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
摘 要: 作者认为应努力让学生喜欢教师教的化学,用“爱心”唤醒学生,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施行有效化学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高产高出”,给课堂更多的生命,这才是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的立身之本。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方式
一、努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化学
学生喜爱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耐心温和、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事公平和责任心强等特征。高素质的老师能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兴味盎然、思绪飞扬、心情舒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增强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一点一滴的进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优秀的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差异,营造无障碍、无失败的教学环境,实现辅导多样化,激励多元化,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持续获得成功的喜悦,走上快乐学习之路。
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高产高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必须看学生的“投入”和“产出”的差值,不管教学形式怎样,最主要是有高“产出”,而检验的唯一标准是看实践,主阵地在“课堂”,必须高效利用好课堂4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的讲课提纲、要点和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
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笔者先把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吃透,此实验是在学完制取氧气和氢气之后出现的,学生必须有实验室制取气体从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气体验证等方面考虑的思路及制二氧化碳的特别之处。学生的“上位知识”里已有制氧气和氢气的一般知识,所以为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笔者精心设计教案和学生学案,预设关键环节,追踪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学生确立制取物质需“实验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的科學思维方式,在争论中体验到探求科学的喜悦。
2.教给学生多维知识和方法。多维知识和方法需要化学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宽度,我们不是教书匠,不是手艺人,而是教育者,要在不断开拓进取中,尽可能地把博大的胸襟和丰富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学生永远是有待完美的人格体,在实践中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永远比学会知识有效。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文字精练,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化学课本的良好习惯,既能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读、课中精读、重点阅读、插图阅读等阶段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可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化学课程辅导之类的参考书或课外读物,使他们的兴趣更广泛,视野更开阔。
三、努力转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变被动评价为学生主动评价。目前,世界各国的评价逐步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进程的体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进步。
2.加强对评价过程的重视,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往往表现为“一考定终身”。同时,这种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漠不关心,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3.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更多是借助他人肯定、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此,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认为有意义、有趣,得到肯定、赞扬或鼓励,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这样,课堂评价就成为调控学生,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评价方式,将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即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重视结果性评价。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加强学习,自我充电,不仅要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知识。总之,需要学习和改善的东西还有很多,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做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