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感悟科学家的情怀

2014-07-08 02:28周毅剑
考试周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有效落实情感目标科学史

周毅剑

摘 要: 天文学研究似乎与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但我们应有科学家的情怀,像科学家一样坚持不懈地对待自己的梦想,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远大志向。本文以行星运动天文研究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凸显新课标强调的情感目标,并有效落实。

关键词: 情感目标 有效落实 科学家 科学史

1.问题的提出

传统课堂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重视不够。原因是情感目标的实现在操作上有难度,且成效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然而,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人只有从小立大志,再加上不知疲倦的钻研,才可能在科学的某一领域建立功勋。科学发展需要许多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从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角度看,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远比知识与方法目标重要得多。

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呢?要让学生从小立志献身科学事业,从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他们执著、痴迷的探索精神。用科学家榜样作用感染每一位同学。这是新课程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的重要途径。

笔者引领学生学习研究行星运动的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展史,体会物理规律形成的艰辛与快乐。在听故事看视频中凸显新课标情感目标的地位,并在一次公开课进行展示,得到听课专家的较高评价,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堂有效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教学实录与评估

2.1“是谁在驾驶”

师: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晚上,我总喜欢在门外乘凉。仰望星空,总觉得天空是那么遥远和神秘。和我一样,自古至今,人类对天空总是充满好奇。阿波罗8号从月球返航途中,地面控制中心问及“是谁在驾驶”时,其中一宇航员是这样回答的:“我想现在是牛顿在驾驶。”(出示图组1)

阿波罗8号示意图 从阿波罗8号看 地出图

图1

2.2“地心说与日心说”

师:当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这是经过几百年,无数人用毕生追求才换来的。几百年前,人们对行星的运动有不一样的观点。同学们,有谁知道他们的看法?

生:12世纪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用他的观点解释了“火星的逆行”,这就是“地心说”。而公元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在宇宙正中,坐在其宝座上……普照全宇宙”。

师:从表面来看,日心说与地心说不过是参考系的改变。在今天看来,宇宙可能并没有中心。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但整个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对月球来说,地球是中心。而不同星座都有各自的中心。

2.3“14岁丹麦少年的志向”

师:哥白尼之后,有一位14岁的少年早早立下志愿,要做伟大的天文学家。史料记载,这与他根据预报观看到的一次日食有关。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Solar Eclipse——日食》(学生观看2006年日食影像)。

图2

师:自从那次看到美丽的日全食后,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天文学家,他就是第谷。后来,他用20年的时间进行天文观测,得到大量观测数据。 你想了解这个人的传奇一生吗?

生:想!

师:第谷·布拉赫出生在斯坎尼亚省基乌德斯特普,父亲是丹麦皇家法庭的重要人物,是丹麦的贵族,家族地位显赫,十分富足。和第谷同时出生的孪生兄弟,一出生就死了。出于某种原因,第谷的伯父在第谷很小的时候把他偷走了,后来还获得了他的抚养权。于是第谷跟没有子女的伯父母一起生活。第谷的养父母十分重视第谷的教育。第谷辗转多所大学深造,因为第谷天资聪颖,不久就得到了丹麦国王的赏识。国王特意为他从国库拨款,修建了两座天文观测馆。但其中一座在第谷去世后的战火中完全损毁了。

图3

2.4 20年的天文观察

师:如果偶尔一天,让你看星星,看流星雨,那一定是一件浪漫的事情。然而让你用20年时间看星星,你能做到吗?

生:不能!

师:第谷这个富家子弟用一生时间每天仰望星空,记录天上星星的细小运动变化。第谷用一生的忘我工作,获得了“星学之王”的美誉。这样的人生是完美的。

师:但人无完人。第谷好冲动,他19岁那年曾因口角和别人决斗,在决斗中,不小心被削去鼻子。后来,第谷一直戴着一只金鼻子。第谷是传统保守的人,他是最后一位支持“地心说”的大天文学家。第谷又是一个有博大胸怀的人。他爱才如子。有一年,他受德国国王的邀请来到德国,发现开普勒这一助手。第谷十分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在工作上,他悉心指导,经济上他慷慨相助。可是,一段时间后,开普勒因受妻子的挑唆,竟然决定与老师决裂,还写了一封满纸侮辱性语言的信,不辞而别。开普勒的离去使爱才如命的第谷非常伤心。当他意识到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时,立即写信给开普勒,胸怀宽广地请他回来。开普勒收到老师的信,羞愧难当,立即回到老师身边。第谷去世后把毕生观测到的数据,作为遗产交给了开普勒。开普勒用16年,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终于总结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后世的人把发现和善待开普勒,当成第谷人生的第二大成就。

