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之浅见

2014-07-01 02:46林彩莲
考试周刊 2014年33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林彩莲

摘 要: 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适当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知识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了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创造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为了考试而埋头于大量的试卷,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课本,学生自己看书的时间少,学习比较被动,不能理解琢磨问题,处于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不能使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只能使学生机械般地学习教师所讲的知识,并且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这种模式下的数学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同学,这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以此推动展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一旦确立,学生就会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这时即使教师不再督促和鼓励,学生也会自觉地展开探索式的学习活动。这个学习目标不能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才能够达到如此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为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和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制定适合自己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顺利解决的目标,该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道路上充满自信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目标。

有位伟大的数学家曾说:“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很多数学模型都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激发学习动力,从而确立学习目标。教师争取通过自己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把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探索知识。

(2)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生学习阶段还处于形象化的理解和记忆阶段。教师要通过一些形象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数学知识解答,该样就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增添了趣味性。

(3)运用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一些行为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对数学知识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便会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学习兴趣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索欲望,从而自觉确立学习目标,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丰富和提高。可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有趣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学习兴趣。

2.放手让学生做,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用心体会感悟。数学教学如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一种倾向,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教师教学时要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在巩固所学新知识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难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在现有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提高一个等级,布置一些难度稍大的作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长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了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总之,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贯穿始终,在其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认识、发现、创造,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霞.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学周刊,2014.3.

[2]刘后聪.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学周刊,2013.2.

[3]田德超.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学周刊,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