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浅探

2014-08-05 14:55舒悦红
科教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灵感活力课堂

舒悦红

摘 要 创造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中最重要和最高级的能力,本文拟从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 活力课堂 怡人情境 多向思维 灵感 辐合集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HU Yuehong

(Hu'nan Huaihua Hecheng District Hexi School, Huaihua, Hu'nan 418000)

Abstract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advanced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context creation, to carry out languag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raining of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ree aspects of the way of thinking of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capacity.

Key words dynamic classroom; pleasant situation; multi-directional thinking; inspiration; focus on convergence

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1)“活”——活力课堂能发平常之未发,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结束时要求学生讨论课后的练习题,即根据最后一段的“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开始时学生做思考状,思想深刻、有个性的观点寥寥无几。于是,笔者拟了“应大力推广克隆人”的题目,采取小辩论会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即刻高涨,创造性思维被充分激发,正方反方唇枪舌剑硝烟弥漫。最后,正方辩手得出“在人类遭遇天灾人祸或疾病痛失亲人时如果能够克隆死难者,那对尚在的人的精神将会是多大的安慰”和“如果新技术不能为人类服务,那社会何必要进步?”的观点,并提出为解决因克隆技术引起的地球上人口过多的问题可加快人类移民其它星球的步伐;而反方则得出“推广克隆人将使社会混乱、人类感情不再珍贵、人口数量膨胀使地球不堪重负、移民其它星球只能使地球上人口膨胀的悲剧重演”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热烈切磋的气氛中被瞬时激发出来的。

(2)“美”——美好怡人的情境能激发创造潜能。在某些课堂的开始如能用一段短小的故事、有趣的新闻、贴近的诗句、精辟的格言、一幅图画一帧照片、一段音乐等等巧妙导入有可能加深学生印象,导引出旧知或潜意识中的积存,造成某种触发,引起灵感,产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如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课文之前,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学生被视频中那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氛、铿锵的节奏以及安塞农民快乐的情绪所感染,在朗读课文时不需老师指点,马上能进入角色,充分调动情绪和想象力,创造性地朗读课文了。结果读得很有气势和激情,对于本文中排比句的作用能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出来,这就完成了本文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之一。又如笔者在教学七(上)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先进行一个诗歌背诵比赛,要求学生背出描写春天的诗词,有学生背出了杜牧《江南春》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课前的这段导入加深了学生对于春天的认识,在学完课文后,师生讨论书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再用其它的比喻赞美春天。这时,课前背出《江南春》的那位学生说可把春天比作一个万花筒,因为它色彩斑斓、变幻无穷,就像《江南春》中一样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性的想象。

2 课外

(第二课堂)的世界更是广阔的,大自然的美、广阔的社会人生、各种类型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极好的环境条件。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戏曲大舞台”时,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拜师学唱自己家乡的地方戏,然后模仿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的形式进行一个“家乡美”的戏曲表演。在活动中,展现出了湖南花鼓戏、特别是怀化的傩戏、辰河高腔、阳戏等小伶人的可爱形象。通过活动,学生对讨论题目“中国傳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的问题提出了在每个地方电视台人们开机后的几分钟里不准播放广告,而要播放本地区经典的地方戏曲片段的独到想法。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教师不光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情境和课外活动策略,还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

3 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维方式的内化训练

3.1 散——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

只有多向发散,才可使学生思维广阔,思路扩展,超越常轨,求异探新。例如,在训练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时,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1)突破时空界限,构建新奇主题。如“相约2050”、“与李白的一次对话”、“走进战国时代的风雨”等,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把想象放飞到了未来或古代。(2)实行角色错位,扩张想象能力。如《假如我是怀化市市长》的作文。(3)嫁接典型素材,继续演绎精彩。如《鲁滨逊第二次漂流荒岛记》,还可把人类活动嫁接到动植物身上,写出想象丰富的童话来。(4)巧妙运用修辞,增添想象魅力。巧妙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想象的空间就会得到无限的扩张。这样,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能创造性地写出文章来。又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桥之美》时,针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你对桥之美有什么感想,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思考:桥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有哪些功能?学生通过热烈讨论,得出还有审美功能、生活周围就有饱含诗情画意的景致等;我再问:本文作者的审美眼光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有什么启示?学生就能借作者的审美观对某一处自然风景或室内布置进行一番评头论足了,这就达到了创造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又如,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当分析到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巧遇于勒而不想认自己的离散多年的亲弟弟时,我问学生:这表现了什么?学生大多能答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主题。我又问:你还能想到些什么?能不能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能不能进行逆向思考?通过深入地思考、小组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了:菲利普夫妇不认于勒,也许给于勒一个机会,他也许会从卖牡蛎开始独自创业,他在经历过前面那些磨难之后也许会改过自新,成为一个靠自己诚实劳动吃饭的人,而菲利普夫妇如果认了他的话,他也许会又依赖哥嫂而重蹈覆辙又成为一个纨绔子弟。这种说法虽然有悖于人之常情,但不能不说有它的道理,我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时,不应使学生的思维固守一隅,而应结合联想、激发灵感,使思维朝多个方向——无论顺向、逆向、还是多向,辐射——发散开去。

3.2 聚——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发散中有选择地辐合集中

学生思维发散后再辐合集中,在求异中求同,对立后同一,才能是全面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才能使启发后产生的灵感思维导向形象或抽象思维的创新。例如,笔者在教学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时,问学生:写警官判案可写哪些案例?学生回答:可写交通事故、凶杀斗殴、偷盗抢劫、反对沙皇等(这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我再问:作者为什么不写以上案件,而偏偏选定“猎狗咬人案”极力渲染、不惜笔墨呢?“警官”与“猎狗”有什么内在联系?通过引导思考的方向,学生明白了契诃夫讽刺手法的高明:“警官”实际上是沙皇的忠实走狗,最后的猎狗获胜实际上揭露了在黑暗的沙皇统治下人不如狗的现实,而选其它的案子是没有这种深刻寓意的。这种思维的发散与集中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

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大舞台,教师如能有意识地运用创造思维的训练方法,将课内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指导结合起来,定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21世纪新人来!

猜你喜欢
灵感活力课堂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构建活力四射的高中语文课堂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探究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构成要素
论动画剧本的选题与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