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语“起”词义演变的认知视角考察

2014-08-15 00:45滕华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义位本义词义

滕华英

滕华英/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江苏徐州221008)。

词义的演变向来是汉语词汇研究关注的重点。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词义演变的原因、词义演变的方式、词义演变的类型、词义演变的规律等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常用词语“起”的词义演变现象。

在汉语词义研究中,尚未出现专门研究词语“起”的论著。这可能是因为“起”在汉语中是极为常用的词汇,几千年来,“起”的基本含义虽然有所发展,但最常使用的几个含义几乎不曾发生显著的改变,因而可能有些学者认为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笔者以为,正因为词语“起”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含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强大的构词能力,其词义演变在体现汉语词义发展方面才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和代表性。并且,换一个角度观察词义的演变,可能会拓展词义演变研究的新思路。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主要是“意象”和“隐喻”,来观察汉语常用词语“起”的词义演变现象。

为了论述的方便,让我们整理一下“起”的词义系统。“起”,《说文解字》解释为“能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阐释:“起,本发步之称,引申训之为立,又引申之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古代汉语词典》归纳“起”的义位有“站起,坐起,起来”、“兴起,发生”、“开始”、“出身”、“发酵”等 8 个。《现代汉语词典》归纳有“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离开原来的位置”、“发生”、“兴起”等。各个字典辞书中所列义位或多或少,或详细或笼统。

首先看“起”的本义。“起”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能立也”。清代的段玉裁则认为“能立”不是“起”的本义。他在《说文解字注》中云:“起,本‘发步’之称。”“发步”指开始行走。从字形上看,显然段玉裁的解释更为准确。起,从走己声(《说文》作“巳声”),古文字形从辵。无论是“从走”还是“从辵”,都表明“起”的本义跟“行走”有关。可见,段注将“起”的本义定为“发步”是有道理的。

从“发步”的本义出发,“起”引申出直接引申义“立”和“开始”;在“立”的基础之上引申出“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建立”、“出身”等义位;在“开始”的基础上引申出“发生”、“兴起”、“长出”等义位。

一、语义取象与“起”的引申义系统

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的民族在认识的过程中,或者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或者因为分类和抽象的程度不同,或者因为凸显的意义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印象。这个心理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在客观事物进入语言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结构信息的设置往往会偏向凸显的认知经验,这就是语言中词语的“语义取象”。比如汉语中的“秉”,表示禾束,取象于人们劳作时一把一把的穗子。对一个词来说,词义主要反映突显的认知经验,而词义反映的凸显的认知经验又是扩展的首要依据。“秉”表示禾束,是人们在手中牢牢握住的,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就是“秉”所凸显的认知经验。人们在使用“秉”时,不断激活这个场景,由此发展出“秉”的“把握”和“把手”等义位。

“起”的本义是“发步”,指开始行走。区别于“行”、“走”、“趋”等词语,“起”这种动作并不关注行走的速度,“起”的凸显特征是[开始]的情状特征。在词语的使用过程中,[开始]这个情状特征会不断得到凸显,由此显示出独立的必要性。

“起”的“始事”含义出现得很早。具有“始事”含义的词语“起”往往放在其他动词之前,突出“开始”这一含义。如《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动词“起”置于动词“舞”之前,不再表示行走,而只是强调“舞”的“开始”意义。

短语“起步”的出现,则更明显体现出“起”的“开始”义。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中云,“既已登车,擎檐从人未肯起步,仍念诗词,求利市钱酒毕,方行起檐作乐”。在这里,“起步”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发步”,但由于这是一个联合式短语,“起”就只需要承担“发”的意思,也就是“开始”。于是,“起”由原本的复合义“开始行走”转变到后来仅仅表达单纯的“开始”义。

语义的心理图式是整合的,可能涉及多种特征,其中某些特征居于前景位置,如“起”的情状特征[开始];其他特征属于背景特征,如行走的方式、行走的结果等。人们在使用词语的过程中,不断激起心理图式,在某些情况下,背景特征会得到凸显,从而成为词义演变的基础。

