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笔记初探

2014-08-15 00:45孟庆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口译员译员人脑

孟庆宇

孟庆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一队在读硕士(河南洛阳471000)。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际活动,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译员需要积极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口译技巧,采用目标语言将讲话人表达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在场的听众。因为口译活动的这种即时性,口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时必将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口译的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口译员对源语言信息的记忆、储存、转换、提取和产出能力。而在这几者中,记忆是先决条件。如果记忆环节出现问题,信息的储存、转换和提取便无从谈起。可以说,记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口译活动的成败。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口译员的记忆水平在某些方面会好于普通人,但大脑记忆的容量毕竟不是无止境的。为了弥补人脑记忆限制的不足,减轻记忆的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目标语的产出上,口译员,尤其是交传译员,基本上都会在口译实践中使用笔记。笔记不仅可以用来保存和整理信息,还可以对人脑以有效的辅助。因此,要了解口译笔记、掌握口译笔记的方法,就必须要首先了解人脑的记忆机制。

一、人脑的记忆机制

记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前提,没有记忆就谈不上认知。口译活动若想顺利进行,译员不仅要理解源语言信息,同时还必须采取可能的任何方式记录和储存源语言的关键内容及重要信息。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类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见车文博主编:《心理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3页)。从结构上来说记忆分为三种,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即时间最短的记忆,它具有一定的信息容量,依据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进行生物电意义上的编码,是外界刺激的真实拷贝和转录,但是其保持时间仅为0.25-2秒。其中有的信息得到了生物电刺激的强化而得以保持,如此便形成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容量为7个左右不相关的数字或语音信息。口译员对于信息的接受和输出前后间隔仅为短短的几秒,在现实口译活动中,在无笔记条件下,译员的源语储存时间一般为1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1分30秒。因此,原则上讲,如果源语发布时间超过1分钟,那么译员就更多的依赖长时记忆,并以此对口译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加工。但是,这不但增加了口译记忆的难度和强度,而且也比较容易遗失很多数字和专有名词等细节,这就要求口译员采取辅助手段进行信息记录,这就是口译笔记。

二、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笔记质量会直接影响口译的效果。在口译实践中,无论口译实践的长短,都会出现一些结构复杂,修饰语堆叠等比较耗费记忆能力的句子。这时候,仅仅依靠人脑的记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同时,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及来自时间也来自于对质量的要求。压力之下,译员犯错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而口译笔记却为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译员可以利用笔记将这些耗费精力的、复杂的和琐碎的语言信息以一种很有逻辑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缓解了译员的压力,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目标语产出上,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口译的质量。同时,如果译员还了解与口译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并在笔记上做出补充,信息便有可能更加准确地传达出去。因此,译员在口译实践中记口译笔记是十分必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证明,口译学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其短时记忆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在经过笔记专门训练之后,便可以逐步发展出一套兼具逻辑性、信息完整性且符合个人特点的口译笔记体系。

三、口译笔记存在的误区

1.对于口译笔记本质的理解有偏差。很多人觉得口译笔记应该和秘书的速记一样,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首先,从技术上讲,这就是难以实现的。正常人的讲话速度约为每分钟120到150个词,而一个人却可以在一分钟内听到300到500个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整理和理解语言的意思,但是却不可能记下所有的内容。其次,过多且逻辑性不强的笔记反而会对译员在产出时造成负担,容易混淆且抓不住主要意思。因此口译笔记只是记录关键词、逻辑连接词等重要信息,并不是面面俱到。

2.夸大笔记在口译中的作用。据有关分析,在口译实践中,人脑记忆的作用约占70%,笔记的作用约占30%。由此可见,笔记只是一种对人脑记忆的补充,只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大量信息终究还是要依赖大脑的记忆,笔记只是起到提醒和引导的作用。

3.认为口译笔记本身就是个性的和非系统的。诚然,口译笔记在口译实践中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笔记特点和技巧。但是,笔记必须清晰明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尽管每个译员的笔记都不相同,但是有一些符号是很有效且普遍使用的。如果过于强调笔记的个性,而忽略的笔记所有的共性和规律,不利于口译笔记的教学和研究。

