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婧
【摘要】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对馆员的培训也就摆到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存在目的不明确、内容不丰富、方法不灵活、缺乏激励与约束等问题;探讨了从转变馆员培训观念、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等方面来建立并完善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机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员培训 思考
新时期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图书馆在收集信息、管理信息等的形式及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展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图书馆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承担起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的角色,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1.适应环境的变化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图书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上书排架,而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业务帮助和咨询服务。这种“复杂劳动”才是馆员要面对的。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馆员培训视为一种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升馆员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以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2.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知识型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而人才的满意度绝非仅仅以高薪、优厚的待遇来衡量,与之相比,能获得丰富的技能培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获得认同和成就感是衡量知识型馆员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培训演变为“奖励”,被培训意味着具有潜能,是一种荣耀。
3.建立图书馆文化,构建和谐团队
“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图书馆馆员培训实质上是建立和实现图书馆文化的过程。培训要注重对馆员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导向,使之符合图书馆文化的特性,并促进馆员认同图书馆文化,成为“优秀的图书馆人”,共同构建和谐团队。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现状分析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培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馆员培训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培训目的不够明确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的信息需求量大,要求即时、准确,时效性强。馆员只有经常参加专业培训,才有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许多馆员对于培训的目的还不太明确。上级主管部门强调不够,只规定馆员评聘职称时需要足够的继续教育课时,否则不予评聘。馆员通常把这项必要条件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很多馆员认为培训就是为了晋升职称,不评职称,一般不会主动去参加。图书馆对馆员是否参加培训也不作要求。有的馆员认为培训与自己没有关系,可以几年或长期不去参加图书馆系统组织的培训,而有的馆员为了评职称凑课时,则会在一年里集中参加几期继续教育培训班。遇到相同的课程内容,无需反复听讲时,就缴了听课费,报个到就行了。这样以晋升职称的主要目的的培训,确实值得思考。
2.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图书馆的培训内容一般比较注重图书馆学理论知识等方面,将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视为图书馆培训的重中之重,而对专类学科、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关注较少。实际上,馆员对这些方面培训是非常渴望的。对这些方面培训的缺失,往往会降低馆员的工作效率,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培训内容既要满足图书馆发展需要,也要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渴望;不仅要满足馆员理论上、知识技能上的需要,同时要满足馆员心理上的需要。
3.培训的方法单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培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是主要的培训形式,多由本单位的老师授课,参加实践操作较少,也没有依据培训对象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或增设课程内容。这种枯燥单一的培训方式对馆员没有吸引力,即便参加听课时的专注度也不高,当作例行公事,培训课程也达不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4.对馆员参加培训缺乏激励与约束
目前馆员培训存在着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培训时间的安排也不满意等现象,这与培训缺乏激励与约束制度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许多高校图书馆对认真参加培训的馆员没有奖励,对不认真参加培训的馆员也没有惩罚机制。培训与馆员绩效奖励没有挂钩,馆员技能的高低与福利待遇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工作中干得好和干得差,技能的高低对个人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参与培训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工作时间相对少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馆员多数选择不去培训,有关部门也不强求。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可采取的措施
改进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措施,做好馆员培训,扩展馆员技能,提高馆员素质,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对馆员培训的管理。
1.转变馆员对培训的认识
要让馆员充分认识到培训对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摒弃只为评聘职称而开展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文化为目标,树立馆员培训就是一种提高知识理论水平、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理念,意识到馆员培训是一种可以使图书馆获得长期综合效益的行为。同时,馆员也应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自己的知识暂时也许是够用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原地踏步就是落后。馆员只有不断的顺应社会和服务需求,积极参与图书馆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与时俱进。馆员除了自己工作的部门外,对馆里其他部门的业务也应有所了解,如参考咨询如何做、图书分类编目怎么做、信息素养培训如何开展,等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复合型图书馆馆员。endprint
2.充分调研,根据馆员培训需求做好培训规划。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是由馆员的业务水平与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决定的。培训需求反映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培训部门可以以问卷的方式与馆员沟通,建立馆员之间的交流平台,或派馆员去外地学习、参观等,作者所在的单位已这样做了。分析培训需求,了解馆员需要哪方面的培训,缺少哪方面技能,完善培训计划。馆员培训规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等一系列工作所做出统一安排。馆员培训规划既要全面,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知识培训、科研能力等培训、员工身心健康保护;也要全方位,多层次,包括新进馆员、普通馆员、中等级别馆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培训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规划馆员培训,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课程设计,更新授课内容。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馆员的要求,要以馆员的需要、能力、兴趣以及过去的经验作为课程决策的要素,要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应该目标明确,实用性强。馆员培训课程只有从图书馆实际需要出发,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4.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扎实推进馆员培训
馆员培训效果评估是高校图书馆培训工作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对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实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以后制定、修订馆员培训计划的依据。只有完善培训评估体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每一项培训进行全程评估,才能确保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不断改进馆员培训,有效推进馆员培训的开展,如利用假期时间培训,并实行考勤,将参加培训列入绩效考核的一项等,对馆员参加培训制订硬性规定
四、结语
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因素,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变革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馆员,所以馆员的培训和发展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与高校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效的培训是馆员和图书馆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实现馆员梦想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慧瑛,袁曦临.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设计[J].图书馆建设,2009,(12):82-86.
[2]路海生.图书馆员职业规划之我见[J].图书馆学刊,2012,(1):31-34.
[3]张艾白.初探图书馆馆员岗位培训[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108-109.
[4]蔡莉静.图书馆馆员业务学习与岗位培训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