“起”作为“发步”之称,引申出“立”并不难理解。根据人类的经验,行走的前提是站立的状态,所以我们经常说“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起”表示动作行为“立”,也就是“站”这一含义。“立”可谓其最为基础的一个义项,从千年以前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说文》解释“走,能立也。”“起”、“立”二词不仅慢慢演化为同义词,还经常并列使用,如东汉王充《论衡·乱龙》:“翁叔从上上甘泉 ,拜谒起立。”就表示站起直立。时至今日,“起立”已经合并成一个复合词,广泛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人不是一直站立着然后开始走,多数情况下或者坐着或者躺着然后站起来走。由此,“起”的这个背景特征不断凸显,成为词义演变的基础。“起”在“立”的基础上,又引申出“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特别指“起床”这个动作。在诗歌这种要求语词浓缩的艺术形式中,用得特别广。如秦嘉的 《赠妇诗》“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古诗十九首》“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词语“起”的“由躺而坐而立”义项所表达的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用法也非常稳定。直到现代汉语中,我们还经常用“起”表示“起床”。

这样看来,“起”引申出“离开原来的位置”就一点也不奇怪。从语义取象的角度讲,“行走”的动作特征隐没,而动作行为的结果得到凸显,所以动作主体也得以扩大。“起”的动作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风、叶子等。如李清照《如梦令》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起”作为“离开原来的位置”这一含义到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自身的发展,如含有“拔出、取出”义的“起锚”、“起货”。同样的,“起钉子”一词也具有“拔出”的含义,同时也可解释为“拔除”,因为在这个动作过程中,钉子被拔出,离开原来的位置,即被从原位置除去。这又不难解释为何“起”又具有“除去”这一含义了,例如“起油”就是“除油”的意思。

二、隐喻认知与“起”的引申义系统

很多研究者发现,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理解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理解世界、形成概念的方式。隐喻的本质是跨领域认知活动,利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通过基于相似性特征的跨领域认知,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在语言中,就是在词义演变中建立起义位与义位、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隐喻在词义引申中具有推导作用和建构作用。

隐喻具有推导功能和建构功能。推导是将不同类型事物之间的属性进行延伸,由此达到拓展认知领域的作用。拓展常常是将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容易理解的事物的属性延伸到相对而言人们不易感知的、难以理解的事物身上,建构则涉及概念的结构,尤其是抽象领域内概念的空间结构。人们在隐喻思维的帮助下,可以仿照具体物的存在形态赋予抽象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

回到本文论述的“起”。“起”本义“发步”,演变出“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义项,这些义项都具有矢量性,显示出可以直接体验的空间感。古代汉语中,“起”还有一个常用的义位“出身”,正是人们在隐喻思维基础上对抽象领域对象的空间建构。《史记·高祖本纪》中云:“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则裂地而封为王侯。”“起”表示“出身”,一般用于出生时地位低下而后来显贵的人。社会阶层是一个抽象领域的事物,借助于“上”、“下”等空间词语,就建构起这个抽象领域的空间位置关系。由地位低下到身份显贵,显然是从下至上的过程,用“起”来表示,正如人由坐卧趴伏的状态而站立一样,形象生动。

古代汉语中,“起”还有一个常用义位“举用、征聘”,与“起”的“出身”引申相同,是隐喻思维对抽象领域对象的空间建构。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明的,“士、农、工、商”的等级排列顺序毫不含糊,“士”被排在最高等级。因而,若能够出仕或被统治者任用,必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进步。这个“下”和“上”不再是空间范围的范畴,而是指抽象的社会阶级。

“起”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义位“发酵”。萧子显《齐书》记载:“永明九年正月,诏:太庙四时祭,荐宣皇帝面起饼。”直到今天,在某些方言口语仍可见到这种用法。如“起面”一词中的“起”就解释为“使……发酵”。试想,在发酵的过程中,面团内部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整团面的体积因此而膨胀,在面盆里渐渐升高,这正是一个空间上“自上而下”的过程。

常用词语“起”本义是“开始行走”。在这个生动鲜明的心理图式中,凸显的认知经验是[开始]的情状特征和[站立]的姿态特征。这些突出特征构成了词义演变的基础,由此引申出“开始”和“直立”的引申义。同时,通过隐喻的跨领域认知活动,推导建构出具象领域的空间动作特征和抽象领域的空间位置特征的相似性,由此引申出“出身”、“举用”等义位。笔者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可以为词义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为多义词的词义演变、义域分布、发展趋势等提供解释。

[1] 许慎.说文解字[Z].中华书局,2011.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

[4] 李国祥.古代汉语词典[Z].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

[5] 田金莲.论汉语词义发展的特征和演变[J].语文学刊,2011,10.

[6] 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1.

[7] 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和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1.

[8] 赵倩.语义取象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以“牙、齿”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9] 聂志军.汉语常用词研究方法浅论[J].河池学院学报,2007(02).

猜你喜欢
义位本义词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字意与词义
义位函数理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