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岚山
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与学仍然是一体,只不过形式有所变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主角是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也是在学生之间展开的,但是教的主角——教师,也没有失去其自身的作用,只是改变了其教的方式。教师主要发挥对前期分组等进行组织、中期讨论进行指导以及后期讨论学习结果进行总结的作用。下文将对这三个步骤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从集体着手,考虑每组大概人数,综合考虑学生性格、学习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地域差异等因素,合理分组。此外,在分组时,要采用优等生与学困生相结合的组员分配模式,以便实现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目的。为了避免无团队意识的散沙模式,可以选出小组长,以带动团队共同讨论学习、共同进步。
其次,组织各组小组长发挥领导作用,合理安排组内事务。小组长要对组内任务进行分配,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时间,保证每一位组员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此外,对于组员发言的顺序也要合理安排,多给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学生机会,使他们勇于表达己见、提高自信。当然,小组作为一个团体,一定要团结互助,不能出现矛盾,小组长要开解组内成员,解决组内矛盾,努力使小组成为一个无内患的团体。
第三,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明确学习目的是为了交换思维、共享观点。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建议与观点,并及时进行分析学习,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简而言之,学习过程是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首先要掌握学习的目的,也就是找出疑问是什么;其次,要把握解决疑问的方法与途径,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就是解决疑问,通过有效的讨论探究得出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学习。一般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按照这三步进行的。第一步就是小组讨论主题的确定;第二步是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这一步实现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研究;第三步是对讨论结果的汇总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其他相似问题的解决。
2.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第一,鼓励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小组讨论的进行不能只选择单一的座谈形式,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系统,通过活灵活现的图片、动画或视频等,展示自己的观点、建议。这样可以使讨论的氛围更加火热,也更加吸引组员的注意力,提升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针对不同组的讨论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合理点拨。相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经验与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因此,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旁点拨指导,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此外,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以免学生走入歧途。
第三,号召各组合作学习后进行结论汇总,以便于与其他各组之间分享学习。小组讨论一般只占用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在短暂的交流中,各组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观点,要组织一名成员进行记录、汇总,以防遗漏观点。如此才能在随后课堂的三分之二时间内更好地展示本组成果,并点评、学习其他组的合作学习成果。
三、总结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点评。一方面肯定各组成员的努力,另一方面要指出各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该总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团队精神的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养成团队意识,围绕集体的荣誉而努力,争相思考,认真学习讨论内容,发表自身对学习内容的观点。摒弃个人主义,秉持团队荣誉高于个人荣誉的心理,不搞组内矛盾。教师要查看组内团结意识是否达到要求。
2.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及表现形式
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采用新型实用的学习方式,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教师要从旁观察各组学习过程,抓住不足与值得褒奖的地方。
3.展示组内合作学习成果
合作学习后,要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报告,教师可以对其组内学习效果进行点评、评分,通过各组之间的对比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从旁协助,可以进一步完善各小组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等方面的不足,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班额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2】GSG689)成果。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