四、口译笔记记录的原则

鉴于以上的对于口译笔记的各种错误理解,在记录口译笔记的过程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1.口译笔记是为了便于口译信息的存储,为了弥补大脑短期记忆力和持久力的不足,即为了更好地保存信息。所以,记录只能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和提示,是方式,却不是目的。

2.笔记技巧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正确和有效的记录模式。但整体来看,口译笔记又具有一定的共性。

3.笔记的基础是正确的听辨和准确的理解。没有这两点,笔记也是无源之水。笔记其实是大脑思维对信息加工的结果——大脑在记录纸上的反映。

4.笔记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破碎的字或词,而是经过大脑理解和加工的,具有逻辑结构的语义的再现。

5.笔记所采取的语言也各有不同,可以采用母语、源语言、目标语甚至其他语言和符号,也可结合个人特点多种合一。

五、口译笔记的基本方法

口译笔记的基本方法包括两大部分:笔记的结构和笔记的语言。本文将举例说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笔记的结构。笔记的结构也就是笔记的布局。掌握正确的笔记结构,对于初学口译和口译笔记的译员非常重要,是译员的基本功。笔记原则是要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指示明确,逻辑性强。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点。

(1)纵向记录。以一张A4纸为例,可将纸张纵向画三条竖线,分成四个区域。笔记时先从最左侧开始,一直到最右侧。是因为这种分布恰好是译员可以一眼看到的范围,译员可以快速阅读笔记,抓住大概意思;

(2)段落分割。每次记完一段信息,在下面划上一条横线,提示自己这一段落已经结束,便于与下一段区分;

(3)每记完一个意群或要点,在每个意群的下面画上一条斜线,即“/”;

(4)如果换行后上下两句之间还有逻辑关系,可以使用箭头指向下一句的中心意思处;

(5)阶梯状排列。用阶梯的样式排列信息,表示信息的先后、逻辑上的关系;

(6)纵向列举。在出现列举的情况时,可以纵向画一条线,并在线的右侧从上至下逐一记录各项内容。

2.口译笔记的语言。口译的语言与通常的语言不同,它是高度概括且形象化的信息系统。笔记内会大量使用各种符号、标记、缩略词甚至是图形和线条。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有效地为译员提供服务,帮助其迅速唤起储存在大脑内的信息,以便准确的产出。各类符号、标记、词汇并不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类符号,只要是简单直观便于记录的都可以被用在口译笔记中。译员只要勤加练习,在看到这些看似混乱的符号时便能立刻想到所对应的信息。

口译笔记中符号多种多样,既有数学符号也有文字符号甚至图形,例如

(1)数学符号:∵——因为,由于,幸亏;∴——所以,因此,结果是;=——相同,一致;>——大于,超过,高于;[]——在……之中,之内……

(2)惯用符号::——看,说,想,评论;?——疑问,问题是;!——危险,警告;→——导致,结果是……

(3)图形符号:〇——全部的,整个的;Δ——城市,都市;□—— 国家,民族……

(4)字母符号:I——工业,我;E——经济;M——会议;H——主席……

这些各种类型的符号和文字共同构成了口译的笔记,使得口译笔记清晰明了,逻辑明确,可以说是口译笔记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在口译实践中,无论是人脑的记忆,还是口译笔记的辅助记忆,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系统的训练和实践。任何一位具有较好母语和外语水平,有较好智利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人员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和积累后,都是可以达到相当水平并胜任口译工作的。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译员,口译笔记都是口译学习和实践的重中之重,是口译的基础和起点,有时甚至能成为区分译员水平的标准。口译笔记不同于学生的课堂笔记或秘书的速记,内容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过于零星,译员需根据个人特点拿捏好尺度。因此,对于口译笔记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口译笔记记好,才能走好口译漫漫征程的第一步。

[1]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 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 王蕾.浅谈口译笔记技巧[J].辽宁师专学报,2004(5).

[5] 吴钟明.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口译员译员人脑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