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红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者或者帮助者。“四步自主”教学法,对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四步自主;师生合作
2010年,我校科研团队在校长的带领下,提出了“四步自主”教学法,即“引情激趣—集体设疑—师生合作—整体完善”,在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对学生学的效率还是教师教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就“四步自主”中的师生合作这一环节,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师生合作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本兼具丰富性和全面性,教学内容丰富,涵盖面比较广,涉及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形形色色。从诗词歌赋到中外名著;从自然景观到人间百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精准的把握,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的同时加强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能力,传达给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四十分钟的课堂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领略语文世界的美妙,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由此可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高效率的合作对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二、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和老师进行互动、合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教材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要接受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接受教师这个引导者的信息,二是接受阅读课文本身发出的信息。而学生在思考和探究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又扮演者信息输出者的角色,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究得到的想法需要输出,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起到自己的引导者作用,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和教师沟通、合作。尽力构建一个师生完美互动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这种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三者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达到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显著成果。而且,高效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给学生充分的自尊自信
在网上看到一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是我教过的学生,就没有‘学困生这一说。”通过这句话,我认为,这位老师是很在意学生的自信自尊的!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认为树立学生的自尊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他们尤其是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营造群体互动的氛围
我们所说的群体互动是指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其中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之间的讨论、评级、鼓励、合作、交流以至于竞争。但我们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一般处于“被学”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干”,处于“看热闹”的状态,学生之间根本不存在交流与合作。而“四步自主”教学法中的师生合作就包含了生生合作的群体性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强调课堂群体间的互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质疑、相互聆听、相互竞争,最后相互合作。这样学生之间就变成了真诚的合作者,显示出团队精神。
总之,“四步自主”教学法的应用,大大改变了语文课堂上“死板”的教学气氛,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精彩无限。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