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方法的合理性,在一定情况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大教学力度。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好好把握的一个环节,中学语文技巧在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教学技巧 教学手段
中学语文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一些课文对学生的要求不在于死读课本,而在于认真领会学习,从而体悟关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理解的关键。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语,创设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接受新知。
一、提问的引导性
教师的提问不但在一定情况下刺激学生思维,更要提出重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提问就不能是简单的判断和猜测诠释,要提问在没有好好看书或是没有认真思考便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祝福》一文,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一是封建思想的影响,二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就是刺激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应对文章进行解剖回答: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遭到了严重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四老爷逼死祥林嫂。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一个不幸之人。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再次,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罪过。虽然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回到课本,回到祥林嫂死前作者对眼神、形态、精神等的描述,你就会得出祥林嫂是自然死亡。40多岁的妇女本应处于丰富力强之时,而她却过早衰老,未老而死,通过这一点启发学生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从而拓展思维。
二、利用和所学课文相关的故事导入
传授新课前,如果讲述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则能使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集中,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教学《从三到万》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为同学们讲一个‘妄人学字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富人,家里很有钱,但几代人都不认识一个字,他就高薪聘请一位先生教儿子认字。先生一开始教这个人写字,写一画,说:这是‘一字;写两画说:这是‘二字;写三画,说:这是‘三字。富人的儿子非常高兴,就丢下笔跑回家告诉父亲:‘我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可不再麻烦先生,浪费钱财了,请辞退他吧!富人也欣喜不已,就打发先生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富人准备请姓万的朋友来饮酒,让儿子写一个请帖,可是很久还没有写好,富人就催儿子快些。他的儿子抱怨地说:‘天下这么多的姓,为什么这个人偏偏姓万?我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呀!同学们在听完故事笑过之余,想一想,从这个妄人的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从三到万》。”学生对故事天生都有一种偏爱,而对故事的思考往往也有个人色彩,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紧扣教材,提问重点难点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个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问的问题多少,而在于问题的价值大小。在课堂上有必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例如,《藤野先生》一文,可以围绕“我”和先生的关系发问,如先生给“我”留的第一印象?先生和“我”的关系?别人眼中的先生?“我”和先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我”对先生的感情?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整篇课文也就理解透彻了。
四、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是听不懂教师的讲解,要想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异。初中语文知识中,客观性的内容比重很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把握好“想”与“不想”这个度,做到由强迫学变主动学,由不想学到非常想学。初中生的兴趣和年龄让他们对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却总不能保持长久的爱好,就是因为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时间与精力都比成年人富余。教师一定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和客观相结合中更好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五、利用情感导入
课堂伊始,就用炽热的情感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讲《春》一文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如此导入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中,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新课的氛围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需要在备课时准备引入的导入语,充分把语文的语言美、文字美、意境美挖掘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