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福
摘 要: 地理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而读图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多次教育实践发现,如果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而且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最想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培养途径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信息和地形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更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意义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且抽象的学科,而地图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手段,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教学中做到图文结合,将地图贯穿整个课程内容中,并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找到图中的有利信息,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建立相应的形象思维,开发智力,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2.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途径
2.1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更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如利用图画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帮助学生认识各个行政省区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地图展开想象,如引导学生把中国的整体形状想象成“鸡”,而像湖南省的地图可以想象成两个老人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原本的读图知识,变得更有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程度。
2.2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训练,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地理原本就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地理课程中的地图对于刚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不管是在认识国家省份上还是认识山川河流上都使学生感到困惑,学得非常吃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并且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譬如在教授学生认识和掌握各个省区的地图结构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明显特征的点进行记忆,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选择太复杂的地形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影响学生的观察力,所以教师在选择地理地形或者地图结构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规律,找到地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2.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读图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理应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让学生掌握合适有效的读图方法,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第一步,先让学生学会看图表的标题,该标题可以直接揭示出地理事物的类别,地理范围及地理所涉及的内容等,譬如给学生揭示该图表到底是气候图还是地形图?是人口分布图还是车辆分布对图,是哪个年份等,总的来说,标题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步,引导学生看图例和标记,地图的每个符号、标记、每一条线段、每一个数字都有其具体的地理意义,只有准确分析符号和标记,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图表特征,能够学会在地图中找标志性数据或者重要的知识点,例如:图表中重要的地理符号,山脉、河流、等高线、地势及地形等,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寻找图表中重要的文字说明,因其可以揭示大量的重要信息,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图表数据。第四步,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地理知识结构和相关文字说明进行分析与整合,从而得出最终结论。除此之外,由于地图种类繁多,其中有: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统计图和折线图等,不同类别的地图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每个地图的自身特点,然后仔细分析数据与文字说明,方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既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加强读图训练并给学生教授相应的读图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茹.基于微课教学手段的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刘贺.运用地理学案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齐丽.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