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

2014-06-30 13:05张俭锋等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校企协同创新意识

张俭锋等

摘 要: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施最终将有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仅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上,势必导致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能力不足。而从基础教育开始的隐性知识的开发,通过社会优质要素的协同参与教育,将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与创新的学习与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全程创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这是国家创新战略不应逾越的基础发展战略。

关键词:隐性知识;校企协同;创新意识;潜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277-02

创新成为我们当下热门的话题,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唯有创新才有可持续的发展,这种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以隐性知识的开发为重点,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发挥学校与社会组织“群育”的协同效应,改变学校单一的传授显性知识的传统教育,从基础开始夯实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把着眼点转向创新人才培养链条的低端,即创新要从小抓起,这才应该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逻辑起点。

一、基本理论与思想和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1958 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所謂隐性知识,是指我们习得的、加工的、能有效使用的,但又不能够予以明确表述的知识。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字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但也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或称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为个人所拥有却难于明确言述、传达的知识。隐性知识通常包括信仰、隐喻、直觉、灵感、思维模式和诀窍等。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丰富、更宝贵、更能创造价值,因而隐性知识会成为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关注。

(二)协同思想

协同思想源远流长,从词源上分析,“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协调合作”。管理学界,有关协同的概念最早由H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协同是公司战略的一个要素,同时提出了协同的经济学意义。即协同表达了1+1>2的理念,也即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企业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协同学,则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enn Haken)创立。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结构和特征。而文中谈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则是要发挥多要素教育的协同效应,把校企看作是一个协同系统,企业、科研院所、其他营利与非营利组织则是组成这个协同系统的子系统,而政府独立于系统之外,是校企协同系统的外部控制参量,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理性、充满了丰富实践启迪的协同教育创新大系统,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校企协同

文中所提的校企协同与当下广为认同与理解的“校企”有些不同,这里的“校”不只是高校,而是泛指我们的各级各类的学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这里的“企”不只是企业,还包括其他社会非营利部门。这样就会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所有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因素融入学生培养教育中,校企协同的最佳效果就会得以呈现。校企协同的动力来自于双方从紧密合作中受益,一方面学生教育走出书本与课堂,走进科研、生产、经营的实战领域,会得到校园内无法获得的教益;另一方面企业在传播自己的文化、形象和将来的人才储备上,潜在的优势逐渐会发挥出来,因为有了这样的协同,可以使企业、学校双方受益。

二、创新的人才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与学习

(一)关注个性发展

创新是对传统理念和旧有模式的创造性颠覆,必须有别于群体思维和既有思维的独特思维品质,能否实现独特的个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要突破中国大学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培养、共性制约和共性评价的桎梏,调整统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计划,改变给予式的知识传授方法和千人一面的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以实践创新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用发现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变异思维。

(二)培养团队意识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学科交叉、专业交叉以及文化多元共融的趋势,个人知识的有限性使得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团队创新合作的优势特征越来越凸显,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同意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十分重要。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走出校园开展校企协同,在与企业间的各种互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意识和包容的心态。

(三)引领实践探索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切创新过程无不与实践探索相联系,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只能以不同的实践形式来完成和体现,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源泉。由于经验的缺乏,大学生的实践难免陷于盲从与盲动,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实践的引领,使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学术性和探索性,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和拓展学生的专业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四)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是所有人不懈追求的梦想,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大学生,创新的幽灵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徘徊,但创新意识不等于创新实践,要把创新意识提升到创新实践层面,还需要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与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五)启迪创新思维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寻求创新着眼点和着力点的思想方法,使之逐步形成卓越的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叛逆思维,隐含于奇谈怪论之中,看似荒诞不经,却孕育着鲜活的思想生命,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有超越现实科学理论和文化观念的洞悉力,善于发现并悉心呵护那些稚嫩的新理念或新方法。

三、基于隐性知识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和路径

(一)隐性知识的独特作用机理

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任何一项问题从提出到解决都需要直觉、记忆、学习与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参与,其中也包括对隐性知识的内因认知与对显性知识的外显认知。内隐认知是指个体意识不到的认知活动,像直觉、顿悟等心理现象都以无意识加工为主,可以归类为内隐认知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隐性知识的思维有助于個体开发创造力并且完成创造性的工作。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战略应始于基础教育阶段

在一次同一位美国马里兰大学回来的校友谈话中,了解到了美国的小学生的一个家庭作业让我震惊:他三年级的儿子假期留的一个作业大致是这样一种情况:一桶水,表面上有一层油,让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包括实际动手、查资料、询问父母、询问老师或到化工企业调查等,如何把水和油分离出来,这对我们来说会感到很惊讶,这怎么会是小学生的作业呢?国外从小就开始培养科学研究的养育条件。而我们的社会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谈不上研究、动手能力,一切围绕考试。当国家把创新战略的着眼点放到基础教育阶段时,基础教育的改革将势在必行,围绕培养创造能力为中心,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国家创新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与基本模式

1.校企协同的路径。单纯学校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以学科划分的知识教育将问题的系统性联系割裂开来,校企协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科技与经营型企业重大项目开发或新产品研发与促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作用。通过社会其他组织如公益组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情商发展,通过教学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可以深入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去,通过学校现有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是学生走进企业生产、科研与经营实践。

2.协同培养的基本模式。(1)协同优势的教育要素采取开放办学。一改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吸纳优质的新鲜的教育要素进入教学中。在英国的小学教育中,当讲到社区这个词时,会谈到医院、学校、邮局、消防服务机构。讲到消防的时候,就把消防员请到了课堂,消防车开到了校园,并模拟火灾发生时如何救灾的场景,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产生了对消防队员职业的认识、敬佩以及消防工作的意义的了解。使孩子开阔了眼界,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不会像我们的社会与家庭教育,产生了对一些职业的歧视。(2)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行业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各企业都在朝着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发展,在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过程中,校企间的深层次合作与融合就会有创新的启迪。小组间个体之间经常形成头脑风暴,互相启发、激励,从而产生新的创意。每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还能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传递与分享,提升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管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9).

[2] 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学,2011,(6):100-104.[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校企协同创新意识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