屠呦呦自己,独一无二的屠呦呦,完全不可能和别人重复的那个屠呦呦。也就是说,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我文化,才能够撑得起一个女科学家的情怀。说直接点儿,这么大的演讲场合,屠呦呦还是得做到“真、小、新”,还是得“真人真事真感情”方能“大情大气大文章”。这个写作原则、写作宝典,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适用。
然后我又和孩子们讨论了面对特殊的听众,屠呦呦在语言表达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孩子们挺认同我的分析:
有大量非中医科学家听众,不要太学术化,而要大众化,让所有人都听得懂。
作为中国人的代表,要努力展示中国语言的美。
要充满激情,又要符合年迈老人的特质,沉稳而智慧。
最后,我强调了“时间意识”。颁奖演讲,宜短不宜长,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为最佳。简洁,永远是最受欢迎的。追求简洁的过程,就是不断提炼的过程。
然后,我下发提前准备好的屠呦呦的演讲稿。请学生放声诵读,模拟演讲,自由发言:屠呦呦是怎么遵从“听众意识”,在世界级的讲坛上,发出了有情怀的声音的。
我说,同学们可以这样发言:第一,我从文字中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屠呦呦。第二,我没有想到,或者,跟我想的一样。
“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感恩之情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挚爱自己的科研事业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渴望奉献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宁静淡泊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有大胸怀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视死亡为归宿的屠呦呦!”“我看到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屠呦呦!”……孩子们说得多么好啊!
“跟我想的一样,她一定会‘感谢。但感谢的内容,跟我想的很不一样。屠呦呦感谢得太丰富了。”
“跟我想的一样,她肯定会‘感谢,但是她居然不感谢自己,这跟我想的不一样。”
“我没有想到她会从自己的名字说起。她的名字非常独特,一般人也很难理解,用这样讲自己名字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出人意料,很吸引人。”
我也没有想到,我呼应这个孩子说,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最具汉文化风情,不仅外国人好奇,很多中国人也好奇呢。演讲中来个“解密”,不仅切入点小,新颖别致,一下子就拉住了听众的心,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瞬间就浓郁起来了。这个创作演讲稿的人很高明。
“跟我想的一样,屠呦呦一定会谈到青蒿,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用青蒿大做文章。”
对,青蒿是这篇演讲稿的主题词、核心内容、文本魂灵。“‘青蒿一共出现了23次!”一个孩子嚷嚷。
这在写作中叫什么?我追问。
“点题!”小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回答,很激动。只要名人的写作印证了老师平日讲的写作知识,他们就会很激动。
对,这也是一种点题。写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需要点题,这个问题我在班上都讲得不好意思了,但是孩子们还是掌握得不好,考试常常偏题离题,伤脑筋得很啊。
你们看,大科学家写作文也得点题,而且点得挺高明。同学们再深入一点点,这23次点“青蒿”,实际上有很多层次,青蒿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
我组织孩子们朗读了一遍所有含有“青蒿”的句子。特别是下边这一段,重点指导了朗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躯,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就这个问题,我请孩子跟同桌讨论了一会儿。
有一个孩子的发言最精彩。他说:青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前半截是实的,后半截是虚的。前半截就是青蒿本身,到后边,青蒿就是一种精神了。我帮助他整理提升自己的思绪,说,如果说“青蒿”在前一部分是词语本意的话,后一部分就是它的比喻意了。或者就全篇来说,屠呦呦已经赋予了青蒿以“象征意义”。对屠呦呦而言,青蒿是眼前之物,也是她终生为之奋斗的对象。这篇演讲稿从“青蒿”入手,选材、构思、立意便不浅,不散,不俗。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行业内外的人都能有所感有所悟。学术和人生,思想和情怀,便这样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中国在演讲稿中也出现了21次!”一个孩子忽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地欢嚷。
对,我说,你好有眼力!“青蒿”是主线索,是主旋律,“中国”也是。这篇演讲稿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文字中站立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她用中国情怀,讲述了一个中国人,不,一群中国人的中国故事。小植物,大课题;小细节,大情怀;小女人,大格局。孩子们,这样的演讲稿,因为关注了“读者”和“听众”,研究了“读者”和“听众”,便写出了一种中国气派,中国科学家气派,中国女科学家气派!
我说,老师这样来赞美这篇演讲稿:
赞屠呦呦瑞典演讲
感谢一词撑全篇,赤子情怀层层表。
青蒿二字深挖掘,引申比喻出妙招。
记叙抒情相携扶,经典诗文内力张。
讲者多情听者痴,娓娓道来无焦躁。
耄耋之年登圣殿,世界殊来中华笑。
这堂讲写作技巧的课,最后还是在屠呦呦的故事中结束。
屠呦呦回忆,他们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终于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
如今,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起效最快的抗恶性疟原虫疟疾药,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疗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标准方法。可在此之前,这项成果在国内学界长期被低估或者不被承认,即便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后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歇。一项好的发现居然不被世人接受,此情此景,如果没有科学家本人“亲力亲为、亲试亲尝”的经历是断然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这样结课,我最想告诉学生的还是:对于写作而言,技巧是必需的,但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情怀和思想,永远高于技巧。屠呦呦,她心中有,所以笔下才有,口中才有,未必就经历我们今天这么多的写作构思分析。所以,写作好,关键还是写作者这个人好;讲演好,关键还是讲演的这个人好。所以,孩子们,努力做一个有情怀有成就的人吧,你的经历就是你的题材库,你的胸怀就是你的主题源。
读者意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心怀他人的意识。除了私密日记,文字总是写给他人看的。“他人”天然是你写作大厦的一个部分。所以,写作,也是为“人民”服务呢。为人服好务,这就是写作的大道,演讲的大道。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