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碧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怎样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就成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读图能力;读图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增加了一些可读性、富有趣味的主题图,怎样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有很多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完整图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运用一些直观、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这个单元时,我用色彩绚丽、形象有趣的图画展现自己的校园,图中画着1张桌子、2块黑板、3条凳子等,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插图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读图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以图为主,因此,我们就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能力指的是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通过看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我这样引导学生:(1)小兔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帮忙呢?(2)4只小兔子搬了几块砖?(3)砖块数量与小兔子数量一样吗?通过引导孩子们从图中懂得了“同样多”的含义。再如,在教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图画:图上有6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又来了4个小朋友,另一幅图上有10个小朋友在跳绳,针对这幅图,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他们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文字说明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既能帮助他们理清问题思路,也能为中高年级分析文字信息和作图打好基础,当学生遇到解题困难时,能够想到用图来分析,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生具备读图用图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坚持不懈,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康振彬.浅析如何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小学教学参考,2010(12).
[2]李婕.谈课程改革中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区滨江小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