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了大部分课堂,表现为以教为中心,以教案为本,围绕教材,我讲你听,我提问你回答,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扼杀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精选精练,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方法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88-02
在我们数学科组多次教研探讨下,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一、备课
新课程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数学课前准备充分,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主要还是备学生,联系学生实际。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育生学。”例如:教学“三视图”时,可让学生自制多个立方体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构成和想法。如果真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生成将是丰富多彩的。
二、敢于突破
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有理数的加法,而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时,可先回忆乘法运算,每一种运算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心理上有一个过渡,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三、巩固知识要强化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我的做法是: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在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除了掌握书本上的四种方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可用学生找到的解法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小结作业有特色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
参考文献:
[1]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江苏省中学数学教与学编辑部.初中数学教与学(半月刊)[J].2004.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