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华
摘 要: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要实现能力提高这个目标,就要改变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方式,营造自主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赏识教学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赏识教学
本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现代职教体系3+4分段培养(中职和普通本科)的班级,入学成绩是我校历年来最高的,但是上了近两个月的课后我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盲目的,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为了应付考试,不停地进行题海战。这种学习方式早已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己从不用想该怎么学,反正不会做有老师教,教了一遍不会还有两遍三遍。进入高中后,这种学习方法仍然根深蒂固。高中数学学习有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需要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当今学生最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
如何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应是学习主体即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应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各自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探究学习应是学生独立发现、自我发展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分工合作,并注重自我的体验。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在这场变革中,教学方式必将随之产生深刻变革。只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共同变革,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文因素,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到情感需要。有人曾对初一学生就“你是否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学习其所教科目”这一问题做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给予肯定回答的学生约占四分之三。
新型的师生关系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要义却显而易见。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现在的高中生有着成熟的外表,成熟的内心,也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自尊心和荣誉感强。教师对学生应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在思想、感情的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的空间。
2.营造平等、民主、互动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学生在老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积极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体验实现知识探索创新的教学活动。德国教育家戈特福乐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习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益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为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使师生互动,达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
二
自主探索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主动探索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支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情境创设不失为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发展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策略。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调动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行独特体验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讨论,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共鸣。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在很多时候,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整个课堂只有教师津津有味地讲解,而学生只是似懂非懂地听。
2.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在介绍什么是异面直线的课上,有些学生对于我说的正方体中的一些异面直线存在疑义,更对画在黑板上的图不理解,明明是相交,怎么说是异面的呢?对此,我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甚至是半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找一个正方体研究各棱之间的位置关系。大部分学生对这个知识掌握良好。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小孩子天生喜欢猜测,在数学学习中,猜测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在某种具体情境中的直觉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猜测,自然而有趣地产生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积极思考。
善于思考问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问题解决是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熟悉材料和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就显得很有必要。设计问题是为了提醒学生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而且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思考他们能解决的问题,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能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4.强调参与和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整个过程始终是学生为主体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
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与同伴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合作学习人人参与教学,人人投入探索,表现自我,积极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创新,形成良好的个性。
数学是在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但同时又是那样的生动具体,极具应用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深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到豁然开朗。使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的真诚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没有真诚的欣赏,学生就有可能失去自信心。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激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从被动学数学变为主动学数学,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曲淑梅,王家涛.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08(06).
[2]曹向华.优化职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改革的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9).
[3]朱维杰.合情推理的数学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