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洲
【摘 要】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初中生物教学使用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生物试验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教师讲清抽象的知识。教学中选择媒体应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相适应,并且要把握好适时、适地的原则,才可能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媒体;选择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传授一些过程性的、原理性的知识。所以要求教师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能较为生动、简洁地再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从对自然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课堂教学中运用媒体教学,不失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什,从而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名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生物课堂媒体教学的设计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中学生对生物工程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进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但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他们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带领他们遨游在生物学的海洋中。
实物投影仪的出现,使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只小小的蝗虫慢慢在学生面前解剖。如在讲述“节肢动物门”一节时,抓一只蝗虫,置于实物投影仪的展示板上,可以亲自将蝗虫的头、胸、腹部指出,并数一数蝗虫有多少对足,甚至可以拔下每一对足,比较一下这些足有什么特点,特别能突出一对发达的后足,从而使学生知道蝗虫为什么能跳……
这样对照实物讲解,就显得那么充实。恰当运用好各种媒体,把实物再现在学生面前,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生理功能课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生理功能课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如何设计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尤为重要。
(1)用语言配合投影片准确地讲授生理特点。并用投影板书进行分析、强调重点。如家鸽的双重呼吸特点。运用此教法效果会很好。
(2)通过录像对较抽象、较难理解的生理现象进行具体化、形象化演示。
(3)对易混淆的概念要用黑板或用投影片的图表分析它们的异同。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如:在动物心脏结构、“循环系统”的比较教学中,先用投影片讲述鸟类心脏结构特点、血液循环路线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然后放映有关录像片断,使学生对家鸽的循环系统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最后,用投影片映出鲫鱼、青蛙、蜥蜴和家鸽等四种动物心脏结构简图,比较四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从而认识动物进化的过程。
三、多媒体应用的普遍性
多媒体在课程中应用的体现应该是在每一节课上,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中,是紧密联系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而生成的模式和方法。几乎做到堂堂使用课件,节节使用多媒体。如学习“生态系统”,给学生展示大自然多姿多彩的雨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看到了人工生态瓶,亲身感受到自然界中鸟吃虫、虫吃草的捕食现象。深刻体会到人对大自然的破坏,从而激发一种“我要保护环境”的情愫。这些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保护环境的神圣使命油然而生,这便是多媒体的优越使命。
学习“从种到界”一课时,多媒体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观看动画《汤姆寻亲记》,汤姆猫在到处找自己的亲人,去了公园、游乐场……远远看到一艘载满客的大船,喜出望外,通过运用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逐一排查,终于找到自己的亲人。整整一堂课,似乎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做游戏、看动画片,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将生物的分类轻松愉快地掌握,这就是多媒体应用的奥妙所在。
四、展示知识脉络,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生物学教学必须改变只着手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生物学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自制软件来展示知识脉络,这样就能较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结构。
例如,关于动物进化系统,就可以在所有动物内容学完后,给出这一系统结构图,使学生对动物系统知识形成结构。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知识脉络,还应要求学生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表达出来,并且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展现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结构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现在,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多媒体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画龙点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为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传递出书本所不能表达的信息,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贵忠.生物课多媒体教学利弊谈.《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A01)
[2]王平则.生物课多媒体教学尝试.《科教文汇》,2008(8)