师: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多少个20年,用20年做一件对人类文明进步有贡献的事情,人们将永远记得他。

点评:讲第谷的故事,讲他如何为科学作奉献,是为励志。讲第谷的趣闻,讲他的性格,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5水星的轨道是圆的吗

师:你想体验一下,开普勒是如何利用第谷的观测数据分析归纳出规律的吗?下面做个小实验。

实验:1.采用标度10cm=1AU。一个天文单位AU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1AU=1.5×10■m。

2.在一张纸上取一点作为中心,通过中心建立直角坐标系。

3.把量角器放在X轴上,量角器中心与坐标系中心重合,量出右表中的各个角度,标出记号。

4.用直尺画出自中心点到各个角度的射线。在射线上标出距离。

5.标出各数据点,画出它们之间的连线。

师:(巡视学生绘图情况,选取1位同学画出的图样展示)我们来看一下吴鑫同学的图样。我们发现水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怎样的?

生:水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但它接近圆。

师:开普勒正是对第谷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最后画出类似大家刚才画的图。这一分析,花去他整整16年的时光。但这16年是值得的,自开普勒之后,人们对宇宙的想象图由模糊变得清晰。为后人从地球走向太空铺平道路。下面请同学解读一下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

点评:这是取材于美国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中的一个起步实验,它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不是那么神秘,甚至有些枯燥。也为后面学习,把星体运动轨道“近圆”简化为圆,埋下伏笔。

2.6开普勒三大定律

生: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说明行星绕太阳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不是之前想象的匀速圆周运动;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生: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内容是: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说明当行星离太阳比较近时,运动的速度比较快,而离太阳较远时较慢。

师:如果地球近日点离太阳距离为R■,远地点离太阳距离R■,则近日点与远日点的速率比多大?(演示解答过程,并给出正确答案。)

生: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它的表达式是■=k。所有行星的K都相同,所以它的大小与行星质量无关。它的中心天体都是太阳,所以K的大小可能与太阳质量有关。

师:三位同学的理解十分正确,分析也准确无误,开普勒三大定律是天体物理学的开端,人们透过这三大定律,开始把视野扩展到遥远的太空。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这三大定律不仅可以用于行星运动研究,只要有一个中心天体和一个或多个环绕天体组成的物理模型,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都可以应用。下面的实例是伽利略用开普勒第三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木星四。

例1:伽利略发现,最接近木星的木卫一的周期是1.8d,它离木星中心4.2D。若木星四的周期是16.7d,请预测木卫四与木星中心的距离。(D为木星直径)

(板书并得出正确答案:19D)

点评:凸显情感目标,“知识线”、“方法线”不冲突,并行前进,同时展开。

师:中国人把探索太空称为“飞天”,一直以来中国都有许多神话,梦想着某一天能到地球以外的世界看一看。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但我们仍然发现这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是那么遥远。天文观测真得那么难吗?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行星的运动与观测》。(含“金星凌日”、“水星凌日”和天学爱学者如何进行天文观测等内容)

图4

2.7“挑战性问题”

天文学家发现绕仙女座厄普西仑星做圆轨道运动的三颗行星。行星B的平均轨道半径是0.059AU,周期是4.617d,行星C的平均轨道半径是0.829AU,周期是241.5d,行星D的平均轨道是2.53AU,周期是1284d。这些行星是否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3.教学后记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依据建构主义提出把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siology of science,即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融入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新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高度重视的一种教育模式,本文正是利用这一模式,并践行它的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美]保罗齐泽维茨著.沈珊雄,徐在新,钱振华译.物理:原理与问题.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 高矿.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师,2013(3).

[3]曹会,张飞.巧设实验主线 凸显学科教学的“物理味”,2012(3).

猜你喜欢
有效落实情感目标科学史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科学有意思
——“科学史上的今天”10月号
浅谈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浅谈高中政治选修课堂的情感生成策略
入“虚境” 悟“真情”
三维动态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史上的今天”9月号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